关注我,让健康常伴左右
出自明代龚延贤所著《寿世保元》卷六(公元1615年)。是由宋代《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及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合方加减衍化而成。原条文为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当归(酒洗)一钱、小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细辛三分、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菊花五分、蔓荆子五分、苍术(米泔浸)一钱、麦冬一钱、独活一钱、生甘草三分、片芩(酒炒)一钱五分。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疏风通络透邪,活血理气除湿。
主治: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神经、血管、月经、三叉、甚至脑瘤引起的头痛,皆可用清上蠲痛汤。
加减法:
久病痛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息风通络止痛;
肝郁气滞者,加柴胡、白芍疏肝缓急止痛;
肝阳上亢者,慎用风药,加石决明、珍珠母平肝潜阳;
外伤血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止痛;
痰湿盛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
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清泄肝火;
便秘严重者,加大黄、芒硝、火麻仁通腑降浊;
夜深难寐者,加夜交藤、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头后部连项痛者加羌活、蔓荆子、川芎;
前额部及眉棱骨痛者加葛根、白芷、知母;
头两侧连耳痛者加柴胡、黄芩、川芎;
头侧连及耳、目外眦痛者加细辛;
头巅顶连目系痛者加藁本、吴茱萸;部位不固定者加苍术。
风偏重者,方中祛风之药如细辛、白芷、防风等用量宜稍加重,湿偏重者祛风去湿之药如羌活、独活、苍术等用量可稍加重,热偏重者疏风清热之药如黄芩、菊花、蔓荆子等用量亦稍加重。
左侧头痛加柴胡、生地、红花、龙胆草;
右侧头痛加黄芪、葛根;前额、眉棱骨痛加天麻,
兼有食积痰涎壅盛者加法半夏、山楂、枳实;头顶痛加藁本、大黄;风入脑髓而痛者加苍耳子、木瓜、荆芥;
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人参、白芍、生地。
对高血压者加石决明、牛膝、钩藤;
偏头痛者加全蝎、蜈蚣、僵蚕;
治血管性头痛者可加夏枯草、龙胆草、丹参;额窦炎者加金银花、苍耳子。
临床注意不可妄自增大药量。其理在于风药质轻味薄,性本升散,其量不超过3g,则轻清上达高巅之性益彰,且不宜久煎,才能符合古人轻用风药治疗头痛之理。凡属阴虚火旺的头痛失眠之证不宜用本方。
风寒头痛者,其痛常连及项背,畏风怕冷,川芎茶调散主之;若寒甚而见肢厥、背冷、脉沉细,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风热头痛者,其痛胀甚,恶风或发热,芎芷石膏汤主之。风湿头痛者,其痛如裹,身困、苔腻,羌活胜湿汤主之。风寒头痛而兼见苔黄、口苦等热象者,是风寒与风热夹杂头痛,可用清上蠲痛汤加减治之。
陈桂苍应用本方治疗头痛,按其病情随证加减,扩大了治疗范围,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月经性头痛、上颚肿瘤及脑瘤引起的头痛等,皆可应用。
罗某某,女,55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病人于1983年初开始自觉头部左侧疼痛,左眼视物模糊,至当年年底左眼视力从1.2下降至0.2,伴前额部胀痛。1984年初先后到某某大学医学院、广州市某人民医院诊治,作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査,诊断为脑动脉瘤,位于蝶鞍前部稍偏左侧,约2.1cm×3cm大小:视力右眼1.2、左眼0.1,左眼视野缩小。经治未见明显改善,延请沈老治疗。自诉头部左侧及左眼眶周围顽痛不止,头部发胀感,头晕,左眼视物模糊,耳鸣,夜寐多梦,时有口苦,胃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涩。证属风阳上扰清窍,治以祛风止痛,平肝明目为主,方拟加减清上蠲痛汤加味。
处方:当归、川芎、白芷、羌活、防风、钩藤、蔓荆子、麦冬、独活、黄芩、细辛各3g,杭菊花、甘草各1.5g,蕤仁肉9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4剂。
头痛、头胀减轻,依前方加草決明9g,日1剂。共服14剂。
头晕、头痛、耳鸣均消失,自觉左眼视力有改善。依上方再服7剂,眼科检査左眼视力由原来的0.1变为0.2,视物较前清楚。
处方:当归、川芎、羌活、防风、杭菊花、麦冬、黄芩、甘草各3g,白蒺藜、蕤仁肉、草决明、蔓荆子、白芍、生地各9g。水煎服,隔日服1剂,连服14剂以善后。病者一直随诊至今,疗效巩固。
汪某某,女,41岁,病人头痛多年,或痛在左侧,或痛在右侧,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经多方医治鲜有疗效。病人伴有胸闷心烦,性情急躁,口干纳减,夜寐欠佳。脉弦细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诊为肝经风火头痛,治宜平肝祛风佐以清热。
处方:川芎5g,白芷6g,羌活5g,柴胡6g,钩藤10g,甘菊花6g,蔓荆子10g,麦冬10g,黄芩5g,防风6g,细辛2g,葛根6g,甘草3g,夜交藤12g,服5剂后,头痛著减,余症亦瘥,但食量未增,前方加谷麦芽15g,又连服10剂后,诸症均愈。
某某,43岁,女。病历:病人从1971年4月起左手麻木不能活动,在医院检査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反复出血3次,从那以后头痛为主诉,眼底有炎症,诉视力障碍,只看到半个视野。还有胃下垂,两膝痛,背部凝痛。病人于1968年接受过右肾下垂手术。
现症:营养、脸色一般,血压130/85mmHg,生了2个小孩。37岁月经停止。大便2日1次,能正常步行。疼痛时要服止痛药才能忍耐。
治疗:针对血症、上冲的头痛而让服清上蠲痛汤。服15日后头痛无变化,但在眼科检查,医生说眼底的炎症有很大好转。从太阳穴至头顶部痛。服1个月后改为五苓汤,但没有清上蠲痛汤疗效好而改回原药。8月份针对小便不利,膀胱炎而服清上蠲痛汤合五苓汤,即头痛减轻。以继续服1年,即疼痛明显减轻,精神好,有时候忘了服止痛药亦能忍受,病情大有好转。
某某,47岁,女,初诊于1975年3月。病历:从1958年生第3胎起患眩晕、头痛、耳鸣、动悸、恶心、食欲不振、胃灼热感、下肢倦怠、失眠,每天都有不定愁诉(这里痛,那里痛,并不固定)。以前接受过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手术,加上更年期自主神经失调,家属也很为难。血压也高,初诊时170/105mmHg,服西药降压无效。
治疗:针对胸胁苦满和脐旁的抵抗压痛,让服大柴胡汤合桂苓丸料,但效果不好。针对血症的头痛而让改服清上蠲痛汤后逐渐好转,头脑清楚起来,也能做家务活,到了1975年6月血压为140/80mmHg。她丈夫说她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而非常高兴。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切勿擅自试方,否则后果自负。
本篇文章为学习或实践后的内容分享,不代表任何医疗建议和意见,据此操作带来的后果自行承担,与本公众号及作者无关,特此声明。
end
自学中医,和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