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师丨专业课教师网络投票

教育   2024-11-04 12:00   北京  

我爱我师

专业课教师网络投票


师恩难忘

“一朝沐杏雨,此生念师恩”

专业的领域,是你们带着懵懂的我们走入新天地;

生动的课堂,是你们的挥斥方遒为我们树立榜样。

敬爱的专业课老师们用过硬的本领、严谨的态度、仁爱的胸怀,

让我们对专业有了自豪的底色,

让我们对未来的专业之路心驰神往。

快扫描文末二维码

为你最喜爱的专业课老师投上一票吧!

(以下老师排名不分先后)



郝继光


宇航学院

郝继光,男,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2002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2007年4月,受聘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航天发射技术、高速界面流动、运动训练学。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评专家和JFM, PoF等权威期刊审稿人。2017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工会干部,获得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次。


梁宵


宇航学院

梁宵,女,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预聘助理教授。2013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2019年在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担任研究工程师;2022年9月,受聘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特别副研究员/预聘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导航、制导与控制、高精度定位、卫星、无线电等综合导航。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员和《GPS Solutions》和《Journal of Navigation》等学术杂志的审稿人。

吴小胜


宇航学院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的副教授,吴小胜老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与气动特性分析,飞行器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柔性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研究。并获得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兵工高校精品教材奖校级和学院级优秀班主任称号。他对课堂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他的课科学严肃而又不失活泼,使每位学生都受益匪浅。并在教学时,学以致用,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代俊


机电学院

代俊老师连续十年独立讲授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控制工程基础》,课堂教学风趣幽默,知识点讲授严谨,课程考评公正严格。对学生人文充满关怀,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注重将教学与科研融会贯通,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得装备发展部“十三五”、“十四五”滚动支持担任预研负责人。指导本科生获得首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启研”计划项目资助,作为唯一指导教师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等奖励10余项。

王正杰


机电学院

王正杰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和校级教学名师,她在教育与科研领域深耕23载,专注于智能控制领域。在教学方面,她主讲本科生专业课 “自动控制原理”“武器系统综合实践”,以及线上MOOC“无人系统控制工程”。从教多年,她揽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最佳演示奖、北京市教育技术创新标兵等十余项教学荣誉。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出竞赛牵引的实践课改革之法,成效显著,指导的本专业学生在智能无人系统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在科研上,她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数十项国防项目,还有1项北京市教改项目。凭借卓越的科研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此外,她笔耕不辍,出版专著(译著)4 部、本科生教材2部,为学科发展贡献了丰富的知识财富。

聂建新


机电学院


聂建新教师在思想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寻求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随着专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在《理论力学》本科课程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认真真准备每一堂课的教案和课件,想方设法把枯燥的课程内容讲得生动有趣,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


荣辉


机械与车辆学院


荣辉、副教授,主讲本科生《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设计与制造基础Ⅱ》等课程。主编《机械设计基础》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机械原理》获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机械基础设计实践》《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等教材。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获特等奖一项、一等奖10余项;本人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蒋晓蓓


机械与车辆学院

蒋晓蓓,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与人机交互方向,重点包括智能汽车人机安全交互技术、移动装备人因分析与评价、绿色智能交通系统等。在相关领域出版学术专著1部,入选ESI热门论文一篇。主持并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科研(PPP)、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Springer Nature “China New Development Award”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第三届最美教师奖。

张彤


机械与车辆学院

张彤老师,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近年来承担本科生基础课5门,主持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工程制图”,上线以来选课人数达4万余人。获机械工业出版社优秀图书奖。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在注重学生学业的同时,张彤老师也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她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张彤老师的真情付出与无私奉献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深处耕种下了一颗踏实学习、踔厉奋发的种子。

左哲


机械与车辆学院

左哲老师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深度学习算法与应用/控制理论与内燃机控制系统应用/高压流体波动理论与燃油喷射系统方向的科研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某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共两项,在学术界拥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研究成果为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左老师对待学生认真负责,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课下也经常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深受学生们爱戴。

武思奇


北理鲍曼学院

武思奇老师是北理鲍曼学院俄语教师,教授一年级公共俄语、三年级工科专业俄语课程。武老师治学严谨,热爱教学工作;讲课深入浅出,能够让学生们在系统理解各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掌握俄语的相关知识以应用于自我表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在武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俄语演讲比赛、书写比赛等均取得优异名次。在课下他也经常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带领学生参加中俄交流会、俄罗斯文化拓展活动等,深受学生们爱戴。

伊丽莎白


北理鲍曼学院

Belkova Elizaveta是北理鲍曼学院俄罗斯籍俄语教师,负责教授本科二年级理工俄语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为学生赴俄留学做准备,使学生掌握科学语体和理工方面俄语术语。Elizaveta老师通过筛选俄罗斯原版教材中课文,在课堂上不断强化学生对重要单词和结构的理解,结合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们能够牢记并且理解运用各个重要知识点,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课堂氛围友好愉快。

除此之外,Elizaveta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也会对俄罗斯文化、传统及国情进行介绍,教授日常实用口语。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用俄语进行大量实践练习,提高口语水平。Elizaveta老师认真负责,热爱教学工工作。课下时也随时和学生沟通交流,耐心解答学生疑问。

许廷发


光电学院

许廷发老师是光电学院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带领其科研团队围绕光电成像探测与识别、计算成像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深化研究。他的课堂幽默风趣并且专业性满满,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上,使大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理论。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励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学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

张丽君


光电学院

张老师的授课方式新颖灵活,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科学研究当中。课堂上的张老师和蔼亲切,擅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她总是鼓励学生们勇敢地探索和创新,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方向。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张丽君老师还积极投身于竞赛辅导。总的来说,张丽君老师关爱学生,敬业乐教,是值得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

付佗


信息与电子学院

付佗,1977年生于辽宁沈阳,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2004至2006年在东南大学做博士后,后回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专注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完成多项863课题,发表10余篇论文,获多项国防专利。2011年获“863计划十一五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热爱科研教育,将科研经验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赢得同事和学生的以致认可。

张宇


信息与电子学院

张宇老师授课前提供全局视角,帮助学生宏观理解知识点。他擅长结合理论与实际,用日常例子讲解通信知识,让课程易懂。张老师讲课热情,分享学科历史和现状,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他耐心解答疑问,鼓励学生们思考探索,培养创新和科学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胡伟东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胡伟东老师,从事空间太赫兹探测与遥感、雷达目标特性测量技术研究。讲授《模拟电子学》《现代微波网络理论与新技术》等课程。在教学中,胡老师洞察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项目和实验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助力他们克服研究中的困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任务,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育人资源。展望未来,将继续以突破关键技术为目标,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

司黎明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司黎明老师,主讲《电磁场与电磁波》《太赫兹技术与应用》。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推行全教学全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指导多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教学改革上,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推动学科建设,担任教育部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科委科技专家。荣获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伍捍东魏茂华微波信息优秀教师奖、迪文优秀教师奖、教书育人类表彰等。

吴比翼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吴比翼老师,主要研究电磁仿真与天线、射频EDA、先进数值算法与高性能计算。在电磁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包括《电磁理论、计算与应用I》《手机电磁系统设计与仿真》,以及《集成电路与微纳芯片技术导论》等。涵盖了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现代电子技术的前沿应用, 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耐心为同学解答问题 在教学之外,吴老师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指导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吴老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得到了广泛的高度认可。

马立玲


自动化学院

马立玲老师在教学上,负责 “信号分析与处理” 等本科生课程。她教学经验丰富,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置于首位,秉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态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以 “一切为了学生” 为工作理念,发挥热情细心的作风,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深受学生尊敬与信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加多项教育部、校级教改项目,同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企业合作等30余项项目,成绩斐然。发表SCI、EI文章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丰硕。在荣誉方面,荣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磅奖项。还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迪文 “课堂教学类” 优秀教师奖、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充分展现其卓越的综合素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马老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全国机器人锦标赛、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付出了巨大心血,是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

杨毅


自动化学院

杨毅副院长,不仅精心讲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而且自2017年担任本研课程教学负责人以来,累计为超过2500人次授课,教学评价始终保持全优。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他积极探索,借助多项教育教学项目构建起贯通式项目制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他巧妙地将思政教育与前沿科技信息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家国情怀与远大理想的种子,这门课程也因此成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学院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上,杨毅副院长更是硕果累累。他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赛事中屡创佳绩,像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工信部创新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都是对他指导能力的有力证明。同时,他作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和ROBOCON裁判长,积极投身校内外专业赛事的组织与评审工作,以专业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为学生们搭建通往更高舞台的阶梯。杨毅副院长的教学成效和育人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第八届海淀十大杰出青年” 的称号是对他的赞誉,而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 “全国巾帼文明岗” 和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更是其卓越领导能力的体现。他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光发热,为学生成长和学院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付莹


计算机学院

付莹教授为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计算机视觉》等课程。近五年以计算摄像理论与智能视觉分析技术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数据和模型联合驱动的机器视觉信号智能处理框架,在全天时多维度视觉信号采集、增强和理解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付莹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课方式备受学生好评。在本科生课程《计算机视觉》的课堂上讲到关于图像处理的问题时,付莹介绍了非局部相关性方法,又由此延伸至学术热点“大模型训练”。不明就里的学生可能会疑惑,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随着付莹老师抽丝剥茧的讲解,一条清晰的脉络跃然于脑海。

曾亮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曾亮教授在教学方面表现卓越,《人工智能基础》专业课上,凭借深厚专业知识和前瞻性视角,为学生揭开 AI 神秘面纱,激发学生对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想必也以独特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 “网安学院科协” 指导老师,以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经验,引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着重培养科研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 “网安护网战队” 指导中,运用专业网络安全知识和实战经验,培育未来网络安全守护者,既传授技术,更赋予学生责任与担当。担任班主任时,无微不至关怀学生,耐心指导,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需求,为其排忧解难。身为学育导师,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关心个人成长,助力学生明确目标,化解成长困惑。他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

霍永隽


材料学院

霍永隽,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ICEPT电子封装会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专委,教授《电子封装结构与设计》《半导体物理》《电子器件组装综合训练》课程。霍老师在学术领域上长期致力于电子封装技术领域教学与研究工作,多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教材,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指导学生获得比赛奖项、奖学金等。在教学效果上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领航人奖,2次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

戎宏盼


材料学院

戎宏盼,材料化学系党支部组织委员,纪检委员,讲授《数据与情报》《物质结构现代分析方法》等课程。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师缘·北理”学术创新类表彰和教书育人类表彰,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等。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洞察社会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亲手操作先进分析仪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谭国强


材料学院


谭国强,材料学院教授,能源与环境材料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讲授《化学电源设计》《创新实验课B》《材料电化学测试与分析表征技术》等课程。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能源与环境青年先锋”、校教师表彰大会优秀人才等荣誉。担任班主任期间,荣获北京市“十佳示范班集体”;协助指导能源系硕士第三党支部获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持,参与校级教改项目3项;出版教材/专著2本,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代表能源与环境材料系与多个单位联合建立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生实习基地、材料与技术工程实践实习基地等。带领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青创北京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获评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BTR新能源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陶军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陶军,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讲授《无机化学II》等课程。以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参与者身份获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3项。陶军教授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学过程中,将元素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与学生一起讨论“卡脖子”关键技术深层次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从最新文献中提取新的元素知识点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让同学们始终保持与最新科技发展同步;组织不同专题研讨,让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蔚芝


化学与化工学院


王蔚芝,讲授《分析化学I》《分析化学实验A》等专业基础课程。她以生动的讲解和清晰的思路,将化学概念化繁为简,使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她善于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和提问;同时,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她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敬业精神,为同学们的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姚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姚波,化学系教学主任。他深入教学一线,不仅承担有机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等理论课程的教学,还承担有机化学实验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赢得学生们的好评;积极指导本科生开展科创研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参加学科竞赛等,为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等院校输送多名优秀学生。他作为化学系教学主任,积极参加化学专业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专业宣传、招生宣传等工作。

石立伟


医学技术学院

石立伟,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机械原理》等课程。主要研究医用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等,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国内首款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完成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国家级项目资助编写学术专著2部;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6项;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国赛金奖,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世纪杯”一等奖、二等奖。获优秀班主任2次、优秀学育导师组长、优秀学育导师,优秀领航人。

蒋立宁


数学与统计学院

蒋立宁,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主讲“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代数学基础”等课程,先后获得我校“师德标兵”“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他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强调“根深叶茂结硕果”,夯实重点定义和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耐心地指导同学们调整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王秩伟


物理学院


王秩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负责教授《晶体生长中的物理基础》课程。王教授是一位在晶体生长及其物理基础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他不仅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还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教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善于将复杂的物理理论简单化。他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热情洋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许多学生在王教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王教授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

马晓微


管理学院

马晓微教授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工特色的经管人才。她主讲多门课程,融合理论与实际,激发学生思维,获学生好评。作为导师,她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强化思政教育,被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她倡导知行合一,指导学生深入基层,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其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奖,并发表多篇SCI论文。

杨帅


经济学院

杨帅博士是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系副主任,主讲《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他将爱国爱校元素融入教学,结合经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深入基层调研,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杨教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推动教学改革,参与新文科研究项目,提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并获奖。他积极参与教学比赛,获得多项荣誉,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导师选择便利。

包海芹


教育学院


包海芹是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攻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她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获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和校招生工作贡献奖。包教授在教学上强调问题导向和理论引领,不断更新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讲教育政策学等课程,并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罗丽


法学院

罗丽老师是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主编的《环境法教程》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教材奖。她亦师亦友,通过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同时赢得学生和法学院同事的高度评价。

纪悦


外国语学院

纪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兼英语系副主任。2020年10月入职至今,选课学生累计超600人次,共讲授11门课程,其中本科课程8门,涵盖公共英语、社科大类必修、英语专业基础必修和选修以及文化素质通识课等多种类型。在教学上,纪悦老师承担多门本科课程,新开课程注重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性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交叉融合意识,深受好评,教评分数超95分。2024 年,以《心理语言学导论》内容参加学校第十四届青教赛,获全英文组二等奖。同时,参与4项教学改革项目,录制慕课《科技英语交流》《跨文化交际》,参编 “十四五” 规划教材。育人方面,2021年起担任明德书院2101班学育导师组组长,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学生学业、生活和心理,2021 - 2022学年考核优秀,班级获校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

尚培珠


外国语学院


尚培珠,外国语学院预聘助理教授兼硕士生导师,授课学生9人,讲授《高级西班牙语》。

尚老师是巴塞罗那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语音学与听觉感知处理,以第一作者在SSCI/SCI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篇,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和协同育人项目各一项。2022年入职北理工后,主讲《高级西班牙语》《西语学术论文写作》《西班牙语阅读》等本科课程,深受喜爱。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024年获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在指导学生方面,她鼓励学生探索,指导的本科毕业生获评2024年校级重点毕设项目,带领大创团队在第21届 “世纪杯” 学生创业竞赛获铜奖。凭借扎实学术和教学能力,为学生发展助力,获广泛认可。

孙博文


设计与艺术学院

孙博文,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助理,近三年授课人数达540人,主讲设计心理学、品牌设计战略等多门课程。他作为学院优秀教师,先后讲授本科生课程16门、博士生课程4门。紧扣学校国防军工主线,践行设计实践导向的学科特色,发挥协同与交叉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实干型设计人才,广受认可,荣获北京理工大学年度 “三全育人” 优秀学育导师。孙老师不仅是学生挚友,更善于将思政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从设计视角剖析热点,促进思政与专业共进。作为党史学习教育 “力行” 导师,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30余次,指导近百名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斩获红点奖、金芦苇奖未来之星奖、戴森设计大奖等50余项,多次荣获 “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他带领学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功勋奖章设计等10余项课题,实践成果获学习强国报道,助力学生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师恩难忘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pick你最喜欢的专业课老师吧!

投票开放时间:

11月4日12:00-11月10日23:00



文案|王廉森

排版|曹迎琪

审核|杨青萌


感谢下列学院和书院对本活动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宇航学院   机电学院  

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理鲍曼学院  光电学院   

信息与电子学院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材料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生命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设计与艺术学院   徐特立学院   精工书院  

睿信书院   求是书院   明德书院  

 特立书院   北京书院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公众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