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套现24亿离场,国资股民接盘,北京全身而退

文摘   2024-08-09 10:14   山东  


话说这深交所啊,给首航高科发了个终止上市的通知书,这下好了,首航高科算是跟A股说拜拜了。连续三十多个跌停板,股价跌到只剩零点三七元,这退得可真是凄惨。

但是,再凄惨也是国资和那十四万小股民的事儿。当初把首航高科送上A股的黄氏家族早就溜之大吉了。

咱们先来看看首航高科刚上市那会儿的股东名单。前四大股东里头,首航波纹管和首航伟业都是黄家百分之百控股的企业,加上黄文佳和黄卿乐两位的个人持股,加起来差不多有48.82%。

再瞅瞅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里的股东情况。黄氏家族大部分都撤了,只剩下黄文佳、黄文博和黄卿乐这三个表兄弟,他们手里总共也就剩2.09%的股份。

从48.82%到2.09%,这可能是黄氏家族上市十二年来干得最漂亮的一票。更神奇的是,黄家三位表兄弟凭着这么点股份居然还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稳坐钓鱼台。

深交所也曾问过首航高科:为啥持股这么少还能当老大?首航高科的回答是:虽然我们股份不多,但前十大股东持股也分散得很,最重要的是,我们黄家占据的董事席位最多。

首航高科2024年一季度的高管名单上写着,公司总共有九个董事席位,黄家占了五个,那些掌握大权的人基本都是黄家人。这种情况下,不实控才怪呢。

可惜啊,能力没跟上权力的步伐,结果把公司一步步送进了退市的大门。话说回来,2012年首航高科上市的时候,招股说明书里还特意画了个家族关系图,现在看来,这张图背后的故事可真是耐人寻味。

说起来,首航高科那会儿基本上就是黄氏家族的自家产业。大部分家族成员都在公司里直接或者间接持有股份。这个家族来自北京大兴,公开资料显示没啥特别的背景。要说怎么起家的,可能还得归功于家里的老五黄文革。上世纪80年代,他在福建一家阀门厂干到了副经理,后来又跑去泉州兴达波纹管制造公司当上了副总。这家波纹管制造公司就成了黄家下海经商的起点。

1997年,老六黄文佳和老大的儿子黄卿乐合伙开了首航波纹管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波纹管膨胀节和金属软管,给火电站的空冷系统配套。空冷系统是用空气给火电站汽轮机中的蒸汽降温,因为咱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火电站一度是电力供应的大头,所以空冷系统的生意相当不错。

不过,配套生意终究有限,黄氏家族在做配套的过程中摸清了空冷系统的门道,开始转向电站空冷行业。2006年,首航艾启威冷却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了,这就是后来的首航高科。

有意思的是,首航高科成立那年,正好是中国火力发电占比最高的时候,之后就开始慢慢下降了。不过,火电市场的存量足够让首航高科吃得饱饱的,6年后就顺利登陆A股了。

可是,2010年以后,火电占比下滑加速,特别是2015年以后,这意味着首航高科上市时讲的故事越来越没市场。为了补救,公司开始跨界搞光热发电、余热发电、海水淡化等新业务。

跨界的效果如何,看看财务报表就知道了。上市12年,整体亏了12.64亿,特别是跨界后简直是烧钱机器。虽然首航高科故事讲得不咋样,但融资可没少。2012年IPO时募了10个亿,之后两次增发又拿了52亿。62亿砸进去,只分了2亿红利,所谓的“重视投资者回报”就成了笑话。

说回黄氏家族,他们最得意的事莫过于减持套现。IPO后的第二年,他们就把大部分股权质押了。2018年,公司首次亏损时,家族成员开始遭遇麻烦,股权要么被强制出售,要么被司法拍卖,这样被动减持套现了大概4个亿。

当然,要想赚大钱还得主动出击。2015年,IPO满三年后,黄氏家族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套现了10.6亿。2019年,他们拉来了甘肃国资的纾困基金,再次套现9.7亿。就这样,黄氏家族彻底脱身了。

这里有个疑问,既然股权都卖光了,为啥还要死守着实控人的位置不放?要知道,首航高科融来的钱多得很,2019年底账上就有22亿,决定这些钱怎么花肯定是一件美差。

即便现在退市了,首航高科账上还有4个多亿的现金。而且,别看公司退市时市值只有9个亿,但账面净资产高达38亿,这可是一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公司。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能让这些资源白白浪费了嘛。

月之灵兮
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