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云南多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吸引市民和游客前往体验
同时
各大景区、展馆人气火爆
处处一派热闹的红火场面
目之所及皆是喜庆年味场景
陶器、金器、纺织品、木乃伊,在云南省博物馆,“再见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集中展出秘鲁14家博物馆收藏的168件(组)秘鲁国宝;同样在省博,“云南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共生与传承”系列主题展,通过200余件古茶树标本、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展品,全面展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博物馆策划推出84个特色展览,云南省文博系统围绕“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打造特色展览、文化教育、传统民俗及文化体验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环绕昆明最大的“文旅IP”——翠湖,博物馆星罗棋布,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抗战胜利纪念堂,从西南联大旧址到朱德旧居,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云南大学会泽院、昆明卢氏公馆等国保单位,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昆明聂耳故居等省保单位,春节期间面向广大游客正常开放。
云南各地博物馆除举办写春联、猜灯谜、剪窗花、扎灯笼等传统文化活动外,还推出别具特色的临时展览、社教活动、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围绕蛇年生肖主题推出灵“蛇”迎福、画“蛇”添福、“蛇”彩飞扬、“蛇”我其谁、“蛇影迷踪”——博物馆里寻“蛇”记、“蛇”来运转——投壶纳福等124个民俗及文化体验活动。
“我们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策展能力,不仅讲文化、讲非遗,更是通过讲‘撸猫’和‘陪伴’这样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走近非遗。”玉溪市博物馆馆长王溪介绍,玉溪市博物馆文创馆还在春节期间上架了200多个种类、极具玉溪文化特色的各类文创产品。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为游客提供免费定时讲解服务,创新开展漆扇制作、卷纸画制作等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新平台。
丽江市博物院立足丰富的馆藏资源,举办“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为吸引年轻群体,博物院增加了各类东巴文化体验活动,拓印东巴年画、学写东巴字等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
为满足广大游客和社会公众节假日参观需求,春节期间,云南省内博物馆、纪念馆正常开放,有48家博物馆调整开放时间,平均延时1小时。其中,云南省博物馆1月29日至2月4日的开放时段为上午9时至下午6时;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解放纪念馆、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聂耳故居纪念馆、昆明市胡志明旧居于正月初一至初七期间延时开放至晚8时;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德宏、腾冲、弥勒等地部分博物馆延时开放。
正月初四,蛇年新春喜乐祥和的氛围在昭通市威信县旧城镇愈发浓郁,打铁花、舞龙灯等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活动热闹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敲起锣、打起鼓、跳起舞,巡游活动开始,舞龙队伍沿着街道依次出发。一路上,长龙随着锣鼓声时而上下翻飞,时而腾跃而起,时而盘旋舞动。群众一路随行,热闹非凡。“现场看舞龙特别震撼。”旧城镇旧城社区居民熊瑞兰说。
夜幕降临,伴随着第一棒铁水腾空而起,绚烂的铁花如流星般在黑夜绽放。“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一场1600℃的极致浪漫表演,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欢呼。
伴随着铁花四溅,红红火火的中国龙钻进四处挥扬的铁花雨中,灵活地左右穿梭、上下翻腾。“龙穿花”让舞龙与打铁花完美结合,把龙、舞、灯、火融于一体。
“打铁花、舞龙灯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文化的传承。”打铁花表演者范贤胜说,通过新春打铁花的方式,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所在。
“有云雾,大家挨着崖壁走,小心点。”清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雾里村挂壁栈道里,一群外地游客徒步踏青,领头人书正国不时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临江悬崖上开凿出这么一条茶马古道,让云南茶叶、盐巴依靠马帮运往西藏,怒江人民的智慧、勇敢,真的让人很震撼。”走完约1.5公里的茶马古道,书正国感慨地说。
在“雾里人家”农家乐庭院,老板张丽梅和4位帮工村民一大早就忙开了,杀鸡煮饭,到菜地采摘蔬菜。“除夕就有游客来,房间早就订满了,一天差不多得张罗10桌饭菜。村里所有的农家乐、民宿、客栈都住满了。生意好,村里的土鸡、小乳猪不够,还得到周边村寨买。”张丽梅说。虽然从早忙到晚,但张丽梅和家人们却满心欢喜,“政府扶持我们发展旅游业,真是帮到根上了,通过发展旅游业,村寨房屋翻新,环境提升,蔬菜、土鸡、小乳猪就地销售,乡亲们增收门路越来越广了。”
从茶马古道徒步回到雾里村,书正国坐在农家乐庭院里,泡一杯茶,看雪山、观江水,尽情享受丙中洛峡谷独有的宁静。白天徒步摄影,夜晚在庭院和火塘边与村民们烤石板粑粑,把酒言欢,谈天说地。“这里年味浓,人情味更浓。乡亲们把我们当亲人,大家无拘无束地聊天,过个暖心安乐年。”书正国说。
雾里村坐落在碧罗雪山山脚,临江靠山。平缓的山坡上,怒族木楞房传统质朴;田园间,鸡鸭成群;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家家户户;临江悬崖上的挂壁凿道,被誉为“最后的茶马古道”。
这几年,丙中洛镇实施雾里旅游示范村项目、农文旅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项目,采用当地石头、木头等建材,突出以怒族文化为代表的当地民俗风情,打造具有丙中洛特色的民宿、客栈和艺术家驻留庭院,构建环境优美、建筑和谐、生态人居的环境,打造集观光、自驾摄影、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乡村休闲、农特产品加工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引进“既下山·雾里营地”,以“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运营,推动村寨建成AAAA级景区,村民成旅游服务人员,群众端上“致富碗”,吃上“生态饭”。
节日期间,昆明南屏街、景星街、光华街等步行街人头攒动,鲜花、孔雀等造型绿植把街头装点得喜庆浪漫、年味十足。游客和市民穿梭其间打卡拍照,品尝特色美食、感受云南年味,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春节期间,腾冲热海景区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尽情体验温泉之旅。春节假日前4天,热海景区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
记者2月1日在热海景区采访时看到,景区入口处游客排起了长龙。在景区大滚锅前,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和手机,记录下翻滚着热浪和喷吐着热气的泉眼,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还品尝地热熏蒸美食,体验热温泉,享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来自成都的一名游客说:“我刚到腾冲就马不停蹄地直奔热海,真是不虚此行。”
为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景区开展了“福满新春,乐游火山热海”主题活动,还推出了祈福巡游、幸运转盘、美食集市、非遗体验等多种活动,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新春氛围。
春节假期,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山茶花园里春意盎然,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登高赏花,感受浓浓的年味。
每年1月中旬至3月,山茶花进入盛放期,在紫溪山的山间和林地中盛开,红的、粉的、白的……给这片高原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春装。得益于其独特的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这里生长着百年以上的山茶古树,拥有相国茶、鹿城春、童子面、金花茶等多个知名茶花品种,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紫溪山不仅有着丰富的茶花资源,还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为理想的春游胜地。这里年平均气温适宜,常年绿意盎然,四季美景各有千秋。
春节期间,紫溪山景区还举办了以“醉美花海·玩转紫溪”为主题的新春嘉年华活动,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互动体验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节庆氛围。
1月31日,玉溪市华宁县碗窑村新春第一窑开窑。作为华宁碗窑村节假日的传统旅游活动,此次开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近距离感受华宁陶的神奇窑变,领略华宁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碗窑村宁窑开窑现场,7家制陶企业分别打开各自窑洞,在众人期待下,一批批精美的传统柴烧陶器从窑洞中呈现出来,各种样式的花瓶、茶壶、杯子等陶器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拍卖师举起新鲜出炉的陶器说道:“0元起拍!”围观群众踊跃报价,欢呼喝彩,异常热闹。
近年来,华宁县以陶为媒,紧紧围绕陶文化打造了一系列陶瓷文旅活动,如陶艺体验制作、开龙窑、慈云雅集、非遗展演等,带动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推动形成以旅促陶、以陶促旅的有效联动。
撰文/摄影:侯婷婷 杨峥 和茜 王毅 李旸 王剑钊 沈迅 鲁丽 李寿华 李福香 黄兴能 李建国 张世东 赵雄 段晓宇 杨艳 张鑫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马正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