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隔离与融入——广州世居满族的习俗变迁》

文化   2024-11-29 00:03   浙江  

编辑推荐


一个“外来”民族,来到广州,原本过着与当地居民完全隔离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政权更替之后,一夜之间成为被人歧视的族群,他们是如何适应新社会的?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生存问题,民俗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作者通过文献整理、深入族群内部做扎实的调查,揭示了这样一个艰难适应的过程。


专家评论


本书有一定理论高度。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多民族国家”内的民族关系是重要研究课题。本书作者不限于广州满族的表层研究,而是通过广州世居满族生活状态、民俗事项、社会组织的变迁呈现不同历史阶段其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特点,揭示了满族民众在移民广州的260余年中顽强生存和持续壮大的奥秘,也为我国政府机关制定民族政策,协调城市散杂居族群关系提供了参考意见。

——著名民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春生


内容简介


广州世居满族是广州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京津八旗部队抽调,派至广州驻防的满族八旗官兵的后代。本书作者结合历史文献、民间记载、口述史和田野调查,记录与呈现了广州世居满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生活样态,探讨广州世居满族面对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军事规范、族群政策改变及偶发性事件时如何调整族群边界、维系族群认同、完成族群构建。作者将广州世居满族两百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旗营时期,八旗官兵是国家权力的代言人,拥有强烈的国家认同,但是由于其活动范围局限于与广州原有居民隔离的“满城”,在封闭的军事、行政管理制度下,他们没有明确的族群认同;第二阶段为旗营解散后,满族民众流入民间,无政治地位和生存技能,受到社会歧视而成为边缘群体,民族情感和凝聚力并没有减弱,但国家概念很模糊,新中国的成立使广州世居满族与广州民众一起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但随之而来的十年浩劫又使广大民众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感到茫然;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世居满族抓住国家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族群建构,焕发出勃勃生机,族群认同逐步强化,国家认同也越来越强烈。本书为研究民族团结树立了一个典型个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关溪莹  中山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在《宗教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文化遗产》《广西民族研究》《满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等。


目  录


绪   论  族群认同与建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资料来源

第一章  广州世居满族的存续时空

第一节  满洲八旗兵驻防广州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广州世居满族的形成

第二章  封闭民俗文化体系的建构(1756—1911)

第一节  八旗兵营中的民俗生活模式

第二节  围城中民俗文化的凝固与嬗变

第三节  满城中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

第三章  从自在族群到自觉族群(1912—1976)

第一节  时代变幻中广州世居满族的存续

第二节  满族传统民俗的消逝、延续与变异

第三节  开放民俗文化体系中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

第四章  现代化语境中族群文化的自我更新(1977至今)

第一节  广州世居满族的人口变化

第二节  族群认同的场域

第三节  族群传统节日的现代演绎

第四节  族群精英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少数民族族群的现代建构

结   语  区域历史文化背景中的广州世居满族

参考文献

后   记


民族史
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汇聚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资讯,记录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