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方:反内卷,用批判性思维打破三大教育迷思

教育   2024-07-30 12:00   广东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专业培养儿童和成人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

/2024年7月18日至20日,C计划主创蓝方参加了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并进行《反内卷,家长大有可为》的主题演讲/

大家好,我是蓝方,来自一家教育创新机构,C计划

C计划的C,说的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比喻,将批判性思维视作一台X光机,它用一系列的分析框架和步骤帮助我们将脑海中的思考过程显性化,帮助我们更好地检视推理论证的过程有没有问题,从而得出更好的结论,做出更好的判断。所以它是一种反思型的思维方式,rethinking of the thinking。


过去八年,我一直在从事批判性思维的一线教学和研发。因此今天这个论坛,我也想从批判性思维角度聊聊,要反内卷,我们家长首先应该做什么。


这个论坛的主题是,反内卷,家长大有可为。

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对“内卷”做一个界定。这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竞争、学业过剩的现象,为了在竞争中赢过他人而高强度投入到应试学习中。


在这两天的大会里,不同环节、不同专家都在谈论我们的教育环境为何会如此之卷。不管大环境怎样,我的孩子要不要加入到这样的军备竞赛中,我要不要鸡娃、要不要卷他,依然是每个家长可以自主作出的决定。


/C计划主创蓝方(左三)参加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圆桌对话/

那要“反内卷”,我们还是需要先理解下那些决定要去卷的家长,他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现在就要启动批判性思维这台X光机,去审视鸡娃的家长们的思考过程。

他们的结论是:我的孩子应该高强度地投入到应试学习和竞争中。


为什么应该这么做呢?可能提出一些什么样的理由呢?



最常见的,有这么三种理由:


理由1: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理由2:这样做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让他在应试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理由3: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生活,一辈子就完了。

那么这三个理由以及相应的推理过程,有没有问题,是否站得住脚呢?


迷思一:大家都卷,我也该卷



理由:周围的孩子都在高强度地学习;


结论:我的孩子应该高强度地投入到应试学习和竞争中。

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证,是非常典型的从众谬误。因为大家都在做某件事,所以我也该做。但为什么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我就该做呢?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是因为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是对的,所以我才应该做。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真的就是对的吗?这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辨析的核心问题。


另一种逻辑是,大家都在做,我不做,会有压力。人是社会动物,和别人不一样,总会本能地感到被排挤、被孤立,会有明显的不安全感。但这种压力是非理性的,往往会误导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这种时候就更需要我们想清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到底对不对,最适合我的选择到底是什么,进而才有更为稳定的内核去抵御外部的压力。


迷思二:卷是为了孩子好



理由:高强度地投入应试学习和竞争,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


结论:我的孩子应该高强度地投入到应试学习和竞争中。

我们可以怎么分析这个论证呢?


两个角度。


我们先来看这个理由本身是否成立。


高强度地投入应试学习和竞争中,能不能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呢?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感受上来看,似乎是可以的。从大数据上来看,以卷闻名的中国学生,在PISA(世界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测试)这样的国际测试中,也总能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效率。中国在PISA中能拿下第一名,是以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学习时间换来的。中国学生每周的学习时间达到了55~57个小时。如果将分数与学习时长相除,中国学生的学习效率处于全球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卷法,是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果。一个孩子学业表现不佳,是缺少输入、缺少练习、缺少方法、还是缺少动力,需要的应对方式各有不同。一味加大时间投入、强化应试训练,并不一定能对症下药。


就算高强度地投入应试学习和竞争中,确实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但这能否推导出孩子就应该这样学习呢?我们还需要看论证的充分性。


该不该做某事,不仅仅看到做件事的好处,还要看到做这件事的坏处。


/C计划主创蓝方演讲现场/

当我们的孩子被置于高压的社会比较和竞争中,首先带来的,便是焦虑和恐惧——随时害怕被淘汰、被比下去。最近,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份大样本研究显示,青少年如果用成绩定义自身的成功,则将带来更大的抑郁风险。背后的因果机制不难理解:以成绩为导向的青少年,力求比同龄人做得更好,更有可能把失败理解为个人能力不足。例如遇到过于具有挑战性的某项任务或某次考试失利,其自我价值就会感到受到威胁,压力和焦虑也会成倍增加,从而升高了患抑郁症的风险。这样的实证研究,也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现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注脚。


焦虑之外,是倦怠和痛苦。当孩子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没有时间睡觉、没有时间社交、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发呆,日复一日无止境进行枯燥的应试训练——这种绝望、疲惫,我相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做题家”都曾经历过。在PISA的调查统计中,中国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基本在各个国家地区间排名倒数。


当孩子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应试学习后,他还将失去什么呢?


真挚的情感。今年高考结束,有家媒体征集大家关于高考创伤后遗症的故事,其中一个高赞留言让我印象非常深。这个网友说,他刚进入高中,班主任老师就告诉他们,现在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你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做无效社交。交朋友有没用的,谈恋爱是耽搁学习的——关系和链接,是被忽视的


真诚的兴趣。兴趣是要花时间去探索的。而现在很多孩子的兴趣,最终都变成了“特长”,而且是与升学直接相关的“特长”。作为一个四岁开始学钢琴的琴童,我见过周围太多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日复一日的考级训练中被磨灭。而真诚的兴趣,往往才是能真正点燃人们生活热情的火花。


真切的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应该过怎样的人生,什么对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才是决定一个人人生幸福的事?孩子们在成长中会有很多关于自我和世界的探索和思考,他们会生发出大量哲思性的问题。但在现行的应试训练下,他们很难找到同学、老师或家长和他们讨论这些议题,与之相关的人文阅读也往往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当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真挚的情感、真诚的兴趣、真切的思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当他在激烈的应试竞争中卷赢了、上岸了,那又怎样?最终卷出来的是一个个意义缺失的空心人。


在这两天的会议中,我们不断讨论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当孩子们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应试训练,为了应对未来挑战所真正需要的那些知识、技能、品质,他们真的能得到应有的培养吗?他们日复一日识记的课本知识与考点,是与时俱进的、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且有意义的链接的吗?对于他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能在应试的训练中得到发展吗?


当然,每一个孩子被卷的程度和被卷的方式不一样,也并不一定每个孩子在被卷的过程中都会如此焦虑、痛苦。但这些风险和坏处需要被我们看见,才有可能寻求回避它们的方案。至少在看到“鸡娃”可能的风险前,我们不应仅仅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孩子的学业成绩,而直接决定将孩子送进军备竞赛中。


迷思三:如果不卷,未来就完了



理由1:如果现在不卷,孩子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生活……一辈子就完了。


理由2:不能毁了孩子一辈子。


结论:我的孩子应该卷(高强度地投入到应试学习和竞争中)。

这是个特别重要的论证,这其实也是很多“不得不卷”的家长内心的恐惧所在。


那这个论证有什么问题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滑坡论证,将推理的每个环节的可能性都偷换成了必要性。


例如,如果现在不卷,是不是必然考不上好的高中或大学呢?


并不是的。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孩子依然可能在应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也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


就算考不上好的高中、大学,是不是就必然找不到好的工作呢?


如果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探索自己的热爱/擅长,依然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就算找不到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是不是就没有好的生活了呢?


如果一个人有着丰盈的内心,依然可能在普通的岗位过得自洽舒展。


可是,这些“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只是理论上的“可能”,还是现实存在的“可能”?


这其实需要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学生,充分打开我们的想象。


打开对教育的想象。为什么像LIFE教育创新大会这样的场域如此可贵?因为在这里,人们发现,啊,教育还可以是这样的。原来某个东西还可以这样教,某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设问,原来课堂上还可以学这个,原来课程还可以这样设置、这样设计……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所了解的教育,就是自己从小被卷大的模式,一路刷题一路苦读、一切以应试成绩为导向,我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其他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普通的家长们,也太需要这样机会,不断去打开视野,打开想象。


打开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在这个足够多元的新经济时代,有大量的新兴产业、大量的新兴岗位在涌现。而很多的人可能对此并未知觉。例如在有的家长的眼中,只有考公务员进国企才叫“上岸”,很难想象体制外的大量的工作究竟是种什么状态;又像我周围很多从做题家卷出来的家长,看到的都是金融、法律、医疗、地产、互联网等传统“精英”行业的传统职位。说起孩子喜欢漫画,能想象到的只有漫画家;喜欢打游戏,只想到电竞选手;要是喜欢吃——好吃懒做一辈子似乎都完了。但其实,无论是漫画产业、游戏产业还是美食产业,整个产业的上下游都有大量的细分岗位。

前段时间我有看到一档有意思的采访节目,采访一百个在新兴行业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职业title非常多元:花艺师、家庭摄影师、⼉童瑜伽⽼师、整理收纳师、汉服设计师、⼉童派对策划师、⾮遗⽂化讲师、形象管理师、⼿作创业顾问……在这个时代,人们的需求是如此多元,每一个需求都可能滋生出相应的岗位、相应的产业,带来大量创业、就业的机会。这同样需要我们打开视野,看到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这些改变,看到无处不在的商业机会,看到多元生活的种种可能。


最后,打开对普通人生活的想象。“普通人”这个说法,听上去非常精英主义。归根结底,我们谁又不是普通人呢?说到这个概念时,我想分享一个我最近正在给我女儿讲的故事,《波普先生的企鹅》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童书,在它基本的设定中,主人公波普先生是生活在美国一个小镇里的粉刷匠,每年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他是找不到工作的——天气寒冷,人们不会请他刷墙装修。于是这半年的时间,他会用来尽情读书,他尤其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热衷于各种探险故事,这就为他后来会收养企鹅埋下了伏笔。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收入,但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热情。这样的“珍贵的普通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吗?当然有。他们的故事需要被看见、需要被讲述,他们也需要成为孩子们的role model,让我们的孩子们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的丰盈、丰盛。



《波普先生的企鹅》

作者:理查德·阿特沃特

C计划L3暑期思辨阅读用书

打开对教育的想象,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对普通人的想象——但是要让这些想象不仅仅只是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选择,确实是需要一系列外部条件的。


例如,如果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僵硬的,是一刀切的,教育创新的机构、学校要遭遇重重审查和管制,教育的其他的可能在哪里?


又例如,要想有大量多元的新职业,那一个社会的资源应该是开放的,机会是充足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中,多元的文化和需求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人人都有机会在不同的赛道提出解决方案,社会、市场才是充满创新活力的。


再例如,如果一个社会,劳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基本的社会保障没有兜底,普通的劳动者终日在996中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被榨干耗尽的社“畜”、打工“狗”,而很难再有内心充盈的普通“人”。


所以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能否为我们提供这些外部条件?一方面,我们抨击现在体制的僵化、资源的垄断、工作环境缺乏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充分尊重;但另一方面,这个所谓的体制也并非铁板一块,所有有缝隙的地方都有光在照亮,都有多元的可能性在蓬勃生长。


确实,种种所谓的“可能”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但我们也不应在不做任何了解的情况下断然否定它们的存在。而也只有在家长打开自己的认知和想象,才有可能放下恐惧和焦虑,为孩子营造一个更从容、松弛的成长环境。


最后的迷思:不卷就要躺平吗?


说了这么多,最后迎来的,是终极反驳:


反内卷,难道就要孩子就此躺平吗?


要是不卷他,别人会的他不会,到哪儿都卷不过别人,自卑、自暴、自弃,未来还是会怨恨你……


这样的反驳,背后有着什么问题呢?


——非常典型的非黑即白,或虚假两难。


不卷,不等于躺平,不等于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学。


这其实,又回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反内卷,家长大有可为。


如果不去卷,家长更应该做什么?


总结下前面所说的,我们先要去“破”:



 反思教养迷思:用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思考,帮助自己形成稳定内核,去抵御这个时代的焦躁;


 打开对教育的想象:看见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更多元的学习内容;


● 打开对生活的想象:放下恐惧,打开视野,看见多元的职业可能;


● 打开对普通人的想象:看见内心丰盈的珍贵的普通人。

当我们破除这些焦虑和恐惧之后,才是“立”:


回归教育本质,帮助孩子形成稳定内核,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路径,帮助他们发现、发展他们的热爱和擅长,帮助他们拥有更自洽、丰盈的人生。

/C计划主创蓝方演讲现场/

关注C计划

与你分享理性的的声音

👇🏻


欢迎扫码报名C计划八周年线上直播!

👇🏻




C计划最新课程



改变,始于思辨。

C计划最新思辨课正式上线在线直播课,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越早购买,优惠越大。

C计划
与你分享理性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