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到来,我市气温逐渐开始下降,加之丰收时间降至,根据往年监测情况,又到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发季节。
了解相关知识,不得病、少得病、防得病,流行性出血热防范知识按时送达!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人接触到带毒鼠类的血及唾液、尿、粪便后会感染。
出血热不仅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我市出血热的发病高峰期一般为9月-次年2月,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出现之际,因此要做好防范工作。
1.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了尘埃,后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病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感染。
4.虫媒传播:被鼠类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可引起传播。
5.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画横线的传播方式是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传染方式,要注意哦!
“三红三痛”为特征性表现。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典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血和肾损伤。
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典型病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
防鼠灭鼠。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保持家居环境卫生,门不留缝,窗要有网,堵塞鼠洞,避免鼠类进入家庭。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
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
清洁环境。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
注意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干燥密闭容器或地方,未吃完的食物存放应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堆放。
做好个人防护。在清理脏乱杂物、麦秸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鱼塘、河道、沟渠等垂钓时,应格外注意周边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食品、饮用水等防护工作,严防暴露感染。
开展医疗机构人员诊疗技能培训。在低温丰收季节开始之前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技能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及死亡的发生。
开展相关疫苗接种。高发地区组织开展相关疫苗接种工作。
健康知识科普工作。对接触鼠类机会较多人群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加强其自身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避免疾病发生。
优化防控措施,定期捕杀带毒鼠类。高发地区采用及优化流行性出血热及鼠密度监测防控措施,及时发现病例,定期捕杀带毒鼠类,防止人间疫情的发生。
如发生疾病,及时处理并指导开展消毒。疫情发生后及时处理,做好带毒鼠类捕杀,监测接触者健康状态;开展或指导对传染源与病例共同活动环境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