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岁尾,走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线,一台台高精密的智能设备正在自动运转,几辆智能搬运小车正沿着磁条导航系统精准“送货”,员工们坐在视频监控操作台旁,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不时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一幅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的四季度奋战图,无不透露着近年来银光集团以数字赋能,大力实施员工创新改善,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建设带来的红利。
今年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的银光集团员工杨得斌分享时说道,“得益于‘三结合’改善团队的模式,我们实施了大量一线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智能搬运小车就是其中的代表,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提升了本质化安全程度和生产效率,让从前人工‘肩挑背扛搞生产’传统生产方式成为历史。”
机制调动热情,建议凝结智慧
近年来,银光集团充分挖掘员工中蕴藏的创新精神,将合理化建议平台打造为发挥员工聪明才智、实现价值和提升成就感的有效平台。为了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热情,银光集团在170余个基层班组成立由一线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的“三结合”改善团队,以问题为导向,由岗位员工提出建议,再以联、帮、带的形式,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以完善、推动实施,进而发挥各层级人员优势,引导、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集团合理化建议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有了大幅提升。
“‘三结合’改善团队,既能让一线员工的好想法得以实施、改善,又能让建议得到升华、实现更大的价值,真是一举两得。”今年荣获银光集团合理化建议“三结合”优秀改善团队之称的“银丰梦之队”团队成员坦言,通过实施实施合理化建议让他们有了收获感,更有成就感。
去年,该团队实施了员工提出的“关于更改机械密封冷却冲洗方式”的建议,凭借团队成员多年来对设备维修的丰富经验,他们查询资料、反复验证,创新性地改良了冲洗方式,减少了维修频次,节创价值20余万元,团队成员也获得了1600余元的节创价值兑现奖励。他们还相继实施了“提升反应釜稳定性研究”“优化设备传动结构运转形式”等系列改善课题,持续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相关课题还获得兵器行业年度QC成果一等奖。
“如何激励广大员工持续地参与合理化建设工作,关键要建立一套好的机制。”银光集团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部长董时钊介绍说。“‘三结合’改善模式的应运而生,既尊重一线员工的首创精神,又能让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立足岗位实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管理、技术和一线生产三个维度环环相扣、职责清晰、协同推进,让一线的‘金点子’含金量更高。”
银光集团不断完善合理化建议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保障和推进,并自主开发合理化建议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到每名员工,实现从提交、评审、奖励、实施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前10个月,银光集团各岗位员工累计提交50087条,实施42389条,累计节创价值976万余元。
创新源于需求,改善体现关爱
银光集团PVC生产线包装机自2009年产线投运以来,10多年的运行,让当年最先进的“自动包装线”跟不上时代的新需求,不仅零部元件老化、故障频发、现场有粉尘,而且称量系统精度不高,需要每班专门配备4名员工手动复称。岗位员工每天都要带上密实的防尘口罩进行包装袋送袋、人工缝纫、补重分袋等80次的频繁操作。
原产品包装需员工复称
如今全新的包装线
“啥时候能让包装机也与时俱进?”岗位员工的辛苦让车间技术员王英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解决员工的现实需求作为自己创新改善和技术攻关的动力,通过前期调研、设备评价、工艺验证,在今年检修期间,通过“三结合”改善团队的集智攻关,成功实施了包装机改造项目。
“大大地解放了双手,现场作业环境明显清洁了!”岗位员工交口称赞。
“一个包装袋节省4毛钱,一个班就能节省2000多块,这是我们为企业节本降效的具体举措,而且,新的PE卷膜袋可以回收利用,更加环保。”王英涛算了一笔账。
“一线员工发现问题、技术人员主动攻关、单位搭建平台,‘三结合’改善团队管理模式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党总支关怀员工、尊重创新、团队协作、成就员工的体现。”聚银公司PVC厂党总支副书记、副厂长汪东说。
今年以来,银光集团加强党建带工建,将“三结合”改善团队模式与“党员创新工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党建品牌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让“三结合”改善团队模式不仅局限于合理化建议实施过程中,更渗透到企业安全管理、工艺创新、项目建设等方方面面。每一个“三结合”改善团队都是基层员工集体智慧的力量,每一次小小的改善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优化工艺流程到提高工作效率,从降本增效到环境改善,“三结合”改善团队模式的良好效应持续在一线闪光,节创效益也正在源源不断地从一线产出,实现了1+1+1>3的倍增效应,成为了推进银光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股澎湃力量。(贾敏 黄晓娟)
编辑 | 苏剑博
校对 | 闫雪瑞
审核 | 刘 静
投稿邮箱 | gsgrbwxg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