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颂嘉木
南国有嘉木,沉香与花梨。
沉香与花梨出海南者,生而不凡、品质超群,是一方不朽文木,更是一段天涯传奇。海南沉香有“香中王者”之美誉,引领中华香文化之潮流,海南黄花梨被称为“木中皇后”,成就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
花非花,木非木。如同梅花象征高洁、不屈,荷花代表清正、无邪,海南沉香的雅洁、淡然,海南黄花梨的温润、坚韧,早已深深熔铸于我们的文化谱系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
传承文化基因,赓续中华文脉,更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4沉香花梨国际大会将在海口举行,助力传承和弘扬沉香花梨文化,让南国嘉木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2024年11月29日海南日报T01/02版版面图
中华文化向来强调“物以载道”,无论是海南沉香还是海南黄花梨,都具有中华美学的独特意境与韵味,透过这一意境与韵味,我们可以看见传承千年的文化品格。
海南沉香承载了高洁清雅、淡泊洒脱的志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焚香名列宋代四大雅事之首,代表着中华文化中的雅尚之美。
海南沉香是“香中王者”,自然更是雅趣十足。“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着焚香抚琴的雅好,海南沉香便是他的心头所好。
古人为什么偏爱沉香?一方面,缘于沉香寄托了他们冰清玉洁的高雅追求,代表着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因为沉香经虫蚀鸟啄、风摧火烧方能结香,恰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给人鼓舞和力量。
人因有人格而可贵,而海南黄花梨的名贵,也在有其“格”。“格”指的是树心部分,这部分木性较稳定,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首选。
正因有“格”,才使得海南黄花梨色泽不喧不躁,气味清新淡雅,以此打造的家具线条优美、造型简洁,这些特征与中国古代文人洒脱、概括、简约的旨趣相契合。
如果只看一株黄花梨树,它却显得平平无奇,与山林间密布的乔木并无二致,只是默默地在山林间生长。而这,正与中国人所倡导的君子品格相似,低调而坚决,坚韧而内敛。最后,那些急于长大的树木都资质平平,只能付之一炬,而黄花梨却能成其材,流传千古。
时至今日,沉香花梨之所以仍能俘获人心,本质上是无形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不管是沉香还是花梨,或许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们却永久地成为了人们心灵上的寄托,成为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海南沉香。(张晓武供图)
有时候,沉香花梨好像距离我们很远,但其所蕴含的品格、所承载的道理,却能够穿越千年击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这便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多年来,海南为传承和弘扬沉香花梨文化做出了许多努力。如在省博物馆中增设“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沉香馆)和“木中皇后——海南花梨陈列”(花梨馆),是海南特有风物馆。此外,还组织学者出版了《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等一系列研究著作。
今天,沉香花梨已远不止是香料与木材本身,而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守护好、传承好这份文化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化记忆虽然是无形的,但其传承却有章法可循。如果仅靠部分人的热忱和情怀作支撑,沉香花梨的文化传承往往难以为继;唯有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兼容,才能走向正向循环。
斗香大赛、品鉴会、直播节……这一次的沉香花梨国际大会,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的配套活动,便是要以时下流行的方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古代,斗香不仅仅是品味香料,它早已超越了嗅觉的享受,成为了一种融合品味、艺术与哲学的文化交流方式,一次斗香,便是一场深层次的思想与艺术碰撞。
这一次大会的斗香大赛独具匠心,将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这一大雅事,创新“改良”为赛事活动,以现代的赛事组织形式为斗香文化的传承赋能。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这次大会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黄花梨的产业传承与创新发展等发表主旨演讲,并将分享黄花梨、沉香一树一证种养制度与交易集成创新案例,让沉香花梨文化传承的最新成果,在这里呈现。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黄花梨标本。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奕霖 摄
汉中藤编融入网络销售,成为当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贵州苗绣结合传统与时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地方特色品牌……
纵观他山之石,可以发现,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与产业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会更多元,文化价值的实现也将更为高效。
传承沉香花梨文化,同样需要守正创新,激活相关产业。海南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近年来,作为海南大力发展的“六棵树”中的重要树种,海南沉香、黄花梨等特色林业品牌及产业已取得快速发展。
而这次沉香花梨国际大会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海南沉香与海南黄花梨搭建一个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的平台,为沉香花梨文化提供更多的转化途径。
大会设置了许多与时俱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议题,如沉香产业的创新发展、黄花梨传统工艺美学与现代时尚融合、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和国际传播路径、海南沉香医药应用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国际沉香产业发展趋势与文旅融合等。
这些议题不仅内涵丰富、角度新颖,许多还指向了当下的生活,如健康产业、文旅融合等,都有着现实的生命力。相信这些议题的探讨,将助力沉香花梨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活化利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这次大会也将邀请众多国外嘉宾和买家,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沉香、黄花梨,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助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可以相信,通过这次大会,沉香花梨的“文化味”将更充分地挖掘和呈现,沉香花梨特色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多光彩,其文化价值能够闪耀在更多人的生活中。
中国用香的历史悠久,制香、焚香、斗香等雅事一贯古今。在名目繁多的香料中,海南沉香以“清婉”“优雅”著称,自古便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
早在宋代,海南沉香便享誉中原,北宋宰相丁谓被贬海南期间撰述了《天香传》,成为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他写道:“琼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于天下。”《天香传》使海南沉香声名鹊起,此后几百年间渐得“冠绝天下”之美誉。
北宋大文豪苏轼谪居海南期间,恰逢弟弟苏辙六十寿辰。于是,苏轼寻来一沉香山子作为弟弟的寿礼,并寄以《沉香山子赋》。这篇精彩的赋文对沉香的赞美毫不吝啬。赋中写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将海南沉香写得形神毕现,“金坚玉润、鹤骨龙筋”,宛如一个谦谦君子,也是苏门两兄弟的精神追求,后人称“海南的沉香有苏东坡的气质”。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盛赞海南沉香:“占城(越南)不若真腊(柬埔寨),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千百年的积累,海南沉香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顶峰,由此也造就了无数绮丽动人的香事,形成了悠久浓厚的沉香文化。沉香树沉潜山林一生只为结香的可贵品质,间接呼应了海南沉香沉静内敛、兰心蕙质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文人雅士德艺双修的道德操守。
“百年添得一寸径,千秋能成半尺材。”惟有经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方能孕育出海南黄花梨的温润光泽。
千年前,黄花梨便已声名在外。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便在《本草拾遗》中称“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这种说法后来也被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采用。
性坚好,既是海南黄花梨木材的特性,也是它文化品格的写照。人有人格,木有木格,人格与木格有时能够相通。
如《红楼梦》中也多次写到黄花梨,其第40回中写:“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
贾探春既精明能干、工诗善书,又关心家国大事,颇有经世致用之才,是一位亦柔亦刚的姑娘。她的房中放的“花梨大理石大案”。大理石坚硬偏凉,花梨木却色泽温润,二者合为一体,有刚柔相济之美,正契合了贾探春的人物特点。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指君子应当有谦卑自守的品性,海南黄花梨不正如谦谦君子吗?海南黄花梨制成的器物,色彩艳丽、纹理清晰,经过长时间的把玩后,会呈现温润如玉的质感,如有君子待人一般。
此外,海南黄花梨先是以寻常树木之貌,藏于深山数十年,终成惊世之“格”,后又以草木之身,怀金玉之质,成就名传后世的中国家具典范,这正是海南黄花梨品格的生动写照。
2024年11月29日海南日报T03/04版版面图
沉香属树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其中我国的两广地区、云贵地区及海南岛主产土沉香(又名莞香树、白木香),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地主要分布蜜香树,印尼、文莱、马来西亚一带主要分布鹰木树。
沉香树自然结香的过程通常要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为结香的原因有很多种,沉香不仅有产地、树种之分,同一株树不同情况下所产之香,其香品名称和品质也有相当大的区别。
自古以来,海南沉香是公认的品质最为上乘。宋代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盛赞海南沉香为天下之冠。被贬海南的苏轼,以及丁谓、李时珍、屈大均、赵汝适、李焘等古代名人均对海南沉香情有独钟,认为其“超然不群、金坚玉润”。
从现代科学研究来看,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是海南沉香品质好的决定性因素。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省份,全岛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日长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2℃至26℃,高温多雨。由于光热充足、雨热同期,相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份的沉香树,海南的沉香树生长更快、品质更优。并且,海南岛地势较为平缓,土壤深厚,全岛均适合沉香树生长。
屯昌一棵树龄上百年的沉香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毓慧 摄
海南沉香具有香味高雅、香韵丰富、层次分明和留香持久等特点。上好的海南沉香结油紧密细腻,几乎没有纤维,油脂棕黑发亮。若点燃海南沉香,烟雾缥缈变幻,充满灵性和美感。
古人对海南沉香的鉴定是感官鉴定,即通过观察沉香的外形、香脂的含量、焚香闻味等方法进行判定。不过,当下市场上沉香制品鱼龙混杂,依靠传统的“看、闻、摸、烧”之法,已难以科学有效地为沉香“验身份”。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戴好富带领团队研究发现,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两类化合物是鉴定沉香的关键成分,它们在不同产地沉香样品中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
高品质沉香中倍半萜种类和色酮含量更为丰富,其中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两个色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之和高达37.3%至84.71%,普通品质的沉香中这两个色酮类成分相对含量最高不过13.3%。海南沉香之所以“冠绝天下”,就在于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沉香。
良种选育是推动沉香“茁壮成长”的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海南沉香品种的发展大致已走过三代历程。
早期第一代品种的研究还比较初级,选育出的品种特点就是能结香,但对结香的品质无法保证。到第二代品种选育时,科研人员已经注意到结香品质的问题,开始有意识地在高产能品种中进一步优化母本,择优培育。
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经过13年研究后推出了“热科2号”白木香,该品种具有“易结香、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生长3年至4年即可结香,具有“奇楠”沉香品质特性。同时,过去沉香结香树龄通常要六七年以上,如今这一周期已经大大缩短,更加利好种植户。
通过沉香繁育技术的突破,加强品种选育和良种苗木繁育,破解沉香存量少这一痛点,将推动海南沉香产业飞速发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正立足海南本土资源选育第四代沉香品种,通过在全岛搜寻古树名木等资源,选育更加优质的沉香种苗,助力海南沉香产业发展壮大。
在位于屯昌的海香园沉香企业基地,工作人员加工制作沉香。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古时候,沉香制品就已风靡,线香、签香、印香等香品保留了沉香馥郁的香气,又方便燃烧使用,受到古时文人的青睐。但生长条件苛刻、结香时间长等因素造就了沉香高昂的身价,当时哪怕是一根细长的线香也“身价不菲”。
随着近年来人工栽培和人工结香技术的成熟,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加工并开发沉香产品,沉香终于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沉香摆件、手串等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沉香手串在文玩品类销量居于首位。据统计,目前海南沉香的加工产品有熏香品、工艺收藏品、药品、沉香日化品等4类共200多种。
在中药领域,沉香同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具有安神助眠、杀菌抑菌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方和香品中。此外,沉香饮料、沉香雪糕、沉香提拉米苏等“跨界美食”也让沉香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流行。
2024年11月29日海南日报T05/06版版面图
海南黄花梨,古书一般称为“花梨”或“花榈”,其芯材(俗称“格”)既是名贵的木材和香料,也是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木中黄金”。
近年来,海南大力推广黄花梨种植,创建黄花梨种植示范基地、示范景区,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研究创新探索黄花梨交易制度、科学鉴定模式,促进黄花梨产业规范化发展,让黄花梨成为海南的品牌林业产业和文化符号。
比如,在省林业局的指导下,海南黄花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县东方市已制定《海南黄花梨种养交易制度集成创新方案》,并开展试点工作,打造珍贵人工林木数字林示范区,建立黄花梨交易平台,探索“一树一证”交易模式,从准入认证、在线交易、不动产证办理、资金结算、保险购买、林木采伐等方面,确保海南黄花梨树种养交易的全生命周期环节透明,原始数据不可更改,形成全闭环管理服务。截至目前,我省黄花梨活立木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共办理“一树一证”407本。
东方市还率先制定了《海南黄花梨树种养交易准入规范》《海南黄花梨树种植技术规程》等制度,规范黄花梨树认购林种植标准和单株林木标准,明确每亩种植株数上限及入市交易树龄、胸径等指标。东方市在黄花梨产业的种养、交易等环节的创新经验成熟后,可复制推广至全省,逐步解决海南黄花梨种植产业投资周期长、成本回收慢、确权流转难、市场流通不畅等行业痛点,加快推进海南黄花梨产业发展。
海南黄花梨树。(张志扬供图)
市面上常见到的海南黄花梨大多是金黄色、棕黄色的,实际上其色彩种类有七八种之多,并且色彩差异较大。因生长环境不同,海南黄花梨颜色有所差别,地域性明显。
从全岛分布来看,黄花梨颜色自东北到南部呈现出灰黄、浅黄、黄、金黄、褐色、紫褐、紫褐近黑、红中带紫的色彩分布。不同颜色的黄花梨,放置在自然光线下,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可以看到其余颜色全都隐去,都呈现出闪烁耀眼的片片金光。
在气味上,海南黄花梨新鲜切面清香,用舌头舔有微辛辣味,如用火烧边角,则有白色烟气,香味更加浓郁,吸入后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而对老家具来说,海南黄花梨本身的气味由于长时间的散发,已经变得很微弱。
黄花梨的木质纹理也像其颜色一样变化莫测、瑰丽多姿,比如鬼脸纹、狸斑纹、虎斑纹、虎面纹、飞鸟纹、花卉纹、水波纹等,生动逼真、飘逸流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鬼脸”。
黄花梨鬼脸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出的独特且极具审美情趣的自然纹理,其深浅有别、粗细多变、层次分明。最有意思的是,有的鬼脸似乎能看出口、脸、鼻、眼等拟人化脸谱形象,生动有趣、怪异灵动,可谓巧夺天工。
“南海工匠”周凤姣在拼装黄花梨圈椅。(周凤姣供图)
黄花梨不仅是名贵树种、珍稀木材,其在药用价值方面和本土民俗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海南黄花梨的开发与药用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花梨的药用记述:“味辛,温,无毒。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汁及热服。”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海药本草》中也有花梨的药用记载:“主产后恶露冲心,癓瘕结气,赤白漏下,并剉煎服之。”
在海南民间,黄花梨的药用部分称为花梨格或降香檀,主要指其树干和根部的心材。
1959年出版的《中药志》对花梨药材也有类似的表述:“味辛,性温。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功能。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由于黄花梨木材的珍贵性和美观性,海南人还热衷于用其制作家具及各种生活用具。这些家具和用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被视为一种艺术品和传家宝。
在现代社会,黄花梨的应用已远不止于药用、家具领域。海南黄花梨不仅树形优雅,而且寿命可长达千年,具备强大的抗风、遮阴、吸尘和降噪功能,因此被视为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绿化树种,既能丰富生态资源,又能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2024年11月29日海南日报T07/08版版面图
海南黄花梨被人们称为“木中黄金”,可见其珍贵程度。
由于花纹美丽、色泽柔和、香味淡雅,海南黄花梨很早就被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视为珍玩。早在唐代已有了花梨木被用作家具的明确记载,《本草拾遗》中称“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到了宋代,出于海南的花梨木名声更大。宋代地理学家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提到“土产沉香花梨木等,‘其货多出自黎峒’”。所谓“黎峒”,就是黎族同胞生活的海南岛中部山区。当时已形成汉族同胞居沿海,黎族同胞居中部的分布格局,而商品交换是海南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融的重要方式,花梨木正是汉族、黎族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物品。
到了明代,作为顶级木材,海南黄花梨与明式家具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也让它身价一路飙升,成为家具用材领域的至尊之木。明代晚期至清代中期,黄花梨成为制作皇宫高档家具的主要用料。明清宫殿家具结构独特、构思奇巧、雕镂精细、巧夺天工,用海南黄花梨心材制作的明清家具简约典雅、经久耐用,且能长久地散发清幽的香气,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海南省博物馆“木中皇后——海南花梨陈列”(花梨馆)展陈。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在法国巴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孔德向嘉宾介绍黄花梨根雕作品《观砚问道》。(吴孔德供图)
海南黄花梨材质坚韧细密,纹理瑰丽多姿,手感温润如玉。
黄花梨之美,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极具变幻的“表情”——花梨木纹理,其纹理清新淡雅,变化无穷,有着中国传统文人所崇尚的隽永之美感。因这如行云流水、烟云缭绕的天然艺术,黄花梨也被誉为“上帝亲吻过的木材”。常见的黄花梨纹理形态分为5种:鬼脸纹、瘿木纹、狸猫纹、烟雨纹、山水纹。鬼脸纹似乎被看作是黄花梨的招牌,古人曾云“一脸万金”,多少文人骚客,为求“一脸”散千金、行万里。时至当代,众多黄花梨爱好者仍狂热追逐。
因黄花梨独特的纹理和耐用、厚重等特性,黄花梨在明代起被江南地区选用作为家具用材,即人们常说的“琼料苏工”。作为硬木,黄花梨本身就具备光泽、纹理,工匠在制作时,精工细作,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利用自然木纹肌理来作装饰,追求原始天工,这是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明式家具脱胎于宋代的审美情趣,又有文人加入创作,树立了家具从实用性转向艺术性的里程碑,自然纹饰也从简洁、单调走向耐看、有变化,达到家具审美的新高峰。大量明式家具正是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这二者的结合成就了不少家具艺术精品。在一定程度上,海南黄花梨催生并成就了明式家具的艺术辉煌。
来 源:海南日报
总监制:陈海清
审 核:翁壮岛
审 校:罗九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