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好课堂】经历多维体验 促进量感培养——东胜区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

教育   2024-11-15 08:46   内蒙古  


秋来满山皆秀色,时光恰好正当时。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本校数学组教研水平及数学教师单元知识整合的能力,11月1日上午,我校三年级数学组对素养导向下"量与计量"之《测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从大单元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核心问题精准到位,师生互动融洽,课堂高效且有深度。






立足大单元 全员集备谱华章


郭韦琪老师和罗晔力老师就课标、教材进行了单元整体设计的分析及说课。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和应用,以及实际测量的经历进行设计。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长度观念,理解单位换算,增强对度量思想的初步理解。通过纵向分析不同年级之间知识的前后联系,横向对比各版本教材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秋风入杏坛 三尺讲台展芳华


郭老师执教《认识毫米和分米》一课,在教学计量单位时,除了要把握学生的整体知识储备,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课的开始,郭老师带领学生简单地回顾“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后,通过对学生前测作品的分析,学生感悟到数学书的厚度无法用整厘米表示,从而产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需求。接着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认识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并且让学生根据建立的1毫米、1分米的表象,去估测物体的长度是几毫米、几分米,培养了学生的量感。最后通过1毫米、1厘米的叠加,帮助学生自觉将“毫米”“分米”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打通“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认识千米》一课,由罗老师执教,这节课重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去体验1000米,罗老师重在让学生体验,课前去操场实地感受10米和100米,从学生的熟悉的环境入手去感受,借助十米、百米,沟通米和千米的联系,根据十米和百米的步数与时间,去推测一千米所用步数和时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思维表达能了,课堂上,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感受一千米,丰富学生的认知,从而使得原本抽象的千米更加直观具体。


课前体验


点击视频   精彩立现



课堂展示




匠心同筑梦 互动评课共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例展示结束后,冯俊艳老师和白姝杰老师分别对上面的这两节课进行了后测分析。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评价目标。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价,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点评环节,我们以抽签的形式进行,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对这两节课的闪光点给予认可,同时针对部分细节的处理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最后苏晓圆副校长和曹巨龙校长对此次活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同时也针对课堂生成、关注学情等方面也提出了合理建议,引发了所有老师的思考,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因有研则深,研因有思则进。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量感”教学的重要性,对于 “量感”的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晰了今后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以此活动为契机,老师们会继续勤学累功,潜心笃志,用理论武装头脑,用行动投身实践,带着思考再次出发。



撰稿:赵瑞

编辑:翟雷莉

复审:苏晓圆

终审:曹巨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