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腊肉,见证汉藏同胞情谊。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的建设者,与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藏族在7年的朝夕相处中愈发亲密,成为相互依靠的“一家人”。
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建设者助力白马风情节开幕
四川九绵11标位于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厄哩村,全长7.13公里,所承建的厄哩村特大桥最高墩达80米,相当于27层楼房高,毗邻厄哩村而建。平武县是白马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而厄哩村则是其下辖村落中聚居规模最大的。他们以神鸟凤凰为图腾,以山神为守护神。
项目部驻地尚未建成时,由项目负责人王超带领的8人前期策划团队,暂时租住在厄哩村村民李兵家中。他们家有四口人,都是在从小就居住在厄哩村的白马藏族同胞。面对王超等人,李兵一家总是笑脸相迎。不善用言语感激这群为村里做出许多贡献的人,他们就隔三差五地端上年节时才舍得吃的腊肉佳肴,招待心中的“贵客”。
藏族同胞为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建设者提供腊肉佳肴
这一口肉质纯正、口味鲜香、色泽亮净的平武腊肉,是精选原生态的粮食和猪草饲养的本地土猪肉,经腌制、发酵、晾晒、熏烤等古法工序制作而成。当地几乎家家都有腊肉,这也是平武县的特产和“名片”。
“一听说我们是过来修路的,藏族‘老乡’在吃住等方面都特别照顾,那我们就更要加倍回馈他们。”王超说。项目建设以来,先后多次参与抢险救灾、环境保护、助农帮扶等活动,而友好热情的藏族同胞们,也主动送来一块块热气腾腾的腊肉,回馈辛勤奉献的中交建设者们。
厄哩村村头靠种植高原白菜为生的李晓坤夫妻俩,每到夏季汛期总是睡不好觉,生怕涨水淹了房子,他的家离夺补河仅十来米,且地势低洼。2017年12月初,他即将搬进刚完工的新房,但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搬家这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让这两名憨厚的庄稼人心里有些担忧。
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建设者帮助藏族同胞搬家
得知消息后,待积雪稍稍融化,王超便带领着项目部的兄弟们齐上阵,顶着严寒冷风,搬的搬、扛的扛,小心翼翼地把物品搬进李大伯的新家。几个回合下来,尽管在室外温度不足5摄氏度的高原上,大伙也满头大汗。6小时后,物品全部转移,项目成员又花费2小时帮助布置和清洁新住处。搬进新房,李大伯欣喜地拉着大家的手连声道谢,并邀请留下来吃一份自家炒的腊肉。腊肉颜色鲜亮,诱人食欲的香气与呼吸的暖气交织着,弥漫着温暖的氛围。
项目建设的第2年,此时项目成员已经和村民熟稔起来。2019年中秋节,一场暴风雨打破了阖家团圆的美好。索谷修寨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大树和巨石破门、破窗、破墙而入,随处可见齐腰深的淤泥……
王超带领50余名员工冒着断断续续的大雨,全力抢险两个多小时,安全转移30余名被困村民。时间越长越危险,为了找到失联的2人,所有人揪着心,继续清理淤泥和落石,艰难地搜寻一天一夜。他们手被磨出了好几个泡,铁锹和锄头却没有停过,全身湿透来不及换上干的。终于在14日凌晨和下午相继找到失联人员。
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建设者坐在地上吃盒饭
但就那次救援,参与抢险的经营部部长房天雨首先回忆起的,却是村民们暴雨中送来的盒饭:“满满当当的都是腊肉,还冒着热气,可香了!我们直接坐在地上大口吃着。”
救火亦有项目团队的身影。2022年3月8日,项目组建起15人的救火队,配合地方救援队扑灭了距离项目驻地约1公里处的山火,解除周边几处民居的危机。
七公司四川九绵11标建设者协助地方消防队灭火
项目成员兵分两路,一路由时任项目党支部书记辛剑带队,开启地毯式火灾隐患点巡查。另一路由王超带队,全程协助消防队灭火。王超与1名消防队队员合力拖着水带,冲向火势最大的区域;其他队员紧随其后,扶着水带协助灭火。虽然多次被浓烟呛着、脸上也沾了不少灰,但他们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脸上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水枪里的水。经过近4个小时的扑救,火势逐渐熄灭。不久后,除了政府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起火点附近的村民还自发送来了好几块烟熏腊肉。
厄哩村特大桥航拍图
建设期长达七年的项目,如今已进入竣工交付“倒计时”。即将告别此处,王超说:“一声声老乡、一句句问候,都承载着我们与白马藏族同胞之间的美好回忆。腊肉的味道,就如同我们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越来越浓。”
来 源 | 七公司
供 稿 | 谢保英 校对 | 孔德吉
责 编 | 冯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