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肯定都会被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所震撼。赫尔曼·黑塞在小说《荒原狼》中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了凡四训》强调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通过积极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可以塑造自己的未来。
《了凡四训》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蕴涵着中国文化的深邃智慧和哲理,深受期货交易者的推崇。《了凡四训》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对命运、改过、积善、谦德等方面的引导,这些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金融投资领域,其中的“改过之法”强调勇于自省和持续进步,在投资领域,投资者应勇于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决策,通过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提升交易能力,改善投资效果。“谦德之效”强调谦逊是一种智慧,能帮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市场时时存敬畏之心,通过积极学习,努力进步,提升交易成功的概率。
命运
我买过很多书,不同的是,有些书看一遍便束之高阁,有些书,却常常拿来重读。且随着自己人生境遇的改变、见识见闻的增长,有些书常看常新,每次都有新感悟,促使自己的思想进行更新迭代,《了凡四训》就是这样的书。
《了凡四训》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作者是明代的袁黄,后改名了凡。袁了凡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测其未来功名,巧合的是都应验了,因此他刚开始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不过推测的结果是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而他于明隆庆三年遇见云谷大师,通过云谷大师的教导,明白命运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之后便积极为善助人。他不仅未在53岁寿终,且生了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袁了凡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给儿子(袁天启)的训示,全文分四个部分,原本为教育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之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为《了凡四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又名《命自我立》,是一本以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书籍。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初次接触此书,是在十多年前的夏天,我赶赴新单位工作,在书架上的一堆“备选”读物中,由于它最轻最小,所以被我塞进了行囊。火车上囫囵吞枣式读了一遍,当时我没有任何触动,反而对书中那种老学究口吻的劝导说教感到抵触,再加上由于认知的局限性,我对此书开头部分讲述的预测之类内容颇为不屑,感觉那些内容与我一直以来接受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多有背离,还愤愤地写下了一篇批判之文。
入职后,我时常参与业务部门的投资者培训活动。有一次我们请来了一位在期货市场颇有名气的讲师,他讲述了自己早年的一段经历:在某个品种上看准了行情,不断加仓,其间获得了巨额的盈利,然而由于舍不得止盈,最后行情发生变化,一切归于原点。当他说出那个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天文数字的盈利金额时,台下的学员纷纷发出感叹。当时大家讨论最多的,是“财务自由”这个词,有不少人表示,如果是自己面对巨额盈利,肯定能及时止盈,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而不是“黄粱一梦”,甚至有些人开始畅想真得到这么多钱之后自己会干什么,有些人说要直接退休享受生活,有些人说要买豪宅豪车……而那位讲师,只是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笑着看大家讨论。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他笑意盈盈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难以解读的巨大信息,而他却又冷静到连欲言又止的冲动和尝试都没有。
试炼场
不久之后,命运就把当时听课的众人推向了真正的人性试炼场。行情果真如那天课堂推演的一般运行了起来,我满心欢喜地想:“按照当时课堂上讨论的情况,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实现梦想了,这简直就没有任何难度,那个讲师还真的有本事,如此轻易地就改变了那些人的命运。即便有些人管不住自己的手,那么多学员总有几个,或者哪怕一个能做到吧。”
然而,结果实在令人惊讶,等那轮行情归于平静,结算单上无可辩驳的数字告诉我,当初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绝不贪心,肯定能留住盈利”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留住盈利。现在想想,这个结果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有些人无法抵御高额盈利的诱惑,不断超负荷加仓,账户的风险系数越来越高,原本计划中可以抗住的市场波动却成了压垮仓位的稻草,不得不早早出局;有些人舍不得溜走的盈利,在回调时没有果断出场,重演了讲师当年的“故事”,总想着之后还能涨回来,最后落得盈利全部回吐的结局;确实有一些人刚开始按照计划止盈出场了,然而这次成功却给了他们莫名的自信,他们开始忽略运气和能力的界限,后来胡乱操作,在这轮行情还没结束时就将此前获得的盈利全部还给了市场。我心情复杂地把打印出来的结算单整理好,准备放进柜子里存档,也能时常给自己以警示。可能我当时心情复杂,精力不集中,竟然拉错了柜门,打开了很少有人打开的杂物柜,那一本被我匆匆塞进行囊里、火车上简单翻了一遍的《了凡四训》随着一堆纸掉了出来。
这一次,我非常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书中说:“《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意思是《易经》是为君子谋划如何趋吉避凶的,如果说天命是不可改变的,吉还怎么可以趋,凶还怎么可以避呢?所以,《了凡四训》开篇就是立命之学,人的命运是可以靠自己创造的,而不应该被命数所束缚。所谓的“命”,通常是指一种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决定的,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运”,则是指一个人面对命运时的态度和行动,是一种积极应对人生的态度。赫尔曼·黑塞的小说《荒原狼》中有这样的句子:“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弱者常常将失败归咎于命运,而强者则通过努力和行动去改变命运,说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有时候人们意识不到或者根本不愿去面对罢了。这句话揭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命运的心态,强者敢于面对挑战,而弱者常常逃避责任。
命运是人的认知模式在千丝万缕的世间境遇中给自己圈定的路径,如果不去改变认知,自然就无法改变行为,命运自然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行驶。“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人世间能够享有千金产业的,一定是个拥有千金福报的人;享有百金产业的,也必定是有百金福报的人;饿死的也绝对是命中注定应遭饿死果报的人。上天只不过是就每个人所造的善恶,诚实地对待他,让他获得应有的果报而已,何曾加上一丝一毫喜爱和厌恶的想法。如果认知模式没有改变,人没有真正获得驾驭财富的能力,即便有人提前告知精确点位,也可能无法把握住机会,即便获得了财富,也可能在后续的操作中流失。偶然因素的介入可以短暂地左右一个人的状态,然而长期来看,还是会被强大的引力拉回自己的轨道。就像古代圣贤范蠡,三次达到富可敌国的地位,又三次散尽家财,传为美谈。拥有财富时,范蠡没有兴奋,散尽家财时,他也没有沮丧,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才能装下这些富贵。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那天讲师的沉默,他早已经参透这样的道理,对其他人笃定自己“可以做到”的时候,不发一言。因为他的职责就是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他做到了自己该做的,教授了自己可以教授的,他的职责已经完成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修行,贸然介入对双方都没有帮助。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愿意努力去改变、去提高,“可以做到”才能实现。不能拔苗助长,只能适时点化,该发芽的种子自然会发芽。
改过之法
《了凡四训》开篇实则也是一种筛选,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把命运当做抱怨的借口不去改变的人,根本不会去读第二章的“改过之法”。正如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还浅薄无知地去“批判”。机缘未到,即便机会送到面前,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天底下聪明优秀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够修养德行,要做的事无法拓展,只是因为“因循”这两个字,让自己得过且过,以至于耽搁了一生。
只有当你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抛弃那些侥幸的心理,愿意真诚地剖析自己,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时,才能勇敢承担改变的代价。从小的过失开始改正,自然不会犯下大的过错,当你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了,你的整个身心状态也会发生改变,你做的事情也会有所不同,命运自然也会发生改变。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我开始感到轻松起来,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充满了期待,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机缘,让自己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另外,我对其他人的命运也充满了尊重,说自己应该说的,做自己应该做的,对方是否能够领会,是否会发生改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时时审视自己是否越界,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其他人身上,因为强迫其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积下的罪恶。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盏灯光照射进去,这千年来的黑暗就可以完全除去。所以过失不论是很久之前犯的,还是最近才犯的,只要能够改过,就是最可贵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变化,我慢慢地与当年一起听讲座的那些投资者失去了联系,他们的交易行为和交易结果是否发生了改变,亦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其中一位,确实通过交易获得了财务自由。这种自由,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若是欲望不加节制,多少钱也无法换到自由。奇怪的是,她通过交易获得了大笔财富之后,却一切如常,生活如常,工作如常,除了少数几个亲近之人,没有人知道她拥有这笔财富。我问过当年讲课的老师,如果是这样,她有没有这笔钱不是都一样吗?老师说,交易者能从市场上拿走的,除了钱,还有很多东西,只是有时候你看不见,就当作不存在。
《金刚经》中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之说,意思是人的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不会有一刻的停留,所以心是永远把握不住的。过去心是所有在过去时间段的现在心的合集,每一个过去心都曾经是现在心,既然每一个现在心都不可得,那么作为它们合集的过去心自然也不可得了。如果未来心可得,那么现在心一定是可得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中,诸行无常,不因有而喜悦,不因无而悲伤,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这才是真正的“放下我执”。不要被过去、现在、未来束缚住,不要因为过去的失败就觉得一切都无法改变,不要因为当下的际遇而对未来灰心,也不要因对未来的忧虑而退缩不前。“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以前的种种缺失,就像是昨天已经死了,都成为过去了;从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才刚刚出生,一切重新开始。这就是义理再生、永恒不灭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和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自行谨慎判断,自负风险。
实战排排网,关注交易中的每一个你
期报实战排排网隶属于《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是期货行业内领先的第三方专业期货投资者发现、培训、展示、评价、推介服务平台。期报实战排排网目前已平稳运行十一年,现有实盘注册账户10218个,保证金总量突破33亿元。
版权声明
期货实战排排网是中国期货市场权威媒体《期货日报》旗下新媒体,该平台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