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草帽,左肩挎相机,右肩挎公文包,手提蛇皮袋,在田野里捡拾文物遗址标本,这是平书光办公室里放置的20多年前的一张工作照。“远看像拾荒的,近看原来是考古的。”群众曾亲切地调侃他的这一形象。多年来,平书光和同事们走遍了义马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文物线索,哪里就有他的脚印……
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 夏泽辉 通讯员 苏浩然
平书光在工作中 段苏北 摄
“面前的这个巨幅浮雕名为‘降魔变’,是国内发现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研价值……”近日,在义马市鸿庆寺石窟,面对1500岁左右“高龄”,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一幅幅壁画、一尊尊造像,义马市文广旅局工作人员平书光如数家珍地向游人介绍着。
文物保护的践行者
平书光今年56岁,已经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耕耘了34年。多年的经验积累,让他成为当地文物讲解的“活字典”。他是土生土长的义马人,从小就表现出对历史故事及古建筑文化的浓厚兴趣。1990年,他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了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自此,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守护文物”四字紧密相连。
初入文物行业,面对繁重且专业的工作,平书光感受到了压力。兴趣爱好与专业工作不同,很多工作需要大量的文物专业知识,为此,他动了再深造的念头。1991年,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文物保护法相关知识,讲好文物故事,他考入洛阳大学历史系,开始专业学习文物考古知识。
为了研究鸿庆寺石窟,平书光多次通读《中国石窟寺研究》《守护石窟》《中国历代器皿造型》《义马市志》等书籍和文献资料,并参与整理出鸿庆寺石窟“四有”档案。“当时并没有多少文献资料可以参考,也没有师傅指导,我们对于鸿庆寺石窟的研究和保护几乎是一个空白。”初入行时,面对诸多空白,平书光积极参加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举办的文物考古、古代建筑、石窟石刻业务等专业培训;网络兴起后,他又主动学习,参加各种文物考古相关的网络培训。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平书光的学习之路从未停歇,他对石壁上的佛造像比例、一颦一笑、服饰风格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的观点和见解也得到了国内石窟领域专家学者和文物部门的认可。
文物故事的讲述者
“每位游客的兴趣点都不同,我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点,通过历史相关事件,将游客的思绪带回到当时的情境。”每次游客来访,平书光的讲解内容都不尽相同,让不同的游客感受到石窟的魅力。
多年前,为了更好地保护鸿庆寺石窟,同时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鸿庆寺石窟本身及其背后精彩的历史故事,平书光开始思考如何将鸿庆寺石窟的魅力展现出去。他将专业知识和历史故事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勾起人们对文物古迹的浓厚兴趣。如今,随着试讲的经验积累,他把这样的讲述方式带到了工作中,传授给其他人。这种独特的宣讲方式广受好评,在几位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久而久之,鸿庆寺石窟背后的故事也鲜活了起来。
讲好文物故事,做好讲述者、传承者。“我就和工厂里的工匠一样,多年打磨技术,终于有了‘毫厘’功夫,能把文物讲清楚,也希望通过讲解,能让文物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在他看来,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具简单、条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如此精美的雕刻,今天的人民更应对历史、对文物有敬畏之心,对现在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大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
多年来,平书光一直致力于做好鸿庆寺石窟及文化的讲解,累计讲解2000余场次,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
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历史上,义马市地处崤函古道,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40多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被发现,与之相对的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缺乏和个人文物专业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
多年的调查研究,平书光最终牵头整理编撰出《义马市文物普查资料汇编》一书,近600页的图文内容详细记录了义马辖区内的各类文物资源。用平书光的话说就是:“摸清了义马文物资源的家底,给文物上了户口。”
1996年,在义马市煤气化工程发掘项目中,他参与发掘了500余座古墓,积极协调、配合河南省及三门峡市考古队工作。2007年,义马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启动,但因文物古迹众多,上级文物部门批复成了难题。本着既有利于项目发展,又有效保护历史文物的思路,他利用专业知识,通过多方协调,协助集聚区项目指挥部获得了上级文物部门的批复。
在34年的工作中,平书光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鸿庆寺石窟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吸引全国各地学者、游客前来探究。如今,平书光仍活跃在文物保护一线,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义马市文旅事业添砖加瓦。
责编:蔡仲鸣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