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阳光正阳”(微信公众号:cbzyxsy)是正阳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您第一时间发布正阳县权威时政信息,全方位展现正阳县形象,与您随时随地分享正阳的精彩。订阅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阳光正阳”进行关注。
在正阳县清源街道唐段庄社区的老梁庄,竹编技艺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这里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有竹子,竹制品随处可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70多个竹筛是给王勿桥乡在集市上支摊的商户做的,明天给他们送去。”11月19日,记者走进老梁村71岁的梁如山家,他正在编织竹筛,身后编织好的竹筛摞了几摞。
梁如山回忆起自己的竹编生涯,感慨万千。他十七八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竹编,这一编就是几十年。他手中的竹编作品,不仅承载着生活的开销,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解放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老梁庄竹编的鼎盛时期,村里竹器销售最旺的时候一年一人能卖竹编器具数千个。”梁如山说,村里人编织的积极性高,当时对竹器的需求量也大。
在老梁庄,竹编技艺的传承历史已经难以追溯。只知道这门手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数百年,一代接一代人不断探索创新。上世纪70年代,该村因编织竹子器具而出名,被誉为“竹编村”。那时,家家户户都从事竹编加工生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能较熟练地摆弄这项技艺。
在老梁村,71岁的梁小高也是一位竹编老艺人,他的十根指头像树根一样粗糙,手指和手掌到处是被篾片刮伤的痕迹。他回忆起年轻时家家户户都编织竹篮、竹筐、竹筛等器具的盛况,感慨万千。那时,二三十岁的他,闲了就编,一天下来,手上扎满了签子,但那份对竹编的热爱与执着,让他从未放弃。
然而,随着岁月更迭和社会发展,这些承载着一代代人乡愁记忆的手工竹制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多数竹编手艺人也因此纷纷转行,但仍有像梁如山、梁小高这样的老艺人坚守在竹编技艺的阵地上,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编织着乡愁与记忆。
“我们编织的竹筛仍供不应求。”梁如山说,竹筛不但在正阳畅销,还卖到新蔡、汝南、确山及信阳的罗山等地。
如今,老梁庄的竹编技艺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与学习。这些老艺人用他们的坚守与传承,让竹编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李玉荣 余川
统筹/高万宝 | 审读/张琳 | 责编/邹森
2、获准转载后,不得擅自更改标题和内容,并在文首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阳光正阳”(cbzyxsy);
3、凡文章中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淮汝之滨 正阳正好》宣传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投稿邮箱:cbzyx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