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华侨科学家林可胜在贵阳的战地传奇

文摘   2024-11-21 12:35   浙江  



《读懂贵阳》推出第四十三期:

北京协和有栋楼以他命名

华侨科学家林可胜在贵阳的战地传奇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有一栋以人名命名的建筑——“可胜大楼”。这个人的名字在中国医学界如雷贯耳,却鲜少有人知道他与贵阳的深厚渊源。他,就是林可胜。

林可胜出生于新加坡,幼时母亲病逝后,被父亲送去英国,后来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924年,年仅27岁的林可胜毅然回国,投身建设中国的医疗事业,任职于医学界的“天花板”(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同济)——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该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生理学教授,也是第一位华人系主任。
然而,林可胜的人生轨迹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发生了改变。面对国难,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高薪的协和医院,将妻子和儿女送回新加坡后,独自返回中国,投身于抗战救护事业。

1938年,林可胜在武汉汉口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出任总队长,开启了他一生的抗战救护生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与贵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抗日战场的不断西移,林可胜的工作地点也不断西迁,最后在贵阳图云关安顿下来。

为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林可胜主张放弃在大城市设置伤兵医院的做法,将救护总队分为若干个流动医疗队,分散到前线医院展开救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战场在哪里,救护队就跟进到哪里。
除了战地救护,林可胜同时兼顾军医训练工作。短短六年时间内,他在图云关建立了医学院、培训院等,开办了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医护人员培训基地,为军队培养了近2万名基层医疗骨干。此时的图云关已经成为“军医的摇篮”,云集在此地的医务工作者和学生达到2000多人,而这所在深山老林中出现的“小协和”,堪称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抗战时期贵阳图云关地形地貌实景再现

林可胜所建立的公共防疫系统,有效地预防军民患上传染病、肠胃病等,至少降低了1000万平民百姓和军人死亡率。据档案记载,救护总队成立至抗战胜利期间,共进行手术近20万次,先后收容200余万人住院治疗,门诊平民200万余人,预防接种460余万人,对保存和恢复抗战军队战斗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云关,这个不起眼的古老关隘,在林可胜的带领下,成为全国战地救护中枢,不仅汇聚了国内众多精英,许多国家也派出援华医疗组织,通过救护总队参与抗战救护,与中国同仁一道开赴前线。

抗战胜利后,林可胜组建了国防医学院,创立了中国的军医教育体系。1949年,国防医学院迁往台湾。不久,林可胜离台赴美,重返学术舞台。1969年,林可胜逝世于牙买加,终年72岁。
尽管林可胜晚年离开了中国,但他为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被祖国铭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一栋以他名字命名的“可胜大楼”,以纪念他的卓越成就。在贵阳图云关,林可胜生平事迹的展览,更加彰显了这位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者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一生。

文字/拍摄:杨阿敏


林氏源流网
林氏{文化宣传、学术研究、古籍整理、谱牒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