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的佛龛
刘晓路在《日本美术史话》中介绍,玉虫厨子分为两部分——“须弥座”和“宫殿”。上层部分是宫殿,是当时建筑形制的缩影。下层是须弥座,四面绘有佛教经典故事。
但用于上色的并非是颜料,而是吉丁虫的鞘翅,这种虫子又被称为“玉虫”。因日语中“玉”字读音与灵魂”的发音十分接近,且鞘翅的颜色不会褪去,日本人相信这是不灭灵魂的化身。
为了获得这些永恒的色彩,女皇足足剪断了3万多只吉丁虫的鞘翅,具体数目现已不可考。
2008年日本重新复刻了这座佛龛,设计师立野敏昭分别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收集了4800只活体玉虫。
“过程中要把玉虫的翅膀剪成2毫米宽,再切成更小的细片,最后按颜色分成蓝、绿、粉、黄和其他几种发光的颜色。”立野敏昭说,而失去鞘翅也意味着失去生命。
复刻后的玉虫厨子还原了原本的光泽,这些颜色均由不同种类的吉丁虫鞘翅所打造。|汤之茶美术馆
永不退色的鞘翅
引发这场杀戮的是吉丁虫永不褪色的鞘翅。
根据《昆虫百科》记载,吉丁虫是甲虫的一类,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世界上已知的吉丁虫约有15000种以上,中国约有900多种。
因为它们的鞘翅常带有强烈的金属色彩,图案多样,又被称为珠宝甲虫(jewel beetles),但这种颜色和其他昆虫不同。
普通昆虫的颜色是色素色,一旦昆虫死亡,隔段时间鞘翅就会慢慢褪色,由鲜绿变为黄白,这就是色素色所发生的变化。
但吉丁虫鞘翅的颜色属于结构色,是通过物理结构产生的色彩,不会褪色。吉丁鞘翅由层状的几丁质构成,表面有微小的凹陷和空洞,使得光线发生反射和叠加。
这个过程在物理学上称作“薄膜干涉”,由此产生的这种多彩的颜色。也就是说,只要吉丁虫鞘翅上的结构不被破坏,这种色泽就会一直存在。
濒危的颜色
比如1995年彭忠亮在《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Entomologia Sinica)发表“丽彩吉丁属的研究”一文,描述了四个新种。
在长达120多年间中,丽彩吉丁属的第三个种从未被发现过。据说一些日本虫商很多次花重金顾人到模式原产地搜采均一无所获。
此后三十年,无论是野外采集还是检视大量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收藏,科学家均再未见过这些“新种”的踪影。
大量珍稀昆虫灭绝实际上每年都在全球发生。据《中国吉丁虫图鉴》一书介绍,我国对于脊翅动物种类的消失和灭绝情况没有做过深入调查,如果数十年来再未采到模式标本之外的其他标本,就有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可能。
其中栖息地破坏是造成一些艳丽吉丁虫濒危的原因之一。中国台湾吉丁虫研究者王惟正介绍,越原始的环境,越可能找到多样的吉丁虫。
随着国内外对濒危物种保护逐渐达成共识,在工艺传承和修复中尽可能避免大量使用动物制品。
比如在点翠技艺传承中,艺术家也都用其他羽毛或缎带替代,在花丝镶嵌等的衬托下一样美丽。修复也不再使用新的翠羽,一般都只是把掉下来的翠羽粘上去。
但吉丁虫似乎并未引起这种共识,从日本7世纪的佛龛到天花板,这些原本在吉丁虫身颜色被人类剪断粘贴在了自己的生活中。
撰文:Arvin
编辑:Arvin
版式设计:钱思琦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