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轴遇上数字经济,会释放出怎样的能量?“大成武昌”推出《“数”起来的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系列推文,展示武昌区以楼聚产,以产兴城,搭建品牌突出的数字经济楼宇矩阵,打造出“一楼一特色、一楼一立业,寸土生万金”的武汉滨江数创走廊。
匠心城·徐家棚地处武昌内环核心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环境好、区位便利、服务多样······”谈及匠心城·徐家棚,楼内企业对办公环境的“硬件”“软件”都给予充分肯定。“办公工位一抬眼就是武汉名片级城市主干道武汉大道,工作累了可以去大堂喝杯咖啡‘续命’,大楼负一楼直通地铁5、7、8号线——徐家棚站,地铁到楼下,无缝接驳,无惧风吹日晒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匠心城·徐家棚作为“亿元楼宇”,集聚各类企业近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企业1家,央企、国企16家。
竞逐“数字经济+地铁”赛道。匠心城·徐家棚由武汉地铁集团开发建设,围绕主责主业,目前已集聚武汉地铁集团旗下企业、智慧轨交上下游企业及相关联企业30余家。这些“伙伴”在匠心城·徐家棚找到更大发展空间,“手拉手”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一条强韧的智慧轨交产业链正“疾驰而上”。
01
轨道“一线牵” 产业“链成环”
引进一个龙头、拉起一个产业。通过场景促技术、订单聚产业等方式,多家极具创新性、引领性的智慧轨交企业,聚集到匠心城·徐家棚的武汉地铁集团周围。
武汉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BTC 技术,武汉安信公司专注于城市智慧轨交信号系统,是武汉多条地铁线路信号系统的供应商……这些企业长期与武汉地铁集团项目共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融,形成强韧的智慧轨交产业链。
02
产业链上裂变 楼宇生态丰盈
TOD 模式
站城融合商业上盖
TOD模式是以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建立高效便捷生活中心的一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五八同城集团在匠心城·徐家棚布局多家子公司,依靠其功能强大的数字网站深入整合开发地铁周边的房屋、商铺、写字楼等多种类型的房屋资源,并提供出租、出售中介服务,从“通地铁”到“通生活”,形成了一个强大的TOD生态配套网络。
掘金广告业
地铁是营销的重要阵地
三线换乘的徐家棚站,每日承载着极高的客流量,是投放广告的理想站点。匠心城·徐家棚的武汉微思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旗下子公司专注于社交生态营销。不仅能在地铁内投放实体广告,更能利用自研的信号技术手段,在客流高峰期精准给正在使用小红书、知乎等社媒平台的乘客推送广告,开启广告营销新模式。
匠心城·徐家棚四楼为“共享会议中心”,围绕“开放、共享、创新、协作”理念,配备大型多功能报告厅1间、中型报告厅1间、小型会议室6间,贵宾接待室2间,分别可容纳200、100、30及10余人进行会议、讲座、培训、沙龙等活动,最大化推动空间和资源共享,满足企业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让其轻装上阵。
匠心城·徐家棚三楼的“共享食堂”,占地约3000平方米,提供80余种经济实惠菜品,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该食堂原为武汉地铁集团职工食堂,在管委会与匠心城·徐家棚的物业方的积极协调与推动下,地铁职工食堂对武汉滨江数创走廊所有企业开放使用。试运营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企业员工的关注和就餐热情,极大提升片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建设共享空间意义非凡,让企业在开放生态中茁壮成长。空间也不止在于“共享”,更展现区域人文关怀,打造出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形象。
在武汉滨江数创走廊,“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展望未来,武汉滨江数创走廊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将吸引更多数创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扎根发展,共同书写数字经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来源 | 区经科局 区商务局 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
杨园街道 徐家棚街道 首义科创投集团
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管委会
编辑 | 刘海燕
监制 | 常玲玲 黄梦云
终审 | 邹芬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