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建共创谱新篇,强村富民正当时。近年来,铜仁市德江县深化拓展乌江流域党建联建共创成果,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聚焦“新”视角,借势“新”力量,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路径,大兴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碧水蓝天、村强民富正成为乌江流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新”视角 特色产业展新貌
乌江流域,人杰地灵,古韵深厚。近年来,德江县抢抓乌江生态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机遇,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局,奋力打造沿江特色产业带。
“桶井麻糖水,冰冻麻糖水......”这是德江人记忆里的叫卖声,穿梭于大街小巷,是德江县名副其实的非遗美酒,又被亲切地称为“土茅台”。
如何让“非遗技艺”变身“非遗经济”?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桶井乡依托强村富民公司,以“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成立贵州井竹玉麻糖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土家特色“桶井麻糖水”品牌,探索“村企合一”新模式。2024年以来,通过抖音等新媒体直播带货销售麻糖水5000余单,销售额50万元,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130余人次,解决就业93人次,发放劳务费20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0余户。如今,桶井麻糖水已登上贵阳年货节、德江年货展销会、大龙阡民俗节等活动现场,知名度越唱越响。此外,桶井乡还因地制宜引进梅花鹿特色产业,以村企联营、村社自营的方式做优做特梅花鹿养殖,开发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桶井乡麻糖水、梅花鹿只是沿江特色产业示范带的一个缩影。沿江乡镇依托强村富民公司,打造共富工坊,大兴家庭农场,构建产业联盟,肉牛、花椒、果蔬产业强势崛起,抱团发展正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借势“新”力量 云端出道拓增收
“家人们,我们的干货都是从老百姓那收来的,货真价实,现在干花椒已经上链接,喜欢的可以在小黄车下单。”枫香溪镇袁场社区赶集日,“黔东农仓”抖音号博主爱莲,手持山货,正声情并茂地直播介绍农产品。这原本是一次传统的赶集日,贵州义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直播团队的到来让其“别开生面”。他们把直播间搬到社区,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在家老人销售山间野菜和干货,以电商开创“云赶集”,让百姓山货“飞”入千家万户。类似这样,每逢传统赶场日,平均一场直播,帮助近百名村民免费卖货,一件件农特产品线上销售、现场结算,让农产品‘云销’全国,日销售额达四五万元。不仅如此,德江县还搭建“县官直播带货”平台,与新媒体企业携手共进、同向发力,政企联动助力产业增收。双“十一”当天,在德江县电商产业园网红直播间,副县长郑达峰和网红达人爱莲、乐乐站在镜头前,正热情地向粉丝们打招呼,耐心地介绍每一样农特产品,助力县内19家企业20多款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搭乘新媒体快车,借势网红力量。在乌江流域,一条网红打卡路线沿江而生,以共和焕河村为中心,串联沿江乡镇12个“网红打卡点”,途径潮砥芋河坝、稳坪铁坑傩文化传承馆、新滩梦屿等景点,累计吸引游客打卡36万人次,带动农家乐、美食长廊等增收220余万元。让深藏大山深处的古村落蜕变成网红村,农产品“云销”全国,离不开“新”力量助力。在强村富民实践中,德江县以“铜仁市新媒体运营人才基地”为支点,发挥焕河传统古村落“爱莲嬢嬢”“黔东农仓”等新媒体账号赋能优势,搭建焕河直播带货中心,线上销售农特产品2000余万元。线上发力,云端出道。如今,德江县天麻、花椒、豆腐干等农特产品借势新媒体平台,正开辟广阔市场,前景越来越好,信心越来越足!
搭建“新”平台 头雁领航添动力
“在行溪村驻村大半年,站在田间地头,让我真正体会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21’工作法是我驻村法宝......”在德江县2024年第二季度沿江党建联盟片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现场,长堡镇行溪村驻村队员正声情并茂地演讲。擂台比武,互学互鉴。德江县定期组织开展“擂台比武”活动,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围绕强村富民亮“答卷”、授“经验”、展“成果”,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共同提升。同时,发挥红村品牌化党支部牵引作用,依托枫香溪党校和桶井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村(社区)干部、农村党员集中轮训,实施“能力提升”行动。发挥共和镇新媒体运营人才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一会三平台”,孵化新媒体人才60余人。从有人干,到有事干,是德江县大抓基层、强村富民的华丽转身。2023年以来,德江县22个乡镇(街道)分别成立强村富民村集体经济公司,将能力强、懂市场、善经营的村党组织书记选配为公司法人,搭建起村干部干事创业“新平台”。2024年,村民分红1800万余元,发放村干部激励报酬150万余元。村村有出路,人人有事干。如今,德江县344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激情满怀,在强村富民实践中奋勇争先,示范引领乡村振兴阔步向前。开辟“新”路径 共富工坊提质效
在枫香溪镇双坝村“强村富民”工坊现场,缝纫机“哒哒哒”声此起彼伏,几十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赶制一批销往广州的童装订单。“我们都是按件计工,只要每天肯踏实做,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呐,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稳定收入,又能兼顾老人小孩,我感觉非常不错。”正在缝纫机前娴熟操作的村民唐荣说。据了解,该“强村富民”工坊采取村社自营模式,盘活村级闲置房产,整合资金自主承建,村集体100%控股,已承接订单11批,前10批订单已完工交货,产值10余万元,带动就业30人。 类似这样,德江县采取“村集体+企业+工坊”组织方式,聚焦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就业保障,打造原料加工、订单生产、劳务服务、技术服务、电商直播6类“强村富民工坊”,打造53个强村富民实体工坊,带动培育家庭农场2052家。无独有偶。在德江县复兴镇,“一杯鲜牛奶”品牌深入人心。该镇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工坊+村民”模式,在皇氏奶牛场建工厂、强管理、提品质、促增收。目前,发放劳务工资421万元。“村村共股”建公司,“四次分红”促增收。平原镇整合村(社区)集体经济资金,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承接白茶加工和集散中心建设、开办“农资超市”等业务,公司收益达100万元,推动形成组织推动、村企联动、市场互动、公司带动的“四动四解”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德江县打造强村富民工坊53家,带动集体增收547万元,发放务工费1100余万元,带动4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潮砥镇富农纸业加工坊、稳坪镇海溪沟集体联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荆角乡茶山村铁皮石斛种植场、龙泉乡大米加工厂等强村富民工坊加速崛起,正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大步向前。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铜仁组工”微信号:trswzzb
审核:杨芬 曹洋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