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一生,不仅在理学上造诣深厚,其人格魅力亦如磁石般吸引着四方学者。
他的交友之道,既非一味附和,亦非盲目排斥,而是基于一种深刻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源于他对人性的透彻洞察,以及对学问的无限热爱。
朱熹深知,学问之道,在于求是而非争胜。故而,在与友人论道时,他总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即便对方观点与他大相径庭,他亦能耐心倾听,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求共同进步。
这种态度,不仅赢得了友人的尊重,也使得他的学说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实际。
在朱熹的交友圈中,不乏各路英才。他们有的擅长诗词歌赋,有的精通天文地理,有的则对人生哲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朱熹与这些友人相交,从不以身份地位论高低,而是看重对方的才学和品德。
他认为,真正的友情,应当建立在相互欣赏和尊重的基础上,而非物质的交换或权力的博弈。
年轻那会儿,朱熹更是“求知若渴”,听闻某地隐居着一位“满腹经纶”的名士,便“风尘仆仆”,不远千里前去拜访。
这位名士,虽已年逾半百,却“安贫乐道”,生活简朴至极。朱熹到访之时,只见其家中“家徒四壁”,却无丝毫寒酸之感。
名士以“一碟姜丝,一碟盐巴”相待,简约而不失雅致。
朱熹见状,心中暗自赞叹:“此公真乃‘淡泊明志’之人也!”
名士接过朱熹的手稿,如同接过“稀世珍宝”,恭敬地放在桌上,又燃起一炷香。
朱熹心中疑惑:“这是何意?”
正欲发问,一阵山风吹来,手稿随风翻飞,名士则“静若处子”,伫立一旁,仿佛被那清风所醉。
风停稿静,名士方将手稿归还。接下来的三天三夜,二人“促膝长谈”,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从“孔孟之道”到“老庄无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谈。
朱熹深感此行之收获,真乃“胜读十年书”也!
然而,朱熹的书童却对此行颇有微词。
他私下里嘀咕:“这老头也太抠了吧,没酒没肉就算了,连手稿都不看一眼,送客都不出门,真是‘小气鬼’一个!”
朱熹闻言,哈哈大笑,拍拍书童的肩膀说:“你这小家伙,懂啥呀!盐从海来,姜自山出,人家这是以‘山海之礼’相待,多大的礼啊!再者说,他接手稿时点的那炷香,那是对学问的尊重。风吹手稿时,他其实已经在心里头读了好几遍了,交谈时还能把原句背出来,厉害着呢!送客到门口,已经很讲究了,咱们读书人,得珍惜时间,知道不?”
书童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自佩服朱熹的“见微知著”之能。
话说朱熹与这位名士的友情,那可真是“情投意合,一见如故”。二人虽观点时有不同,但都能“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这正如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朱熹也曾与陆九渊有过“鹅湖之会”,二人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但争论之后,却能“一笑泯恩仇”,继续友好相交。
某日,朱熹与好友溥公重逢。这位溥公,乃是一位“世外高人”,早年与朱熹有过“一面之缘”,从此便“心心相印”,友谊长存。
这次重逢,二人更是“喜出望外”,仿佛“久旱逢甘霖”,又如“他乡遇故知”。
溥公以诗相赠,朱熹则“援笔立就”,写下《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以作答谢。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朱熹在诗中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二人都已“两鬓斑白”,但那份“患难之交”的友情却历久弥新。
他望着梁上新筑的燕子窝,心中感慨万千:“这燕子窝都换了新的,可咱们的友情还是老样子,跟山上的溪水似的,永远清澈见底,永远不变。”
二人相见,免不了又是一番“唇枪舌剑”。溥公主张“清静无为”,朱熹则坚持“格物致知”。
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争论归争论,友情归友情。争论之后,二人还是“相视而笑”,心中那份“惺惺相惜”之情愈发浓厚。
朱熹在诗中写道:“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这正是他对待友情的态度:即使观点不同,也能“一笑置之”,继续友好相交。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真乃“君子之风”,让人醍醐灌顶。
再说那陆九渊,与朱熹也是“不打不相识”。二人曾在鹅湖之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但争论之后却能“握手言和”,继续友好交往。
后来,陆九渊还特意跑到朱熹的书院去拜访他,请他给自家兄长写墓志铭。
朱熹欣然答应,并邀请陆九渊来给书院师生讲学。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胸怀,真乃“难能可贵”也!
朱熹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在交友上展现了“高风亮节”的品德。他对待友情的态度,真可谓是“至情至性”,让人“肃然起敬”。
朱熹的交友之道,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与他人产生争执和矛盾。但只要我们能够像朱熹那样,保持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一定能够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正如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宽容大度”的心时,才能够真正地“包容万物”,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像朱熹那样,珍惜身边的友情和亲情,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此外,朱熹的求学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他“求知若渴”,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即使在晚年时期,他仍然“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真乃“难能可贵”也!
朱熹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百科全书”。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交友和做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本文2400字,2图,喜欢请赞赏、点赞、点在看、转发、评论,由衷感谢!
推荐也阅
国学大师陈寅恪早就质疑《清明》一诗非杜牧所做?另外高人是谁?
更多精彩请关注系列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