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你有多了解中国春节?华流才是顶流!
政务
2025-01-29 10:59
黑龙江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2025蛇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戳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春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吧。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刷爆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网友激动地表示,“这是纯正的中国味儿,独属中国的节日”“太开心了,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爱”“我是中国人,我骄傲”。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申遗成功,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程。丰收祭祀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人们往往在岁末年初之时总祭诸神,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礼敬和对农事的重视。古代重要礼制文献《仪礼》《周礼》《礼记》中即记载了“岁终大祭”与元日天子“祈谷”。此时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秦汉以后,春节的社会意义更加凸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将岁首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从唐代开始,春节被定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宋元明清各代,春节有了元日、元旦、新年之称,成为官民共享的第一大节。官方会举行盛大朝会,与民同乐,以和谐社会。随着时光的流转、社会的变迁,如今的春节又增添了许多新的面貌。无论是“春运”中归乡的脚步,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远程祝福,都印证着春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春节也因其蕴含“团圆”“和睦”等文化内核,收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无论以何种方式“过年”,春节都是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文化胎记和情感根脉,凝结着对团圆的渴望、对亲情的珍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彩双鸭山 · 农业篇
来源 /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综艺
一审 / 郑法哲
二审 / 卢 钢
三审 / 李 新
双鸭山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