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古称高棉。贫穷、地雷、吴哥……这一连串的关键词,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辉煌与伤痛。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纷至沓来;富有殖民时期法式风情的金边市,展示着东南亚小都会的独特魅力。跟着志雄走读一起深入了解这个中南半岛国家的风土人情吧……
从空邦鲁村回暹粒的途中,去了离暹粒16公里左右的罗洛士遗址群(Roluos Group)。公元790年前后,吴哥王朝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在罗洛士奠基,并由陀罗跋摩一世着手兴建王都。这里有神牛寺(Preah Ko)、巴孔寺(Bakong)和罗莱寺(Lolei)三座吴哥最早的建筑,分别先后建于公元879年、881年和893年。据段立生著的《柬埔寨通史》,从扶南时期开始,人们就把神庙建在山顶上。即便是没有山的地方,也要用人工堆起一座小山,然后在山顶盖庙。居民则在山下围山而居,形成村落。这种神庙在柬埔寨语里称为“巴刹”,指有尖顶的建筑物,华侨称之为“石宫”。石宫用巨石堆砌而成,屋顶、塔尖、长廊、门框、窗棂等一切建筑材料都是石材,装饰的图案、花卉、动物、人物等统统是石雕。石宫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高耸的塔尖有如一根玉米,或者说像一个菠萝。除了柬埔寨国土上随处可见的石宫遗址外,石宫还广泛分布于泰国东部、东北部和中部。段立生认为,把神庙建在山上,使之成为居民聚居区或城市的中心,这种建筑习惯和特点的形成,跟高棉人对湿婆的崇拜,对山的崇拜(湿婆居住在盖拉沙雪山)是分不开的。神牛寺得名于湿婆的坐骑南迪,寺庙前就有三头石牛,形态有些类似卧着的狗。我看见有中国游客的孩子骑在石牛上,家长也不管不问。我本想劝两句,但想到大家都处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情绪中,还是选择作罢。因陀罗跋摩一世建神牛寺,是为了祭祀双亲、母系列祖列宗、帝国开创者阇耶跋摩二世夫妻、以及湿婆夫妻。“主体建筑是建在一个平台上的六个呈南北方向排列的砖塔,前排塔比后排的略大,中间塔比两旁的稍大,塔内供奉湿婆林迦。”(《周萨神庙》)神牛寺只在右边有一座藏经殿,是寺院的藏书楼。这是高棉建筑的特点,当建筑不对称时,一般只有右边的一座。神牛寺的特色是门神像和女神像,以及精致的砂岩门楣、支柱和装饰殿塔的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