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书院 · 猫头鹰读书会回顾丨《表征》

教育   2024-11-20 16:23   肯尼亚  


11月13日(星期三)晚上19:00—21:00,本学期第二期“清新书院·猫头鹰读书会”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馆103举行,阅读书目为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


本次读书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博士研究生倪若愚、24级硕士研究生葛容辰担任领读人,同时特邀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钰作为点评嘉宾。



内容概述


《表征》一书从表征的运作、战后平民主义摄影中的法国和法国性、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等角度出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展现了文化研究的基本品格。在书中,霍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巧妙地剖析了符号与意义如何在社会中流转和变迁,深刻地揭示了文化、身份与权力的复杂关系,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媒体信息背后的深层运作机制,还教会我们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文化现象。本书对于符号、语言、信码、表征系统等关键概念的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表达世界的路径。



同学领读


倪若愚首先详细阐述了“表征”这一核心概念,指出其作为文化成员共享意义的基础,对建构和传播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如“十字架”象征基督教的信仰与受难,揭示了语言与符号如何赋予物品新的社会意义。她还进一步讨论了表征运作的两个核心系统——“头脑内的概念系统”和“头脑外的语言系统”,并结合符号学经典理论(如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理论)对文化如何通过表征进行传播和认同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深入分析战后法国纪实摄影,她介绍了摄影如何超越简单的客观记录,成为特定文化叙事的重要工具。她以法国战后“浪漫性”的建构为例,强调表征实践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更是意识形态的隐性传播手段。

倪若愚同学作分享

接下来,葛容辰着重探讨了书中关于“种族化”和“他者化”的表征实践。她指出,在符号学视角下,文化表征常通过“差异”实现对意义的塑造,这种“差异”在种族、性别和阶级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葛容辰援引历史上的经典广告案例,如德芙“洗白”广告,揭示了消费文化中的种族隐喻如何服务于特定的权力结构。此外,她还结合霍尔的身份政治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语言、影像等多重符号,对“黑人他者”进行固化和重塑。葛容辰强调,表征过程始终是一种权力的游戏,控制表征即控制对“现实”的解释权。这种权力不仅体现在新闻摄影、博物馆展览等显性文化场域中,也隐含于日常生活的细节里,例如广告、影视叙事和商业空间布局。

葛容辰同学作分享

同学们交流讨论



老师点评



胡钰老师进行点评

点评环节,胡钰教授肯定了两位领读人的精心准备和深入思考。他以“从语言到故事,从故事到意义,从意义到文化,从文化到力量”这一框架揭示了表征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强调了符号学对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他分享了“content-carry-concern-comment”阅读法,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书籍时写下自己的思考札记,多与其他同学交流,进而扩展为研究问题或理论。他还强调了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需要聚焦兴趣和专业,在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和阅读经典的基础上,做好扎实的研究。他还推荐同学们结合本书的阅读,延伸阅读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与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两本书。

文字|庹舒婷

摄影|缪伊婷

排版|庹舒婷

审核 | 黄一洋 雷凌雯


清华传媒评论
清华传媒评论(Tsinghua Communication Review),关注业界动态,观察学界前沿,从新闻传播读懂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