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立冬时节至 蓄暖御寒冬

企业   2024-11-07 07:01   江苏  

LI DONG
农历十月初三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气温法划分的冬季,表示天气寒冷了。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的农事活动主要有:浇冬水、冬耕、积肥等。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迎冬等民俗。同时,立冬也有吃饺子、吃甘蔗、吃生葱等食俗。2024年11月7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初七)将迎来立冬。


01
立冬三候


一候 水始冰

天地愈渐寒冷,水面便开始逐渐凝结,河面变得越来越纯净安宁。


二候 地始冻

寒气愈冽,冷风侵袭,早晚温差变大,薄霜初现,静悄悄躺在湿润的土地上。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一类的鸟,“蜃”为蛤。冬天一到,野鸡蛰伏了,而蛤类则大量繁殖,于是古人幻想:野鸡到了冬天是不是都变成了蛤?


02
立冬习俗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意思是:在立冬这个月要举行大饮烝祭祀,“烝”是周朝时的冬祭,天子要向上天祭祀,祈求来年丰收,在宗庙杀牲献祭,腊祭祖先和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灵,慰劳农民,让农人休养生息。

囤菜腌菜

北方此时开始囤菜腌菜,立冬前后,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囤积上百斤乃至几百斤的大白菜,用大水缸腌制,酸白菜到现在都是北方人百吃不厌的冬令菜。北方冬天在露天种不了蔬菜,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少数秋末冬初收获的蔬菜要吃上一整个冬天加半个春天,腌制蔬菜既能延长保存时间,也能变换口味,调剂胃口。虽然北方冬天的菜市场也有品种繁多的南方蔬菜供应,但农村依然有立冬囤菜腌菜的习俗。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03
立冬养生

养胃——少寒多温

冬季进补应驱寒暖胃。从中医角度讲,冬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程,气温比较低,如果不注意保暖,不慎受凉,会使得寒邪内克于胃肠,导致胃肠不适。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食补中采用温补类粥品进行调理,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养神——早睡晚起

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冬季应早睡晚起,着眼于“藏”,不轻易扰动阳气,也不过度忧心操劳、躁动心神。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养肾——少咸多苦

寒冷的天气进补,饮食应少咸多苦。按照中医理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END


免责声明:
微信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法尔胜泓昇集团
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