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布前,网上流传这样一张图片——
因为老外们没看过《西游记》,对于游戏背景会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对此款游戏的兴趣。
为了了解游戏角色背后的故事,老外甚至开始认真研读《西游记》。
更有网友发现,在《黑神话:悟空》海外版里,游戏设计者好像也并没有太多照顾国外玩家,一些名词的海外翻译采用了拼音直译:比如孙悟空,直接音译为WuKong,而不是此前习惯的英文翻译 Monkey King;金箍棒也直接音译,不再翻译成“镀金的长棍子”。
同样外国网友也并没有觉得不适应,他们有一种宁可在网上接受“补课”,也要玩《黑神话》的架势。
于是,中国网友给外国网友科普中式英语的相关内容“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外国玩家更好地理解《黑神话》。
甚至还细化到对于孙悟空手里道具叫法的介绍。
Chinglish——中式英语,原本是一种对于英文语法胡乱使用的嘲讽,却因为此游戏的火爆而有了新的意义。
再加上前段时间外国网友对Chinglish梗意外出圈的追捧,直接把中式英语往“莎士比亚”风格上凑。我们这才发现,中国式英语早就进入next level。
在维基百科的解释里,中式英语是一门具有中文特色的独特英语方言,基本由汉语语义直接转换到英语。这样的特性让Chinglish在其他英语使用者看来不知所云,但华人一看便知内里的含义。
最近爆火的中式英语,乘着网友超高的造梗能力,又一次走红海外。
起因是一位外国女生要与男友异地恋,她离别前痛哭流涕,二人在机场难舍难分。后来女生发了一张合照上网,配文Bye Baby!
这位名叫Yourkris的网友有签约的mcn公司,因此外形更加出挑。于是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就用英文劝她不要伤心,虽然语法基本是中文语境直接转译,但一点不影响金句输出。
有用俗语老话劝她的,这之中有部分语言造诣更高的网友在使用俗语时还做了语言调整——
有恨铁不成钢的,主打“福气都哭没了”,就像分手时的闺蜜,上来就是一番苦口婆心——
还有直接用到中国人最熟悉的单词第一名的,单词书总算没白买——
还有努力在英文中寻找押韵的——
其实类似的中式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因为大家很喜欢玩这类梗。最典型的例子是早期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不过多数时候这只是国内网友的自娱自乐,没想到这次一猛子火到了海外。
最火的是这一句,直接被网友做成了“莎士比亚语录”,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还有人因为担心外国网友不了解这句话指代的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典故,翻出泰坦尼克号的片段给外国网友进行科普什么叫做“她天鹅,你青蛙”。
中国版莎士比亚的风就这样吹到了国外,这句话也开始在外国社交平台上被改造成各种不同的版本。
随着这句流行语的走红,一个与中国式英语强相关的词又重新被拎出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讨论,那就是“Chinglish humor”——中式幽默。
其实Chinglish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语病。尤其在国内,Chinglish是被嘲笑的对象。
因为国内学英语的氛围是追求正确——和外国人一样正确。所以不要说Chinglish,就是有点口音都会被调侃。除非这个口音是伦敦音。
所以,纠正Chinglish一度成为英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课。小到具体单词的选择,大到发音和状态,都是被纠正的对象。
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国际化其实是有很多标识都同时标注有中英文,而在那之中很多翻译都只有直译,因此也的确闹出了很多笑话。在当时的人看来,说不对单词是一件“会被外国人笑话”的事。
当时还有人专门在论坛发帖提醒大家注意标志错误,因为“丢人丢到国外了”。
Chinglish这个点也确实一度是外国人嘲笑中国英语不纯正的原因之一。比如就有记者做随机采访,问印度人哪个国家的人英语最差,印度人毫不犹豫地说是中国,就是因为中国人“不会地道的英文语法”。
Chinglish这种独特的语言融合现象在北京奥运会后也的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011年有一部舞台剧名字就叫《Chinglish》,这是大卫·亨利·黄(David Henry Hwang)以中国贵阳市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跨文化思想喜剧。这部喜剧以一位美国标志牌制作商在贵阳寻求发展为背景,讲述了主角想为自己的标牌制造公司争取一份利润丰厚的合同,所以在遇到各种Chinglish的文化差异后,努力克服语言障碍的过程。
需要明确的是,在一些特殊的人群和表达上,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需要精准的语言表达。但从《Chinglish》的舞台剧也不难发现,随着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Chinglish成为了语言交融现象的体现,它反而会为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带来很多趣味。
央视网在2018年就发表过文章,其中提到——
从被“群嘲”到部分“出口”国外,“中式英语”处境的改变,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文化的不断交融,也促进了语言的日新月异。
而早在2009年就有一篇发表在剑桥的文章中提及,Chinglish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人们对中式英语态度的转变、对英语作为世界财产的认识的逐渐形成,以及中式英语帮助中国人表达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可能最终使中式英语成为一种新的英语变体。”
这种融合确实也在近几年的互联网上看出端倪。更多的外国人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式英语,对Chinglish的调侃,也变成了对Chinglish humor的追捧。
在Chinglish humor的tag下,很多人都会发在中国拍到的标志,并不会觉得这是种错误,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2018年,一条典型的中式英语词汇add oil(加油)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引发不少中西方媒体关注。后来就有媒体统计,《牛津英语词典》当时收录了250个中式英语词汇,其中有50多个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加入的。
这些英文词汇中,不少与中国食物和传统文化有关。比如食物领域有hoisin(海鲜)、mooshupork(木须肉)、shumai(烧卖)、wok(炒锅),服装领域有qipao(旗袍),医学方面则有qigong(气功)、tuina(推拿)等。
当时,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词典总编辑刘浩贤列举了几个他印象深刻且很有代表性的中式英语。例如guanxi(关系),他认为“关系”这个词是华人社会中独特的人际关系与文化现象,延伸到亲朋好友、政治、商业、社会等方方面面。
对于来自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人来说,中国人口中的“关系”常常带来强烈的文化冲击。而这个词进入英语世界,有它独特的意义所在,所以就会被重新命名。
也就是说,很多在中国有独特意义的词,对它的英文直译是永远不可能精准完成的。本来就是要有中文的语境才能完成的。
也是经由“Chinglish”,很多我们看来是典型的中式英语都被外网收录翻译。
比如“no zuo no die”。再比如“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以及它引申出的“I Can I BB”。
是的,在维基百科上,甚至有专门的词条像外国人解释什么是“BB”。
其实除了这次Chinglish因为中国网友玩梗意外出圈,大家会发现,近几年,有越来越多带有本土气质的英文单词开始出现,他们中的很多就是拼音直译的。
关于拼音直译的争议,最初就是从饺子开始的。看过《功夫熊猫》一定会留意这样一个细节:主人公阿宝爱吃包子,一口塞五个。这里的“包子”在原版电影中是被称为“Dumpling”的……
牛津词典对“Dumpling”的解释是a small ball of DOUGH (= a mixture of flour, fat and water) that is cooked and served with meat dishes,也就是“与肉类菜肴搭配的烹制熟的小面团”。
不仅包子被称为“Dumpling”,有时候馄饨或者云吞也会被称为“Dumpling”。在一些地方,“Dumpling and Noodle”指的是“云吞面”,当然也有直接把饺子当成云吞,和面煮在一起的情况。
所以后来当我们提到饺子时,会直接用“jiaozi”,比用dumplings要更好理解。
之前大家讨论最多的则是loong的争议。因为西方的龙(dragon)大多是邪恶的,与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龙完全不同。媒体在今年也专门做了区分。
说回《黑神话:悟空》的海外版本直译,制作人在说到这一点时,提到没有改悟空的英文名,因为这个词足够好听。这其实就是深植于中国文化的特点。而那些被收录进牛津词典中的中国词汇,也都无一例外的有这个特点,就是独特的文化性。
在很多有关中式英语的分享中,都能看到外国人表示,这些翻译“一旦明白了在中文语境下的意思,这个句子就变得很有趣”。
这实际上也说明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英文仅仅是一种语言,我们学习英语当然可以让交流沟通更顺畅,但同时,我们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风格和习惯。
就像这次玩出花的“天鹅-蛤蟆”梗,一旦外国人了解这句话背后的中国俗语,甚至觉得我们的表达简单明了,更加直接。
而社交媒体,无疑就成为了中式英语发扬光大的舞台。这似乎也变成了另一种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带给外国人一些属于东方的文化震撼,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26 / Aug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