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
TIME
Spotlight Effect
聚光灯效应
小小心理学
< 你认为别人总在看你吗?>
···
LOVE
HEALTH
MIND
<你认为别人总在看你吗?>
有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舞台,而我们自己仿佛站在舞台的正中央,头顶一盏聚光灯。这盏聚光灯就是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
又称焦点效应,指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大,觉得自己出丑的时候会被所有人注意到。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大家也许在当时会注意到,但在事后很快就会忘记。
起源:
1999年,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在期刊上发表“聚光灯效应”的实验,验证了人们总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是所有情境的焦点:
他们要求受试者穿上印有过气歌星头像的T恤,走进已有5人的房间。研究人员先询问穿T恤的受试者,觉得有多少人注意到身上这件有点糗的T恤?再去问另外5人是否注意到T恤上的头像?
结果显示,“穿T恤的学生”觉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注意到他的衣服,但是针对其他5人的调查,却只有1成看清楚T恤上是什么图案。
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由此推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别看我了......
英国心理专家艾玛·库克撰文称,有两种情况最容易遭遇“聚光灯效应”:
第一,在重大聚会之前,一个人会想像很多消极的、令自己尴尬的场景。
第二,把自己的思想蜷缩在内心,而不是真实地观察外在的环境。就好像有一只聚光灯照在你头上,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你。
典型场景:(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公众场合摔倒;
演讲忘词;
被老师点名回答不上问题;
转发错群;
............(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完...完了......
心理成因:
1.自我中心意识 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他人注意的焦点。
2.焦虑和不安 高估了他人对自我的关注度,把自我客体化,过度审视自我外在形象。(谁!谁在骂我?!)
3.透明度错觉 通俗来说,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很多担忧都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表情泄露出去了——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认为别人可以看到我们的反应,感觉到我们的感受。但除了脸涨得通红、手紧张得发抖这种过于明显的征兆之外,没人能分辨出我们其实处于社交失态后的焦虑中。
Don't be anxiety
.Just relax and take it easy
···
克服聚光灯效应的方法:
1. 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焦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中心,而自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群NPC没有我的访问权限!)
2. 通过转移注意力、培养自信心、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默念问题不大问题不大问题不大......)
3.通过反思和自我观察来识别聚光灯效应的存在,并适时调整心态,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有我自己的事要做!)
我是我世界里的主角!
···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
别人很忙,我也很忙,既然都忙,各自安好。
▼
-END-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微信编辑:阳光加油站 宣传部
吴芷融
初审:叶朝阳
复审:曹欣妮
刘晓纯
终审:徐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