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获,研有所得。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有力抓手,一堂好课的背后是集中全组教师智慧的研讨与打磨。10月17日下午,各教研组开展了10月份的教学月研讨活动,各教研组博采众长,继续以“三新”行动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洛阳市培计划跟岗进修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校领导对各教研组的研讨进行了详细指导。
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更是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10月17日下午,语文教研组以“导学型课堂建设”为主题开展大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以“三新”研究为基石,以研促学、以研促教,持续拓宽知识视野、优化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本次活动由高一语文组承办,语文教研组长雷蓓蕾老师主持,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此次活动,付娟副校长参与并指导。
首先,由许明珠老师带来《师说》展示课。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难点,许老师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文言文“文体”“文言”“文学”“文化”四个维度入手,深入浅出地进行文本研读,引领学生认识到文言之美,美在深邃凝练;文思之美,美在逻辑严密;文化之美,美在入世情怀。许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置情境任务,引领学生思辨思考,课堂互动充分到位,带领学生将自身学习与时代使命、国家要求、文化赓续结合起来,赋予《师说》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注重教考衔接,多角度发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依托文本研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曹淑芳老师对此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指出,《师说》是传统经典文言篇目,要上出新意和高度很难,本课设计精巧,环节紧凑,层层推进,上出了大格局、新内涵、新形式,并对许老师提出了四点肯定:一是认真研究新教材、新高考、新课标,并在课堂上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予以落实;二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儒学”在当今时代的传承意义;三是做好充分预设,为学生搭好“支架”,高效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儒家”精神;四是师生互动频繁热烈,共同探察、心灵契合、教学相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组长申彤老师作以《“导学型课堂”新授课的一点思考》为主题的报告,申老师介绍了实验中学“1234”导学型课堂模式,阐释了“五学”一体化导学型课堂的内涵,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和导学型课堂教学的两个抓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申老师立足新高考、新课标、新课堂,就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能力转化与素养提升进行了精彩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广泛的学科活动中提升素养,启迪智慧,拓展人生境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教育教学研究部主任杨策对此课予以了高度肯定,他认为许老师立足语文学科素养,围绕“文思”“文学”“文化”,推动文言学习在课堂上落实落地,并对课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付娟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付校长指出,许老师的授课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曹老师的评课精要凝练、切中肯綮,申老师的报告条纹缕析、思考深入,这是语文备课组的一次精彩呈现,凝聚着全体语文教师的智慧。自2018年学校启动“三新”研究以来,课堂始终是教研的“主角”,因为课堂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最大现场,只有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精耕微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育人方式变革才能真正落实落地。她强调,学校一直致力于“导学型”课堂的建设,努力打破“满堂灌”,把“讲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在互动、启发、探究、合作中获得成长。希望语文组能继续坚持以研促教、众行致远,在“三新”研究上提炼出更多的典型、范例、模型,引领全体老师实现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激活教师角色意识,实现自我成长的最佳路径,语文备课组将在“三新”研究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耕课堂、砥砺研行,让教科研成为改进日常教学、提升专业能力、建构学校品牌的有力抓手,助推学校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盛岁新,征程再起!金秋十月,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10月17日下午,数学教研组以“同研磨 共提升”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本次活动由高二年级数学组的柯希湖老师主持,数学组全体教师、跟岗培训的洛阳市骨干教师与专家教师、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实习教师共同参加,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代江连书记现场指导。
首先由高二年级数学教师余昊伟老师带来《直线与圆章末小结》展示课。余老师以数学游戏导入课堂,吸引全场目光,将知识复习与问题解决穿插安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余老师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充分体现知识的应用性与综合性,有效培养学生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梳理知识设计问题,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组谭德平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谈到“有数无形不直观,有形无数难入微”,这节课充分体现出解析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特色。开篇有新意,活动有层次,一母题三拓展,教学回归高考,层层递进,带领学生全面复习了直线与圆的知识并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跟随,而是主动探索,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与提升。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房艳红老师也做出了精彩点评。她提出了三个字:精,巧,实。她谈到余老师的课堂,开场精彩,选题精准,语言精炼;拓展巧妙,活动巧思,设计有技巧;知识复习详实,应用探索扎实。
最后代江连书记在会上对数学教研组给予指导。代书记深感数学教研组以老带新强大的凝聚力,对数学教研组给予赞许,他谈到本次教研组活动干货满满,有教学有研究,为数学组日常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教无涯,研无止,没有思考就没有教学,数学教研组会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深耕课堂,聚焦学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10月17日下午,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召开了十月研讨活动,继续开展“三新”行动研究。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何潇老师主持,我校的全体英语老师和来自洛阳跟岗学习的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高二备课组长徐晓英老师进行了题为《应用文评讲和提升》的专题报告。徐老师依据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应用文这一题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在报告中,徐老师将理论结合实际,以2024年全国I卷题目为例,给老师们带来了学生的考试习作,邀请参会的老师一起评析讨论。老师们用3-5分钟时间浏览学生作文,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和徐老师进行互动评分。老师们都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的应用文结构合理,能够表达出主要观点,但有效信息太少,缺乏创新性,同时存在语体风格不当的问题。最后徐老师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加强情景教学,分层教学或面批面改。相信通过这些教学调整,学生就能更好地夯实语言基础,提升写作能力。
接着,高三备课组的何申春子老师和薛楚婕老师带来了题为《阅读理解命题技巧》的报告。首先,何申春子老师详细讲解了命题依据和命题操作程序。依课标命题,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命题,依据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水平二命题,突出对学科关键能力的考察;依据实施建议命题,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在命题之前,教师应该做好详实的准备工作,解读课标,解读高考真题,了解高考阅读的语篇出处。分析处理材料,关注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材料,关注能转化为学生身边可感知的材料。
薛楚婕老师则对于选项的设置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选项要具有同质性、高度概括性,选项陈列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对于干扰项的设置,薛楚婕老师也提供了非常多的思路和具体案例,参会老师感觉收获满满。
深耕命题蕴匠心,细研试题绽芳华。我校英语教师以此次题型分析和命题报告为契机,以课标为准绳,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老师们凭借研训好风,借力深入教育核心,巧构试题设计提质赋能,细研试卷题型落实素养,共同成长,同向而行,助推省实验英语教学迈向新台阶。
教育之美,在于钻研和提升。教则研,研则新。新学期,课程中心将带领各教研组继续大力推进“三新”研究行动,夯实前期研究成果,潜心教研促教学,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将新课堂、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实施扎实推进,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同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之美,在于钻研和提升。教则研,研则新。新学期,课程中心将带领各教研组继续大力推进“三新”研究行动,夯实前期研究成果,潜心教研促教学,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将新课堂、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实施扎实推进,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同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供稿:语数外教研组
作者:张梦赟、吴明桂、胡佳琪
编辑:罗民杰
责任编辑:付娟、梅凡、朱婕、雷蓓蕾、郑艳霞、何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