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能:学生“再创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

百科   2024-11-10 06:01   江苏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往往需要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因为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历经了很长时间探索而得的,小学生不可能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创造出来。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恰当的引领,指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重走前人思维的关键步骤,从而发现或创造出那些知识。这样的创造,自然不是真创造,而是弗赖登塔尔所说的“再创造”。

近日,下校随堂听课,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三年级“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课。教师个人素养不错,表达清晰,组织有序,学教方式灵活。但是,在课堂的核心环节——学生“创造”新知时,教师却遇到了尴尬。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教学内容。下图左为上一节课教材例题关键部分,下图右则为本节课的关键部分。

很明显,上一节课是运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教学求“几倍”,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学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学求“几倍数”。两节课的知识点都不难,难的就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的新事物——线段图。

那么,这个新事物,教师是怎么教的呢?且看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跳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跳棋的3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2.理解题意,引导表征:你能不能用画图的方式把题目意思表示出来?

3.展示方法,讲解分析。

学生基本上都采用了画示意图的方法进行表征,教师巡视了好几圈,能找出的作品基本都是如下图的样子。

所以,当展示这样的作品,统计学情后,教师就比较无奈,只能尴尬地说:“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没有了吗?那老师觉得还可以这么画。”

教师现场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并引导学生感受到它的“简单”。

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将这样的圈变成长方形,再进一步“抽象”成线段图。待学生看到线段图的大致样子后,教师再次布置“探究”——每人再试着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最后是再次的展示、讲解、强调细节……

听课时,当我看到教师找不到示意图之外的其他作品时,我在听课笔记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为什么没有?因为学生的能力就是昨天的示意图。

当我看到教师课件演示线段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再次试画时,我在听课本上又写了一句话:学生的“创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

第一句话不用多做解释,第二句话可展开来说一说。

我们知道,对学生而言,线段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相比示意图,抽象度高,规范性强,想要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发明出来,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从教学原理的角度来说,线段图的形成应当通过“再创造”来实现。

“再创造”,来自弗赖登塔尔的经典名言: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这段话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学生要经历“再创造”,二是教师要引导和帮助。

我跟上课教师分享了如上的观点,并且商讨重构了教学的过程。过程主要是三次不同要求、不同目标的画图。

1.初次画图

给出情境,让学生画图→快速展示直观示意图,认可画法,了解学情。

2.二次画图

引导学生感受刚才的画法会带来麻烦(如果每份是18、80,难道也这样画),提出要求:有没有简单一些的画法?

学生再画,再次展示→方法必有改进,如出现画圈、画长方形标注数字等图示,引导学生感受方法的“进步”。

3.再次画图

任务驱动:能不能画得更简单?

如果学生一筹莫展,可适度给点“暗示”:假如把跳棋数量画成一条线段,接下去怎么画呢?自己试一试。

如果二次画图中,有个别学生已有线段图,先不作展示,但可有意“刺激”其他学生:有同学画得更简单!居然用线段来表示!这是怎么画的呢,你们能不能再试试看?

全班学生再画(这是重点步骤)→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看懂意思,体验画法的简洁→教师强调一些细节,如线段前端对齐、每段一样长、标注信息和问题等→学生修改完善自己所画的线段图,切实掌握画法。

以上就是学生“再创造”得出线段图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应该能够想象到这个过程的美妙——学生们都在主动地探究,他们的思维在拾阶而上,他们的创造则是水到渠成。因此,在我与上课教师交流后,她难掩喜悦的心情,由衷地跟我说:“这样教太美妙了,太有意思了!”

这样的效果为何能实现?那是因为教师正视了学生的能力,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巧妙组织了探究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效引领学生进行了“再创造”。

看来,无论何时,教师的有效引领都是教学的关键元素。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