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过度牺牲的妈妈
往往养不出有价值感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茉莉从小到大,一直是亲戚朋友眼中的优等生,成绩优秀,大家都羡慕她的父母能养出如此出色的孩子。可事实上,茉莉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她每天都在煎熬,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她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突如其来的悲剧让全家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悲痛。她的母亲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一直乖巧懂事的女儿会突然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她开始反思,觉得是不是女儿在外面受了委屈,甚至怀疑心理医生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及时帮助女儿疏导情绪。她一直在寻找答案,最终决定通过科技手段读取女儿生前的记忆,想知道真正的原因。
当她看到真相的一刻,才知道女儿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多年前,为了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茉莉的母亲放下了事业,回归了家庭。
她认为,只有孩子成绩好,才算是教育成功的体现。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而自己则期待着全家人能因此感激她的付出。
她经常盯着茉莉的成绩,一旦发现孩子的成绩有所退步,便会失望地责怪她。茉莉考得好时,她也从不夸奖,反而继续打压:“你别太得意,要不是我盯着,你以为你能考第一吗?”
为了保证孩子们保持好成绩,她请了家教,每当看到女儿有抵触情绪时,就愤怒地大喊:“我们省吃俭用给你请老师,你还要当废物吗?”
每次看到孩子们的表现不如自己预期,她总是情绪失控地训斥:“我可是留美硕士,要不是为了生你,我现在也能做教授……”
茉莉的死让她反思这些年来的付出,甚至和丈夫抱怨:“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去做教授,今天的生活会不会更好?本来想着以后靠茉莉,结果你看看,现在一切都变了。”
丈夫却反驳道:“我倒是觉得,你太关注孩子了。”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氛围,便是这种情况:母亲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了所有,内心充满了怨气,却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从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但这种怨气和不满,最终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负担。过高的期望,过重的压力,最终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价值感,甚至让他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02
焦虑失控的教育
往往教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庭教育专家昌青曾提到:“过分关心孩子,会让你充满焦虑。” 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往往会让自己心里充满焦虑,这种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言行、人生观和生活理念,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帆书创始人樊登老师就曾分享过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他在机场看到一位妈妈在教育女儿。妈妈让女儿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女儿说话声音太小,妈妈不耐烦地批评她:“你说话这么小声,谁能听见?”接着,妈妈又批评女儿成绩不理想:“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98分,丢不丢人?”随后,妈妈甚至拍了女儿一巴掌,愤怒地说:“你还要不要脸?”
樊登看到这一幕,实在不忍心,走过去鼓励女儿:“98分已经很高了,你很棒!”然后,他建议妈妈:“别再这样骂孩子了,对她不好。”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成绩的焦虑,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变成了无端的责骂。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拼尽全力,却忽略了焦虑过度的后果。
焦虑失控会让整个家庭充满压抑和紧张,久而久之,教育就会变成一种负担,甚至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樊登还提到,自己认识的很多优秀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母懂得放手。
“放手”不是不关心,而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引导,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那些父母自己的生活也过得精彩,而孩子在这种良性的氛围下变得越来越优秀。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指出,困扰一个人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母亲与孩子的相处同样如此,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的紧张并不是因为某个小事,而是因为情绪化的处理方式,导致了负面结果。
有句话说得好:“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
当母亲情绪稳定并且能正确引导时,孩子也会学会积极面对问题,保持上进心。
母亲适当地停止焦虑,学会放手,不仅能减轻教育压力,还能为彼此留下更多的空间,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教育逐渐放松下来,孩子自然会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03
一个母亲最有远见的投资
富养自己,散养儿女,家庭松弛
青少年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母爱的第一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若母亲把教育顺序做反了,就会让孩子的童年贫瘠,成年生活窒息。”
真正觉醒的妈妈,不再一味地逼迫孩子,更不会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懂得调整教育顺序,先改变自己,提升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最终教育路上自然会收获成果。
你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先试着做一个优秀的妈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看到母亲的榜样,会激发更多的动力去向上攀爬。
与其花大量钱购买资料书,不如先投资自己,做孩子的引路人。与其用过高的期望压垮孩子,不如富养自己,经营一个充满松弛感的家庭。
有远见的妈妈,早已在教育中做好这三件事:
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孩子赋能
遇事不指责,学会多鼓励孩子,少贬低。夫妻间的矛盾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教育不必急于一时,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打理好心情,才能给孩子更多正能量。
二:坚持终身学习,用行动打破焦虑
正如古话所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孩子的学习如此,教育方法也同样。爱阅读的家庭,才能养出知识储备丰富的孩子;而爱读书的孩子,未来的道路也将更加宽广。
三:教会孩子独立,趁早学会放手
不要因害怕孩子受伤而一味为其铺路。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个强大的妈妈,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明灯。
从现在开始,负起该负的责任,教子亦教己,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最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