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或许并不平静。先是贵州省某银行16亿不良被爆出,一个季度净利润全赔光。
后是重庆市某银行涉房不良率自0.2%上升至7.14%,狂飙1937%。现又爆出某全国性股份银行踩雷多例头部房企,涉及数十亿本金全计入不良。
在净息差的持续压缩的背后,似乎中小银行们早已水深火热。
净息差承压,中小银行已惨不忍睹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银行业的平均净息差为1.69%,较2022年末下降了22基点。
已经突破了《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中提出的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经没有下降了的空间了。但在此背景下,不少民营银行、中小银行仍在强撑挂牌利率。
如振兴银行2月1日起已执行其最新存款挂牌利率,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2.85%、3.39%、3.60%;
相较于四大国有行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1.65%、1.95%、2.00%,息差平均值远高于1.15%。
在目前基准利率仅3.45%的情况下,无疑于火中取栗。
但又能怎么办?一边是储户更热衷于国有大行存款,一边是贷款根本放不出去。
若是守住底线,则自己则会迅速让位...
只能想尽一切办法高息揽储,然后高息放款至风险客户,暂时解决流动性困境。
一旦涉房贷款暴雷,整个季度都将白干
即如前不久被爆出的贵州省某银行,16套房产作为抵押担保贷款16亿,结果本息一分无偿付,全部暴雷成为不良。
而对于该银行本身来讲,其一个季度的净利润仅为14.2亿,相当于只要一个涉房项目暴雷,一季度都将白干。
但作为中小银行高层来讲,其也很清楚:
对于抵押物不充分、主体不强的借款人,实则性违约风险极高。
又或者说,在其开始借款那一刻,其就没有打算还款。怎么办,一边是业绩压力,一边是项目准入困境。
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高层即便是咬着牙也要说服自己顶过去再说。
而在近日,另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爆出了大雷,此前借款两大头部房企相继违约。
涉及借款本金合计33.13亿,已计提减值准备17.26亿元。
而据该银行2023年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9.97亿元,相当于2023年前半年净利润全赔光。
国务院明确:加大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去年,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表示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意见很明确:卷不动了,也不能再卷了…
绝不能让海南发展银行破产再发生,同时也暗示了未来改革的两个主要方向:
一是充实中小银行资本金,二是加大不良资产处置。
也因此在前几日,在该全国性银行涉房债权出险的那一刻,该银行立马与某地方国资委取得了联系。
通过公告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转让,最终该地方国资以39.67亿元的价格受让了该银行本息合计56.67亿元的信贷资产。
才挽回了部分损失,但代价却是前半年的全行营业指标全部打水漂,十为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