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科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20000年来人类科学进步的足迹,每册包含200多个条目,精美插图300多幅。从学科发展的源头讲起,选列重要的科学发现,重现科学发现的历程,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详细介绍各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帮助构建全面的数理化知识体系。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凭借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编撰方式以及高质量的呈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特别推出“改变世界的科学”(升级版),对数学、物理、化学分册进行修订,补充2000—2021年期间的创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发明、发现,并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完善、优化。
丛书获得了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7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2018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学史家和科普作家协力原创
主编王元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0年4月生于浙江兰溪,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与陈景润、潘承洞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自1958年起,与华罗庚合作研究数论方法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现称“华—王方法”),成果获1990年陈嘉庚物质科学奖。此外还获得何梁何利奖(1994)、华罗庚数学奖(1999)等重大科技奖励。
王元院士对数学科普倾注了大量心血,1994年出版科普代表作《华罗庚》,此书2002年获得首届“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王元院士非常关心科学发展的历程,是《科学编年史》(席泽宗主编)一书的副主编。
编委会有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化学家胡亚东、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生理学家杨雄里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农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思明,地球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士进,医学史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大庆,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扬等专家。
我相信,作为一部有价值的科学史读物,本丛书将能促进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进而言之,希望青少年读者在领略科学史实之际,更能感受科学发现背后“兼容并包”与“创新”之重要。有了对创新的追求并为之辟出一方沃土,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科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院院长)
这套丛书采用编年体,选列自古至今的重要科学发现,配以诸多历史照片和插图,按事件发生的本来顺序,再现人类文明中“科学”这一重要领域辉煌而曲折的历程,这对青少年是很有价值的。
——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起数学你会想起什么?严肃,枯燥,还有无止境的计算和证明?那么,无理数谋杀案,天才最多麻烦也最多的家族,三次方程的对决······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在《数学的足迹》中,我们将数学的故事娓娓道来。从公元前象形数字的诞生,到价值百万的千年难题,“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数学家们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无理数和“万物皆数”的矛盾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贝克莱主教对微积分合理性的质疑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集合论中出现的3个著名悖论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我们顺着前人留下的足迹,看看一次次面临危机却迸发出更大生命力的数学,了解那些深奥枯燥的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纠葛,争吵不断的伯努利家族,研究国际象棋和赌博胜负问题的冯诺伊曼,还有天才却早逝的伽罗瓦······回头看一看,其实数学也充满了“人情味”。
“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这本以编年体形式呈现、图文并茂的“数学编年史”,介绍了公元前3000年至2020年间数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现,通过众多不凡的科学经历或趣味琐事,拉近了伟大心智与广大读者的距离。图书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书为软壳平装,16开本,内页采用双胶纸,彩色印刷,适读年龄9-18岁。
版式:Xman.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