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把镜头转向自己

文摘   2024-11-08 11:25   广东  



11月8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


作为城市发展的记录者,深圳商报的广大记者,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与深圳的发展同频共振,推出了许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今天,本报推出记者节特别报道“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讲述本报记者心中有梦想、笔下有力量的故事。


01


结缘深中通道 十年余情未了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世上有许多路,也有许多桥,但深中通道仅此一家。我与它的缘分,已长达十年,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变化。


2014年1月21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广州闭幕。我作为会议的采访记者,惊喜地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了54处修改,其中增加了“积极推进深中通道建设”这一内容。正是这句话,让这个闭幕报道登上《深圳商报》的头条,也让我拥有了深度参与深中通道建设的机缘。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坐在参观车上,车轮驶过的地方,无论是深中大桥还是海底隧道,都布满我采访的足迹。


第一次坐船摇摇晃晃去“海上之岛”,了解沉管如何精准对接,我心中的敬畏和期待油然而生,深海之下,重达6.6万吨的超宽、变宽异形管节要在水下22米实现精准对接,一丝一毫都要精准到位,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如何实现?


第一次“潜”入到海下39米处,沉管隧道里光线昏暗。空气浑浊、机器轰鸣,而工人们依然忘我地辛勤作业。这就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它需要承受的水压达到1.7万吨,相当于1万辆私家车同时压在沉管上方,“压力山大”的它如何承受?如何做到滴水不漏?如何做好通风和救援?


第一次站在深中通道的“海上天路”,渺小的自己身处浩瀚的海中,那种心灵上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以76.5米的通航净高创下新的世界纪录的深中大桥跃然海上,距离海面26层楼的高度,绝无仅有,是什么可以让这座大桥“拔海”而起?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还是世界最大跨全离岸海中悬索桥的“灵魂”主缆?


一次次地深入现场,一次次地产生疑问并寻求答案,这些答案,藏在80多岁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技术顾问、深中通道技术专家组岛隧组专家陈绍章的心中,藏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一号员工”宋神友的脑海里,藏在无数90后、00后小工匠们奋斗的身影中……每个人,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用韧劲与坚持,精雕细琢着这个超级工程、创下一个个世界纪录。在海上建“天路”,在海底筑“长城”,用“空中飞人”的技能在悬索桥“猫道”上起舞,用“绣花针”的功夫在大海深处密密接缝……每一处都是他们的舞台,他们的战场,同样也是我的战场,力求将每一次的感动化成笔下的每一句,力图用文字将他们的故事与精神传播开来,作为见证者与记录者,见证城市的建设,记录时代的发展。

02


亲历北京奥运 难忘深圳大运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儿子的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我的珍藏与述说”,要求从家里寻找有纪念价值的物件与大家分享。


于是翻箱倒柜,找出了我的“镇宅之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采访证。“有这个防伪标记才是官方认证”“这个标志意味着我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出入任何赛场”……向儿子炫耀的时候,记忆的潮水扑面而来。


2008年那个火热的夏天,我在现场,见证了菲尔普斯的八金奇迹,见证了博尔特的一骑绝尘,见证了科比领衔的美国男篮“梦之队”……更重要的是,见证了国人扬眉吐气的澎湃激情,见证了鸟巢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北京奥运会不是我采访过的唯一奥运会,却是我最为难忘也最为珍视的一届奥运会。当鸟巢内数万人一起眼含热泪唱响国歌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场”的力量——那是任何文字和镜头都无法传递的热度。


如果说北京奥运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豪迈宣言,那么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成人礼”。


大运会开幕式的侧记,是我记者生涯里最“难产”的一篇稿子,没有之一。在提前准备阶段,负责大运会报道统筹的领导一遍遍地带着我们补充细节、调整角度、增加采访……印象里,这篇稿子被打磨了七八遍。隔着时光回头再看,当时有点郁闷的心情都已烟消云散。历史把笔交到了我们手中,那么,精益求精的努力是给这座城市最真诚的献礼。


犹记得,在深圳大运会上采访是件“危险”的事情,既是记者又是东道主,一不小心就容易丢掉媒体客观的立场。大运会期间,我一遍遍向采访的国外运动员“安利”深圳,见证了他们从刚开始“深圳在哪儿”的疑惑,到临走时依依不舍地高喊“我爱深圳”。那些留在城市记忆中的灿烂笑脸,不思量,自难忘。


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深圳大运会的UU,现在依然在我的书架上并排端坐。每每目光所及,都会泛起会心的微笑。


从北京奥运会到深圳大运会,在我十几年的体育记者生涯里,这是两笔无可替代的浓墨重彩。于自己,是业务能力被“需求端”倒逼的急速提升;于城于国,是发展历程中值得被载入历史的关键节点。经大事、担大任,方能迈大步、成大器,人如此,城市与国家亦如是。


所以我想,记者的职责,就是“记着”。记着吾国吾城的高光时刻,记着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也记着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寻常时刻。


积水成潭,串珠成链,我们“记着”的,终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03


伴随宝安腾飞 开拓湾区视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还有1个月,我到宝安记者站就要满6年了。回首往事,恍若昨日。2018年12月,我从北京南下,来到宝安追梦。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萌新”,对眼前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充满好奇和期待。


6年光阴,弹指一挥。这些年,我非常幸运地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深中通道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宝安,这个我一直扎根的地方,被层层“圈中”。


在驻站期间,我用自己的眼力、笔力、脚力和脑力,记录下了宝安蜕变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用文字、图片、视频书写了一个个“世界的前海,腾飞的宝安”的故事。


犹记得2021年4月18日那天,湾区网红新地标“湾区之光”摩天轮正式开业。我作为第一批乘客,受邀登上摩天轮,从128米高空俯瞰湾区美景,我内心十分震撼。透过全景视窗,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及两侧的多家企业总部、前海石公园、前海片区摩天大楼建筑群等组成的都市全景图及美丽海湾等尽收眼底。


除了越来越靓丽的城区面貌,我的笔下也记录着宝安的产业结构的悄然变化。从“制造之城”到“服务+制造双翼齐飞”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在湾区芯城开工、深中通道开通、星通大厦落成、专精特新总部基地启用、万丰海岸城开业、全国首家华强广场开张等重要时刻,都有我的身影。


宝安是深圳经济大区、人口大区,也是新闻富矿。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宝安在科技、产业、服务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令我不断思考,在融媒体时代,我们传统纸媒何以“破圈”、何以“出圈”?


2023年,我们宝安记者站统筹了“宝安双百”的全年宣传,成功将宝安的企业故事、企业服务故事推向更广阔的传播平台。2024年,深圳商报又联合宝安区委宣传部推出了《新质生产力 链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联动京沪深三地的专家智库,组成采访调研团,走进大湾区重点工程和城市群,在湾区视野下解码新质生产力,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宣传精品。


结合财经媒体特色,与专家智库联动,推动新闻做专、做深、做厚,是我们宝安记者站今年的一个创新打法。今年年初,位于宝安福永的深圳国际物流村很火。为了深度解码这一现象,我们联合智库专家,一同走进国际物流村,探访不同类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路径。在这里,我们走访了城中村里前店后仓库的夫妻档,也采访了年营收超百亿的现代化物流集团。随后,我们连续推出“深圳国际物流村调研系列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宝安的腾飞还在继续,我的成长也在继续。

04


跟着比亚迪一起成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


每一年的记者节,都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2024年是我在报社度过的第12个记者节,也是我在坪山驻扎的第12个年头。这12年里,有付出、有收获、有汗水、有感动……更多的是我内心对这份职业一直保有的骄傲感和自豪感。


2013年,刚进报社的我被分配到坪山记者站,当时坪山还只是新区。我见证了坪山从新区到行政区的跨越,也在这里完成了我新闻路上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融入坪山,我把家安在了坪山,厦深铁路坪山站开通运营、坪山行政区揭牌、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坪山的大街小巷,遍布了我的足迹。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深圳商报与时俱进,开办了读创客户端,打造权威财经新媒体,除了采写时政、民生新闻,财经科技新闻也成为我的新关注点。


1995年成立、从做电池起家、后辗转到造车赛道、全球总部位于坪山的企业——比亚迪,成为我采访名单里的“头号对象”。比亚迪的故事,是关于梦想与创新的故事,我有幸见证和记录了这些历史性的瞬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举行,我前往比亚迪总部采访,见证了比亚迪成为中国首家完成1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下线的车企。


2023年8月9日20时,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举行。21时41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在读创平台推出了消息《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该里程碑车企》,让读者置身于新闻现场,仿佛“看到”王传福回顾比亚迪20年新能源汽车之路数度哽咽,“听到”王传福铿锵有力地宣布:“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代,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代。”


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比亚迪用了13年;第100万辆到第200万辆,用时1年;第300万辆到第500万辆,比亚迪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第800万辆到第900万辆,比亚迪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奇迹”。


比亚迪的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示,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坚定地要做一名新闻路上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连接公众与时代的桥梁,通过我们的笔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感受“中国速度”与“中国品牌”带来的震撼。

05


让新闻“沾泥土”“冒热气”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当先行一步的“特区”邂逅新时代设立的“新区”,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4月2日,根据报社安排,我第一时间赶赴雄安,是首家抵达新区的深圳媒体。没有对接部门、没有发布会、没有联系人。如何在一个巨大而陌生的采访对象面前,迅速找到切入口,挖掘新闻富矿?“脚力”和“眼力”成了最有效的工具。


3天时间内,我走遍雄县、容城、安新3县,走访容城的市民活动广场、雄县的五金商城等地,与卖驴肉火烧的街头摊贩、售楼部前徘徊的买房者等进行交流,从最有烟火气的街头巷尾寻找新闻火花。


为了让新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我采访了安新县出租车行业协会负责人、从北京赶来雄安开展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安新县投资建厂的穗宝家具厂老板、容城奥威路上的中天服饰纺织公司、白洋淀附近的养殖户、安新县大张庄村的鸭绒加工厂……4月4日至4月8日,以每天一个整版的形式推出系列报道,记录新区潮涌的“面子”和“里子”。与此同时,及时利用读创客户端,在新媒体渠道发布了20余组专题报道。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从深圳到雄安,在探寻“特区”邂逅“新区”背后的改革初心过程中,我有幸成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回望记者生涯,我记录了珠三角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过西藏雪域高原的艰辛。记录深圳科技的自立自强,在日复一日的新闻工作中,始终牢记三个关键词:


较真——刚参加工作时,领导让我做了一个月的校对工作,他的宏观视野、“策划”新闻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教了我。“策划”新闻,是基于新闻真实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提炼新闻更深层的涵义,充分延伸新闻事件的最大传播效应,隐含着新闻专业精神的追求。


行走的力量——真正的好新闻一定是“走”出来的。无论是用脚步丈量现场,亲身到采访对象那里走一走,还是走进受访人的心路历程,一定能沿路收获办公室里看不到的鲜花和风景。


长期主义——日复一日地本报讯、周策划、交稿,焦虑是必然的。我生性愚钝,只不过更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累,吃得下苦,这是长期主义的好处,也是记者“在路上”的重要修养。

06


直播深港高铁“一线牵”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硬联通”的发展历程中,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正式通车是一个里程碑式节点。2018年9月23日,我与同事张亦萌以视频直播的形式,用新媒体手段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2018年9月23日上午6时44分,深圳北站前往香港西九龙站的G5711次高铁列车正点发车,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投入运营。当天,我与同事从深圳北站出发,登上“动感号”,先“乘”为快。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时间由100分钟缩短至47分钟,深圳北站出发仅需24分钟。坐上开往香港西九龙的高铁,稳、快、时尚是我们的第一印象。“动感号”采用了大量红色和橙色的涂装,“身材”显得更加流畅,也充满活力;车厢座椅设计时尚,色彩明快,地板还有波浪纹设计。在采访中,香港市民纷纷赞“好靓”!值得一提的是,车厢内网络信号通畅,这也让我们的直播工作顺利进行。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只有短短的26公里,但它让香港迈入了“高铁时代”。这不仅是一条交通路线,更是一条“心联通”的桥梁。


广深港高铁是大湾区交通网络和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粤港合作和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6年间,沿线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更加频繁,随着人流的增加,沿线城市的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07


见证深圳人喝上西江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


今年初,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实现了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


这项工程的建成,对深圳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6月1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开始向沿线受水地区供应西江水,西江水进入深圳公明水库,深圳供水格局被彻底改变。


我十分有幸参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报道工作,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节点,奔赴一线,深入采访,发布多条新闻稿件,推出新闻视频报道。


喝上西江水,更要知节水。在做好西江水相关新闻动态报道的同时,我还将采访报道工作延伸到科普深圳水情、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节水的重要性等方面。


深圳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大,但人口密度大,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21立方米,且本地水源匮乏,深圳80%以上的水资源来自于市外引水。


为了让更多市民意识到深圳是一个缺水城市,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我们与相关部门携手,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线上线下活动,希望通过节水宣传,让每个市民都行动起来。


这次全面的采访报道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还传递了信息,激发了公众对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视。通过这次报道,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角色远不止于信息的传播者,我们肩负着更深层次的社会责任。

08


市场风云变幻 做好见证记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邱清月


工作日上午9:15,A股集合竞价开始。10分钟后,当日个股的开盘价基本确定。9:30!A股交易的大幕拉开,屏幕上的数字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红色和绿色数字不停交织闪烁,仿佛是战场上的信号灯。投资者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复杂的数字上,试图在K线的细微波动中捕捉到最佳的交易时机。


同样需要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还有财经记者,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资本市场发展和变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很幸运一同参与了深圳商报“股市报道特辑”这个爆款产品的创作,记录下今年国庆节前后A股和港股市场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


由于国庆前夕国家有关部门推出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等一系列超出预期的金融新政,带动市场预期的明显变化和投资情绪的快速复苏。大规模增量资金涌入股市,90后、00后“跑步进场”。


为抢抓流量窗口、传递专业观点,立足“财经新媒体”定位,深圳商报开始连续推出“股市报道特辑”,连续报道股市热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相应创新,例如改换橙红色的栏头设计增强版面可读性;通过名家专访和头版评论文章夯实内容专业性。金融证券部小伙伴分工明确,我们在短时间内独家采访了多位证券学界顶流专家、投资名人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负责人,推出《最新政策》《名家连线》《上市公司连线》《券商连线》《私募连线》《公募连线》《银行连线》《险企连线》《资金动向》《ETF动态》《企业行动》《投资参考》等专栏,打出全方位报道“组合拳”。同时,得益于报社新媒体团队的加入,海报、长图、短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二次传播百花齐放,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关注度,单篇短视频播放量也突破百万。专业的观点和扎实的报道引来众多投资者和资本大拿分享、转载,在国内众多主流媒体中迅速“出圈”。


由于有较高的认知门槛,财经新闻没有像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受到猛烈冲击,但这不意味着财经类报道没有转型升级的必要,越是声音嘈杂,越需要主流财经媒体的权威发声。这也对当下的财经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摒弃快餐式的阅读体验,遵循严格的事实核查和采编流程,在乱云飞渡中坚守主流价值观,在守正创新中勇担文化使命,做时代风云的见证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09


发挥笔尖力量 讲好深汕故事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深汕记者 刘淑芳


一支笔,就是历史的注脚;一个镜头,就是时代的追光。


有人赞许,称我们为“无冕之王”,也有人调侃,喊我们“新闻民工”。我们乐此不疲,手握纸笔、肩扛相机,坚定走过一年又一年。我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新闻前线迎来了自己的第七个记者节,与时代相遇,与理想相守,与深汕相随,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


见证时代变迁,关心人情冷暖。今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将迎来揭牌6周年的日子。滩涂变良港、阡陌变大道、平地起高楼……这6年来,深汕大地日新月异,深汕人民砥砺奋发,我看在眼里、记在笔下。作为最早常驻深汕的记者,我用脚步丈量着深汕的热土,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走到群众身边,从永远真情流露的基层一线,描摹永远真实可感的悠悠岁月,探寻深圳改革再出发的路径。


自扎根深汕7年以来,我紧跟时事、紧贴民生,书写下“深圳向东,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日记,记录着深汕产业新城不断实现“产城人”融合契合的发展故事,见证着深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每一个成果背后的艰辛不易。同时,也将一个个深汕故事诉诸笔尖案头,为更多人熟知、让更多人感动。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仿佛永远充满着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深汕,作为深圳最年轻的区域,承袭深圳基因、理念、精神,给予年轻人更大的空间和舞台。7年前,作为一名刚毕业的“菜鸟”记者,我就开始承担起深汕核心宣传任务,并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出台、土地整备攻坚战、“一主三辅”产业系列报道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挑大梁,让我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老记”。


“把理想写在大地上,将实干融入合作中”这句话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扎根深汕,将造城的梦想植根心里,转化为现代化新城建设的不竭动力。而我也在记录并见证这座新城崛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名参与者,感受新城发展与腾飞的脉搏,感受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并用笔尖的力量提升深汕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你错过40年前的深圳,请不要错过现在的深汕”如今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相信这片热土将建设为具有深圳标准、体现深汕特色的“田园都市”,既有高楼大厦,也有农家小院;既有宽敞马路,也有乡间小道;既有清雅书卷气,也有人间烟火气,打造承载城市人心中“诗与远方”的理想目的地。

10


跟随轨道发展 描绘美好生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洁


说起采访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当属我2021年首次前往深铁置业在建TOD项目的经历。“去了你就会明白什么是TOD。”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跟随深铁置业工作人员走进深铁璟城工地现场,爬上深圳地铁11号线碧头站的上盖。乍一看,这就是个建筑工地,同样有着忙碌的工人和轰鸣的机器声。不同的是,这里未来呈现出的将是一片新的生活社区。从那时起,有关TOD的采访便成为我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与站城一体化开发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高于地平线的平台上,项目负责人向我一一介绍这里将出现的住宅、学校、社区公园等规划,令人震撼而又兴奋。在地铁上方建住宅和商业,既是建筑业的奇迹,也是一座城市的奇迹。TOD,以一种独特的美,引发我的无限憧憬。原来它可以如此立体高效地改变着深圳这座城市,改变着深圳人的生活。


实际上,深铁置业TOD项目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单靠实地采访就能出色地完成。如项目工作人员所言,我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对TOD概念的理解。这背后的知识与逻辑对我来说十分陌生,包括“轨道+物业”、站城一体化开发、“轨道+”生态圈、立体城市等等,我必须先读懂吃透相关的专业信息,才有可能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驾轻就熟地做好TOD项目报道。


我遇到的第二道难题,是如何通过对轨道规划、TOD项目建设的报道,向市民讲述TOD为城市发展、为居民生活不断带来的巨变,正如我最初站在地铁上盖平台时感受到的那种震撼。每一次的采访,我都希望市民也能通过我的文字感同身受,对未来美好的城市轨道生活充满无限憧憬。


4年间,我已记不清多少次前往深铁置业的TOD项目施工现场,或戴着安全帽爬上爬下,或与项目经理、设计师一起看图纸研究规划。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在采访第一线,用更平实、更立体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4年间,我高质量地完成了超50篇TOD项目报道。报道中,我的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深圳、为深圳人,用心用情描绘着城市轨道上的美好未来。


4年间,我对TOD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我对自己新闻职业的探索,轨道城市与我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共振。它不可能是我工作的全部,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闪光点。它见证着深圳TOD城市综合体从无到有,也间接让我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来源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编辑 吴怡漪 责编 朱峰 校审 谭录岗

监制 于雪



等你来pick→

凌晨重磅!美联储再次降息

记者节,这份成绩单“暴露”了记者们的秘密......

已下架!董宇辉道歉

实控人涉及刑事犯罪?创兴资源回应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x26amp;读创客户端系深圳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权威财经媒体,聚焦财经热点,链接资本市场,发力公司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