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年代剧我看的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的年代剧是中国电视剧行业里的顶流类型。不论是《大江大河》还是《山海情》,上半年的《南来北往》,当年的《金婚》,它能引起广大40岁以上观众人群的共鸣,让他们追忆往昔岁月,也让年轻一代了解当年的人情世故和社会复杂。
芒果台的《小巷人家》从70年代末开始讲,目前放了12集,按照40集的篇幅估计得讲到2000年之后。一部时间跨度到达到近30年的故事,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充斥其中。
70年代末的恢复高考、改革开放,80年代的学运、知情回城、国营大厂逐渐陷入的经营困境,90年代的国企关停并转、下岗潮,00年代的经济崛起,每个时代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为时代中的每个人带来阵痛的一面。
在这过程中,往大了说是一国的国运起降,可聚焦在一个家庭,那就真可能是一朝风生水起,一朝家破人亡。《小巷人家》的故事聚焦在苏州这个如今“江苏十三太保”经济体量第一的城市,可在当年,一座三千年的老城透露出的是一股子逼仄的暮气沉沉。
“苏州市第二纺织厂”里的两个家庭,因为各自的原因和手段分到了一墙之隔的两个小院。有自己的房子,虽然产权属于单位,但总好过住在拥挤的宿舍、逼仄的筒子楼,更别提他们俩家的孩子都开始慢慢长大。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就在两个女人的“革命友谊”中建立下来,连带着两家的孩子也就成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邻里和睦,儿女双全,本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向往的生活,可就像如今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小家庭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于大家庭中的偏心和世故。
郭晓东饰演的庄超英来自苏州乡下,作为家里的老大,自诩为一个读书人却对父亲强加给他的那些“责任”、那些重担逆来顺受。学历不高的他在厂办中学里做老师,赚的那点死工资成了他妈给弟弟结婚用的老婆本,一个家四口人只能靠闫妮饰演的黄玲那点钱艰难度日。
可在他父亲的眼里,儿媳妇忙活了一下午准备寿宴,不让上桌吃饭,黄玲只能带着女儿在厨房里吃饭。儿子要考大学了,他妈又要将当年被他们顶掉弟弟名额送去插队落户的姐姐的儿子塞进他们家,却丝毫不提当年自己女儿对这个家做出的牺牲。
这种原生家庭重男轻女,重视老幺的现实恐怕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看过前十二集的观众无不愤怒于庄超英的软弱、无能、不但自己吃亏还要让全家跟着一起吃亏的迂腐,感叹庄家父母的偏心、恶毒、封建思想。更心疼黄玲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为了支撑一个家付出的各种艰辛。
对比那些抖音里只知道不断反转,抽所有反派耳光的无脑短剧,这种结构严密,逻辑缜密,有时代特征,能看到不同年代里时代特性和与之相符的人情世故。
像蒋欣饰演的宋莹,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对黄玲姨家是真的好得不得了,但对着那些坏心思的人可真的是像机关枪一样突死你。李光洁饰演的林武峰,娶到一个这么厉害的媳妇绝对是补足了他性格上的短板,作为整个小巷里唯一的大学生、工程师,他身上有着苏州男人特有的那种温柔的狠劲儿。这样的夫妻组合,真的是天作之合,也无怪到目前为止他们是剧中最幸福的一对。
这样的人物是真正有血有肉,形象鲜活的,而不是那种戴着个面具,脸谱化严重的扑克脸。短剧这种东西,的确只适合消磨碎片时间,用一个个几分钟里挑动情绪的剧情,用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用那种霸总装做普通人最后“不装了,摊牌了”的简单结构来诱导打工人们付费观看。
更喜欢看书的可以看看原著
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遇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牺牲了巨大的市场,也引来来巨量的资金和技术,这才让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工业化道路,甚至让我们在某些领域超越了他们。
我们不用再像《小巷人家》里的这些角色那样一家几口人挤在不大的房子里,不用担心刮风暴雨的日子里可能面临停电漏雨淹水,不用每天用点水还要去公用的水房挑水,我们的生活会不会越来越好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不用再回到那样的日子。这就是发展带来的力量,也是所有年代剧传递给我们的最核心的内容。
良币不该被劣币驱逐,如果好的作品仅仅因为没有抖音上那些短剧的收入多而逐渐被这个资本忘却,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才是最让人悲哀的一件事。
推荐指数:🌟🌟🌟🌟
上一篇:看了侯明昊的新剧《大梦归离》,我不禁疑惑了:现在的古偶剧就是在拍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