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跳舞”
“跳舞没意思,我可以改学架子鼓么?”
“突然觉得当一位主持人也不错,我想试试!”
…………
如果孩子做事情都三分钟热度,你会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想放弃坚持了很长时间的事情,你会要求他们继续吗?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推倒重来”都难以接受。因为那意味着被浪费的昨天和仍旧未知的明天。
但是
一位法国青年人的经历却给出了别样的回答:
他高考成绩挺好的,随着大流考取了不错的综合性大学,学习经济。
但就在本科第二年,他意识到经济学并非自己的人生目标所在,决定转投更感兴趣应用汉语专业重新开始学习。
后来,他的双重学习经历帮助他得到了一份外派到中国工作,亲身体验了向往已久的文化。
也许他的人生目标还会改变,最终目的地也并不是中国,但至少,他已经在前进的路上了。
人生中有时候走弯路也是在进步。
试错是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常用的方法,即根据已有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
面对漫漫人生,在还没有发现可套用的明显规则前,试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触碰和感受未知,获取反馈,掌握规律。
不要过分看重成长道路的“正确性”
家长和孩子都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尤其对于孩子,他们很容易极为在意结果,在面对选择时畏畏缩缩,害怕失败。
孩子的成长不是多米诺骨牌,一张牌倒掉,后续的牌就都倒掉了。复旦大学研究家庭发展的副教授沈奕斐指出,“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螺旋性的,要自己犯过错,才会知道前进。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吃了苦头,才会想着去改变,而这就是成长。”
所以,面对孩子的“试错”,请再耐心一点。
“试错”是天性,害怕失败也是天性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试错”是天性,害怕失败也是天性,因此 家长需用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比如故事,说明这件事情。
就有这么一只小狼,名叫沃夫,他总有奇思妙想并且勇于尝试新事物。
他的“试错”故事也许能给孩子们一些启发。
在一个美丽的夏日早晨,他受到猫头鹰的启发,发现自己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于是他开始了勇敢的尝试……
不过小狼没有气馁!他一直保持乐观,但也认真听从朋友们的建议,又做了很多尝试,最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
沃夫的故事可以鼓励孩子:
不喜欢没关系,选错了没关系,
哪怕摔倒了、失败了,都没关系。
排除了曲折,“正确”就容易显现了。
帮助孩子提高试错的效率
保持鼓励的态度,不要随意给孩子的尝试的行为贴标签,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尊严,为他创造宽松的“试错”环境,这样也能提高孩子在探索各种可能性时注意力,减少“出错”几率。
不要对孩子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
“整天不务正业。”
建议对孩子说
“如果你想清楚了,那就去做吧!”
其实家长担心孩子走“弯路”,是担心孩子的“试错”成本过高。在“试错”中投入的时间、情感都是难以收回的,另外迷茫、挫败感对孩子的伤害也很大。
不要对孩子说
“运动好也没什么用,你将来要赢得的竞争是学习。”
“都说了全国比赛很难,你偏偏还要浪费时间,你看现在也没拿到奖吧。”
建议对孩子说
“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你喜欢运动很好,但你也要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坚持热爱?会不会影响其他的事情,比如学习?如果有影响,你打算怎么办?”
“比赛失败难过可以,但不要气馁哦。想一想,这次有什么收获?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在准备过程中有没有浪费时间呢?”
真正能发挥作用的“老人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孩子评估自己的行为,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