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嘉宾也塌房?

教育   2024-12-09 00:06   广东  

关注我,摆脱泥泞的力量

你好,我是昱子。

再见爱人热度不断。

节目的嘉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也趁热打铁推广她的家庭教育课程,购买课程的家长可以与教授连线十分钟。

但在最近一次连线中,沈奕斐却失去了风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职场妈妈,爸爸长期不在家,家里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被诊断为ADD,注意力涣散综合症,专注力不够,学习拖延、自制力也有限。

小女儿比较自觉,但最近小女儿脾气大,向妈妈反馈说在学校压力大。

面对小女儿的暴躁,妈妈想寻求沈奕斐的帮助。

随后,沈奕斐对这位妈妈表示:

你把两个孩子都养出了问题。

她对妈妈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指责。

在连线中,沈奕斐老师表现得十分强势,不停地否定对方,“不不不”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她说的是否在理呢?

我们来看这位妈妈的问题。

妈妈说,由于大女儿的专注力问题,她每天晚上都要陪着大女儿,甚至就连吃饭、睡觉这种事,都要监督大女儿完成,否则大女儿会拖延到十二点才上床。

这个孩子目前六年级,正是小升初的阶段。

对此,沈奕斐表示不解,“都六年级了,应该是事少的时候,怎么你就非得有这么多事呢”。

她举出了自家的例子,说自己的孩子三四年级后就不需要她再管了,她还觉得自己无事可做、略有失落。

妈妈接着解释,小女儿是可以自我管理的,但大女儿不行,一方面做作业很啰嗦,半小时的作业要拖延两小时做完,另一方面,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行,需要外力监督。

对此,沈奕斐很不耐烦地打断:

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吃饭、睡觉是没问题的,如果睡觉都有问题,那就是脑子有病了。

这迫使妈妈想进一步解释,说孩子就是从小学习状况不佳,已经被确诊为注意力重度障碍。
但沈奕斐气愤地指责起了注意力问题的“过度医疗化”,认为孩子之所以这么早被确诊问题,是证明妈妈太焦虑了。
随后催促妈妈,连线时间快到了。
最后,沈奕斐还不忘对妈妈一顿输出,指责这个妈妈不懂倾听,规则太多,导致她家孩子出问题。
甚至,连这则连线视频的标题都被定为:
“注意力分散孩子,家庭内部极为内耗”
看完这个连线,哭笑不得!
沈奕斐指责妈妈不懂倾听,但她自己却连妈妈基本的陈述都没听清。
妈妈讲的是:
孩子做作业啰嗦,半小时作业,要两个小时才能写完。
但到了沈奕斐这里,就变成了“非得半小时写完”了😂
面对沈老师的态度,不知这位妈妈如何作想呢?
沈老师是社会学方向的研究者,近几年在网络尤其活跃。
但活跃水平并不能与专业能力划上等号。
我早期也阅读过沈奕斐的书籍,她的书籍中分享的多为个人养育经验,更多可以定义为一个母亲的育儿分享,谈不上多少学术性。
而她的连线,与《再见爱人》的争议嘉宾麦琳同样,都呈现出满满的自我中心感。
似乎理所应当,她认为的,就应该是对方认为的。
可惜,她并不了解、也没有多少意愿了解对方家庭的实际情况。
像这位妈妈所说的“拖延”问题。
在沈奕斐看来,是由妈妈规则太多导致的。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规则太多并不是拖延的原因,而是拖延的结果呢?
有些注意力分散的小孩,不要说做作业拖延,就连洗脸、刷牙这种小事,都会拖延上很长时间,大人很难明白:
怎么这么点儿小事,都能花上这么久的时间呢?
实际上,之所以这么耗时,是因为这些孩子大脑执行功能的滞后
执行功能就像车辆的“油门”,踩一脚,车才能动。
但对于多动、不专注的孩子,这个“油门”没装好,踩一脚、两脚、好多脚,他的车辆可能都不怎么能驱动。
大人不得已,只能充当这类孩子的“火车头”。
你动,他才会被拉着动。
你跑,他就能被你推着跑。
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变成了“联动机制”。
规则也是如此。
由于小孩主动性不强,大人就制定出各种各样的规则,期望能通过外设的规则,“逼迫”孩子自主驱动。
当然,对于这些慢发育的娃来讲,规则的效应通常没有明显。
但如果没有规则,他们是不是更加漫无边际了呢?
这大概率就是这位妈妈家“规矩多”的原因。
它们是妈妈“火车头”拉动孩子跑的结果,而不是孩子不自驱的原因。
“孩子有问题,都是妈妈的错。”
太多的专家,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都会习惯性地这么认为。
在沈老师的另一则连线中,她对另一位妈妈说:
“爸爸的功能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她举例了一个海员家庭,爸爸常年在外,但孩子成长得很好。
这点,让人啼笑皆非。
为什么一个爸爸常年缺位的家庭、孩子成长得好,就可以衍生出“爸爸的功能完全可以替代”这样的结论,但一个妈妈常年在位、孩子成长得不够“完美”,就可以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妈妈的错呢?
我想,这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厌女情结”吧!
哪怕是同为女性的“教育专家”,也会忍不住鞭笞其他不够“完美”的母亲。
前段时间,育儿界的两位大V——小土大橙子和李雪,就掀起了一轮骂战。
小土是睡眠专家。
李雪则是“爱与自由”理念的秉性者。
骂战的起因,是小土在自媒体上分享了自家孩子ADHD(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综合症)的体现和学业情况,李雪、尹建莉等教育专家看到后,便抨击小土身为“教育达人”,孩子竟然被教育出了“多动症”。
双方你来我往,较量了好几轮。
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觉得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但我觉得,对于小土而言,一个母亲可以坦白地去分享自己孩子遭遇的挑战和努力解决的过程,非常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多少所谓“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不就是因为幸运地在生孩子时抽中了一张“基因彩票”,或者在某个阶段正好赶上了时代的浪潮吗?
尹建莉的独女考上了北大,她就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代言人。
李雪呢,连孩子都没有。
尹建莉和李雪当然有所长,但以此否认她人真实经验的分享,是不是该问一句:
凭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养育,就是一场人生的大冒险。
如果你抽中的地图是一马平川,很好、很幸运。
但如果别人抽中的地图是崎岖蜿蜒,那请不要嘲弄别人不努力。
专家的傲慢,除了在伤口上撒盐,我看不出有多少用处。
否认,打压,评判,是对一个母亲的轻蔑与不尊重。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先天基因的作用,也有后天养育的作用。
但后天养育,不仅仅是母亲一个人的事。
还依靠父亲、亲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偶发状况。
养育是一种综合的、叠加了必然与偶然的多因素结果,而非充分条件的必然推演。
它不是否定了一个心力交瘁的母亲,就可以换来一个活泼快乐的孩子。
相反,好的养育,需要一个快乐的母亲。
她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到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她从接纳自己做过的错事,到接纳孩子做过的错事。
她能觉醒于自己的被捆绑,才能开始为自己松绑、为孩子松绑。
她会跌倒、会犯错、会不完美……
可那又怎样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错误与瑕疵乃是人性之常态。
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养育其他普通人。
她在摸着石头过河。
孩子们不也是跌跌撞撞在成长。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生养孩子,是这个少子老龄化时代,最大的功德。
不要对妈妈苛刻。
不要苛求完美的妈妈养育完美的孩子。
因为,许多妈妈,已经很努力了。
人们只看见孩子或好或坏的A面。
却看不到母亲隐性付出的B面。
人们指责“都是妈妈的错”。
却不指责妈妈背负得是否过多也过重。
无奈,也只能耸肩。
不妨告诉自己:
如果别人跟你说,都是你的错。
你就笑笑,当放屁。
有些问题,要在眼前解决,比如安全,比如爱。
“爱与被爱,是人生最初也是最终的发展任务”。
但有些问题,留在以后给答案,比如多动和分散。
用时间去换空间,去耐心去换释然。
不要害怕你家孩子比别人落后。
落后就落后嘛。
大不了就是需要妈妈的时间更久一些
需要“火车头”带动的路程更长一些。
每个人各有花期,有些人快点,有些人就是慢点。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我们不必指望每朵花开都灿烂,但可以尽力去保证:
用爱与耐心,浇灌过这朵花。
累了困了,请记得,你并不孤单。
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育儿路上,有无数的母亲与你同行。
经历了欢笑与泪水,也感受了困惑与了然。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养育独一无二的孩子。
也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母亲。

作者/号主:你好,我是昱子,曾是一位新闻主播,如今在新媒体浪潮中挣扎求存,曾是一个高考状元,如今为娃的学习苦恼不堪,曾一线采访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G20峰会,如今却在锅碗瓢盆中奏响平常日子的交响乐……生活就是如此变化不断,学着去接受、去辨析、去成长,与我一起,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总有一天,会找到更好的自己!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孩妈妈进化论,一个温暖、有趣、有用的成长伙伴💓



关注我,你可以得到:


  1. 努力却不焦虑的育儿方法❤️

  2. 跌跌撞撞却勇敢前进的生活态度👊

  3. 摆脱琐碎细节,实现妈妈的进化➡️

  4. 精选商品,花得更少、得到更多🎁




孩子的成长史 | 妈妈的进化论


二孩妈妈进化论
这个世界太难,你我抱团进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