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房间挂了一幅日本女子的裸体画,妻子俞氏每次看到这幅画都异常反感,当她得知画中人是谁后,当场晕了过去。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崇尚佛教的富贵家庭,他从小便会背诵《大悲咒》,《往生咒》等佛经,对佛教比较感兴趣。
1897年,才华横溢又风度翩翩的李叔同,听从母亲的话,娶俞氏为妻,但李叔同并不喜欢俞氏,对她很冷淡。
戊戌政变失败后,他被人指证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同党,虽然没有受到严重的实质性迫害,但他还是选择听从母亲的话,从天津搬到上海居住。
1901 年,李叔同前往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成为蔡元培先生的学生,而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1905年,李叔同前往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
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学习音乐绘画的知识分子。
在东京学习期间,他和曾延年创立了第一个现代中国话剧团体“春柳社”,之后,春柳社首次公演《茶花女遗事》,李叔同饰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大获好评。
1910年3月,李叔同从日本回国,先后在多个学校中教音乐和美术等课程。
1911年,李叔同拿着一幅画兴高采烈地归来,他的妻子俞氏看到后,便问李叔同:“这是什么画,竟让你如此高兴?”
李叔同没有瞒着,他直接在俞氏的面前把画打开,看到画的那一刻,俞氏整个人都惊住了,只见画中是一位日本女子,姿态优雅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柔和而含蓄。
俞氏一直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在她封建保守的思想里,这幅画是伤风败俗的,但现在拿着这幅画的人,是自己的丈夫,她只能把心里的反感和不安生生忍下。
然而,俞氏没想到的是,李叔同不但把这幅画留了下来,还堂而皇之地把它挂在房间里,导致俞氏每次看到都如芒在背。
俞氏一直想问李叔同,这幅画作中的是谁?为何他要公然地把一个日本女子挂在房中?但她不敢问,李叔同对她的态度本就冷淡,她知道自己问了,对方也不一定会说。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撞到李叔同和朋友在聊天,才从他们的嘴里知道,画中的女子名叫福基,是李叔同在日本时的房东女儿,而李叔同和福基早就已经在一起了。
这个真相,无异于在俞氏平静的心里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俞氏如遭雷击,当场昏厥过去。
俞氏想给自己的婚姻一个交代,她趁李叔同不在家,进他的房间里翻找,没想到,真的在他的抽屉里找到了一抽屉的信件,全是李叔同与福基的来往书信。
她一封封地拆开来看,看着两人在信件中毫不掩饰的示爱和情话,俞氏心如死灰。
原来,李叔同对自己态度那么差,并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原来,他是可以说那么多好话的.......
俞氏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时,李叔同从门外进来,看到俞氏和那一堆已经被拆开的信件,瞬间明白了什么,他如释重负,对着俞氏说:“对不起!”
俞氏的情绪经过刚才的发泄之后,现在反倒平静下来了,她自嘲般地问李叔同:“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李叔同没想到俞氏竟可以这么平静,他讷讷道:“福基是为了我来的上海,我想去看看她。”
俞氏轻轻地点点头:“我唯一的要求是别带她回天津,孩子,我会照顾的,你走吧。”
得了俞氏的允许,李叔同开始光明正大地往返于上海和天津,上海有他的爱人,而天津有他的孩子和家人。
但他对外的说法是去上海工作,事实上,他只是去看福基。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去,俞氏的心思从李叔同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后,再也不过问他的事情,而李叔同对此求之不得,只是有愧于孩子。
1918年,正在家里做手工活的俞氏听到一则消息:李叔同出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她,手猛地一颤,针戳破了手指,一滴鲜红的血瞬间喷涌而出,针线也散落一地。
她瞪大双眼,满眼不可置信地看着来人:“你说谁出家了?!”
再次得到确认的俞氏,身体发软,跌坐在椅子上,李叔同竟真的在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还有了法号弘一。
而在上海的福基,听到消息后,整个人如坠冰窖,她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男人竟然出家了。她心急如焚地赶赴杭州,只为见李叔同一面。
虎跑寺前,福基终于见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此时的李叔同,已剃度换装,福基看到这样的李叔同,瞬间泪如泉涌,哽咽着问:“弘一法师,请问什么是爱?”
李叔同神色平静,宛如一泓深潭,缓缓说道:“爱,就是慈悲。”
福基泪眼中满是痛苦与不甘,追问道:“既然爱是慈悲,那你为何要伤我?”
李叔同沉默不语,默默转身离去,福基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才明白,原来自己对他而言,终究只是一个过客。
而俞氏收到了李叔同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言辞诚恳地跟俞氏道歉,感恩她多年来的付出,叮嘱她要好好照顾孩子。
俞氏轻叹一口气,默默将信收起,把痛苦和委屈深埋心底,继续为家庭操劳,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只是,俞氏在这段婚姻里,隐忍太多,1926年,她因病离世,年仅45岁。
李叔同出家,这看似离经叛道的举动,其实是李叔同冲破世俗观念的重重枷锁,用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他的执着。
他创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能让每一个听到的人热泪盈眶。
李叔同爱音乐和美术,尤其喜欢画大胆的画,他是中国第一个大胆画模特的美术教育家,而那幅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的日本女子像,如今静静地躺在中央美术学院,似在诉说着李叔同那传奇又令人唏嘘的一生。
正如他的书籍《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本书,所传达的核心思想那样,放下执念,才能等到幸福来敲门,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翻开《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本书,能感受到李叔同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果敢与决绝,难怪连曹德旺和俞敏洪都曾公开表示,非常崇拜弘一法师。
他们都曾深受弘一法师大智慧的启发和引导,而且还曾动过像李叔同一样出家的念头,希望能像他那样看破红尘。
弘一法师的大智慧不是教你躺平避世,而是教导你如何调整内心,解除羁绊,以出世的心态去行入世的事,这才是一种积极向上且平和睿智的人生状态。
每次焦虑的时候,看到弘一法师的文字,内心就会变得安静,正如他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其实,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爱八卦爱写各种人物故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