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摘   2024-10-07 08:00   山东  

一、专业与学位点简介



中国哲学专业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的特色学科。本学位点一直重视学科建设,研究领域涵盖了自先秦到近现代各个时段,形成以儒家哲学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将儒学与经学研究结合,在先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儒学等领域形成特色;二是注重儒学与齐鲁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三是致力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传统文化思想贡献。导师团队聚焦儒学研究,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稳定的学术队伍。导师组成人员共7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其中2人为教授,3人为副教授,2人为讲师;年龄结构合理,40岁以下者3人,研究力量充沛;学历层次高,6位博士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学科组成员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视野开阔,具有深厚的文献、理论功底,科研能力突出,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东岳论丛》《哲学与文化》《退溪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出版专著多部。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明代士大夫话语体系转型研究”(17CZX026蓝法典)、“人间佛教女性观研究”(21FZJB004常红星)、“普兰丁格宗教哲学著作翻译与研究”(18BZJ006孙清海),省社科重大项目 “齐鲁文化治国理政智慧的当代价值十论”(16ALJJ17)、“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研究”(20AWTJ23),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儒学发展与齐鲁文化一体化进程”,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先秦齐鲁诸子兵学思想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儒学的天下重构与中国重述研究”(刁春辉)等。导师组成员多人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人次获得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多人次获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获评山东师范大学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获得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由梁宗华、彭耀光、蓝法典、孙清海、常红星、刁春辉、杨静组成的“中国哲学导学团队”获得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优秀成绩,所指导的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就业发展都有突出表现。历届学生中有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13人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2人获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人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人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多人获得校级、省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多人获评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多位同学考取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博士继续深造;其他毕业生任职高校辅导员、马院教师,任职出版社编辑,任职中学教师,或者在基层公务员岗位,或者在企业,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在各自工作岗位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


二、中国哲学专业招生信息



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蓝法典,1983年生,山东青岛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哲学与文化》(A&HCI)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曾获2014年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中国哲学导学团队”导师成员。

梁宗华,山东枣庄人(籍贯兰陵)。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1980—1987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儒学研究、齐鲁文化研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东岳论丛》《孔子研究》《退溪学》(韩国)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中国哲学年鉴》等复印、摘编。出版《汉代经学流变与儒学理论发展》《汉书要义》《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孙以楷主编)等专著,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参著《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刘蔚华、赵宗正主编)、《当代东方儒学》(刘宗贤、蔡德贵主编)、《齐鲁文化通览》(周立升、蔡德贵主编)等多部著作。独立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课题。获评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中国哲学导学团队”主导师,多次获评校级、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孙清海,1978年生,山东枣庄人。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硕士(华中师大),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师从谢文郁教授),哲学博士后(中山大学,合作导师为李兰芬教授),曾访学于加拿大UBC Regent College与香港浸会大学等。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翻译与语言学等。在《社会科学》《现代哲学》与《世界宗教文化》等重要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2部。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以及山东省重大理论项目1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普兰丁格宗教哲学翻译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中国哲学导学团队”导师成员。


常红星,1987年生,山东东明人。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佛教思想史。宗教学硕士(贵州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史博士后(上海大学)。读博期间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国佛教性别观念的发展变迁,博士学位论文《人间佛教女性思想研究》获得学界高度评价。博士后期间曾获得上海市首届“超级博士后”项目资助(省级)。近年来先后在《世界宗教文化》《中国翻译》《美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中国哲学导学团队”导师成员。

END


编辑 | 巩   诺
初审 | 李文昌
复审 | 李   莉
终审 | 张   磊

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点赞在看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是以传承和弘扬齐鲁文化,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宗旨的高等研究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