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洁洋(中国投资咨询)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污染事件“爱河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美元,推动了利用超级基金治理环境风险,绿色金融就此产生。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陆续开始探索、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紧跟时代,坚持承担起大国责任和担当,用绿色金融应对环境变化。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11月15日,央行研究局发表题为《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的文章,提到“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以支持可持续发展”。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可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已成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绿色金融作为金融领域新秀,正在不断发挥着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清洁技术升级的重要作用。了解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梳理其现阶段的发展难题,将有助于更好把握领域内新机会,真正实现金融与绿色目标的有机融合。
01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虽然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绿色金融近年来在我国正蓬勃发展。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中国一直在积极探索以绿色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1.绿色金融的中国定义
当前,由于各国绿色金融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金融概念。在我国,根据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环境保护程度与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金融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追求金融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绿色金融的最终目的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发展,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金融作为创新型的金融服务,既要满足社会公众对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要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稳定。
2.我国绿色金融政策部署与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也在绿色金融领域加快了相关政策部署,以加速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转型。
我国部分绿色金融政策梳理
近十年来,围绕“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和“五大支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框架日渐成型,“自上而下”的顶层推进和“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同步推进并不断深化,持续助力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
3.“双碳”引领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2020年,伴随“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逐渐形成了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了2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已发行758只,规模共计10815.7亿元,发行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国内ESG基金规模超过了5900亿元,发行基金数量近500支;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票据等其他绿色金融资产也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此外,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各层面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正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对于新型绿色金融工具和服务的探索持续深化,金融市场对于绿色项目的投资意识有所增强。随着绿色金融深度推进,绿色普惠、碳核算、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转型金融等领域科技赋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的发展态势下,我国的绿色金融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
02
我国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
虽然“双碳”目标给我国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由于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和探索尚不深入,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亟须加快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完善,积极推进政策支持。目前国内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大多还停留在指导性意见层面,细化规则安排并不多。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服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等,风险评估及多方监督的结果不尽相同,绿色金融工具作用较难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应优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丰富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结合不同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金融模式,明确界定绿色金融标准的要素和流程,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信息披露机制、监管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细化各项机制落实要求,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是需要培育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工具仍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国绿色金融与财税政策、环保政策的衔接度不高,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绿色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彼此之间较难形成利益共享的良性互动。因此,金融机构应多角度充分发挥其对于绿色发展的投融资支持功能,主动构建绿色金融治理架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并落实服务路径、优化服务模式,发展金融科技赋能,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形成良性循环的绿色金融市场。
三是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体现大国责任担当。目前各国绿色金融标准不一,国际合作成本较高,增加了绿色资本跨国流动的难度,近年来部分地缘政治因素也影响着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进程。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绿色投融资初步发展,但中国经验的溢出效应并不大。后续应更加关注投资的环境-社会效益,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行业转型机遇,向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合作可再生能源项目、统一绿色金融标准等方向持续发力,促进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话语权。
四是仍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绿色金融发展意识。由于绿色项目通常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收益率低、风险不确定的特点,无法较好满足地方政府的高经济增长要求,以及金融机构高收益、高回报的业务需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弱,故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力量,并非出于市场主动,这将使得行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产品运作效率亦会受到影响,长远看较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因此,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理解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着重提高金融服务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的环保意识,从而形成追求生态文明、重视和支持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让更多资源自主流向绿色产业,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03
我国绿色金融领域潜在业务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金融机构需要以创新为引领,充分把握“双碳”目标下的历史机遇。具体方式如下:
1.关注绿色产业投资机会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光伏、储能等绿色产业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少节能环保、新能源项目被市场重点关注,绿色产业持续扩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或将迎来较大增量空间,相关投资和消费也有望提速。金融机构可持续加强绿色产业研究,对相关领域的产业链、技术路径、市场格局等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洞悉产业发展趋势,捕捉优质投资机会。
2.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
当前,数字技术已贯穿各行各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可以为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系统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金融机构一方面需要探索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当前众多传统企业对低碳转型有着迫切需求,但未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和转型方向。金融机构可以着重关注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打通数字化、信息化为传统企业转型赋能的纽带,为绿色产业企业的发展持续提供融资融智支持。
3.因地制宜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差距,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要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出现了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鉴于统一的政策安排并不能因地制宜地促进地方绿色金融的发展,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对于绿色金融的期许和发展规划也有明显差异。金融机构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具体产业转型需求,针对性地设计和匹配绿色债权、绿色信托、ESG基金等不同形式的绿色金融工具,为各地政府、城投平台、融资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助力区域绿色金融特色发展。
04
写在最后
绿色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助于应对环境问题,还有利于推动国内绿色消费、投资活动的发展,更能深化国际绿色经济合作与交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在顶层设计、法律法规、政策支持方面持续发力,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模式,绿色金融体系逐渐发展成熟。
新时代,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战略目标下,金融力量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要深刻理解绿色金融的重要内涵,着力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优化各环节制度设计,完善细化落地安排,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活力和质量,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以肩负服务国家绿色发展大局之责任,把握绿色发展衍生之新兴机遇,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本文作者徐洁洋,现就职于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