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谭谈
好些日子没有到那座高山下、那库碧水旁的省文艺家创作之家去了。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准备到那里去小住几日。动身的前一天,一位女士送来她厚厚的一摞书稿。这是她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子。于是,我带着这摞书稿,走进了白马湖边那个温馨、熟悉的小院……
一进院门,一股浓烈的桂花芳香便扑鼻而来。哦,小院里的几株桂花树,像约好了似的,枝头上的花朵儿,一齐笑眯眯地咧开了嘴,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来。
这几天里,我就在这满院的芳香里,坐在这花枝摇曳的桂花树下,翻开这摞书稿。似乎,这一页页书稿的纸面上,也有花香溢出,那是书稿描绘的新时代、新生活的芳香!
庄居湘,是一位在新闻战线征战多年,并取得亮眼业绩的新闻人。1988年,她从大西北那座著名的大学——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到长沙报到时,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问她:是去政府部门,还是去长沙晚报?她想也没想就回答道:长沙晚报!
从此,她与长沙晚报结缘了。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从记者、部主任到副总编辑、副社长,一路踏实走来。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当记者时,她常常深入工厂矿山、街道小区和县乡村寨,跑遍了全市的每个角落,热情地把笔触对准基层群众,写出了一篇篇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一次,她获悉全国劳动模范、采煤大工朱伯权在岗位牺牲的消息后,立即带队奔赴煤炭坝,不顾劝阻深入到矿井百余米下的采煤工作面采访……当她从矿井里爬出来时,满脸煤灰,黑得像一个“非洲人”,同时全身不适,打起了吊针……但她却感到此次采访非常有收获,不仅鲜活了新闻稿件,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她常常把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情景里,带着深深的感情动笔。在写《雷锋式少年赵宁》时,她一边写,一边流泪。一篇稿子写完,她用掉了一盒纸巾……
她如此拼搏,如此投入,自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人们的尊重。她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湖南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等重要新闻奖项。三十多岁,就担任了长沙晚报这家省会党报的副总编辑,评上了新闻系列的正高职称:高级记者。她先后被推举为湖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湖南省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国家新闻出版领军人才,还入选中宣部2019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2年5月出版了31万字的新闻类专著《融媒时代地方政府舆情应对》。
她的生命,在新闻领域里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然而,这位洞庭湖边走出来的妹子,有湖南人敢拼敢闯、永不满足的性格。她一只手在新闻领域挥毫、创造人生精彩,另一只手则挥动在文学领域里,让自己的人生在文学创作上绽放异彩!这不,一部三十余万字的散文集《岁月不居》,最近就摆放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新闻和文学,都是码字,都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反映生活,歌颂时代。然而,它们却又有不同。新闻写作,是逻辑思维,观点直白,用事例证明观点。反映生活迅速,直击时代潮头。而文学创作,则更偏重形象思维。作者的观点、思想,常常隐藏在一个个形象里。自然,它们又能互补长短。新闻反映时代迅速,感受生活敏锐,接受社会面宽广,这能极大地为文学创作提供养料,丰富创作素材。而文学优美的文字,又能改变新闻行文的规范约束,使新闻变得生动。
她常常感到,生活里许多人和事,感动她,使她很想用文字去表述,欲罢不能。但又不便用新闻写作反映出来。这时候,她就挥动另一支笔,写成文学作品。集子里“人物”这一辑中的许多篇什,无论是写自己那个迷恋汽车的儿子,还是写裁缝袁师傅,她都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文学”这支笔。
作为新闻人,她的敬业,她的勤奋,自不待言。在主业之余,她不放过生活给予她的任何一次感悟,这一百多篇短小散文,自然是她勤奋写作的结晶。2007年10月到2008年元月,她作为长沙市的中青年干部,被派往美国培训三个月。九十天里,她写了八十多篇短文(日记),还及时给报社开辟的“多赢在美国”的专版供稿。她就是这样,准确、细致、勤奋、忠实地记录着生活,记录着生命,歌颂着时代。
集子里的“人物”“生活”“文化”“感悟”“美国见闻”五辑中的短文,写的都是小人物、小题材、小感悟,然而,字里行间,却处处折射出大时代的光彩,散发着新生活的芳香!
假日里,坐在这弥漫着花香的小院,欣赏这些文字鲜活、紧贴时代的美文,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些天,小院里,一树树桂花正在盛开。让我摘一枝芬芳的桂花,献给《岁月不居》,赞美这位两手运笔写人生、绘春秋的女士!
文字来源:《长沙晚报》橘洲副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