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鹰岗出土不常见的文物,破解了东汉的时候,董卓建造的郿坞之谜

文化   2024-11-21 06:54   辽宁  

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里,大反派董卓曾经建一座郿坞。他本以为自此可以安枕无忧,不想结局却在郿坞前被吕布所杀。在真实的历史中,到底有没有这座郿坞?郿坞又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要说清楚郿坞,就得先从坞堡说起。1956年,在广州市东郊的麻鹰岗发现了一处汉墓,墓中出土了一件陶制院落明器,叫做陶坞堡。这个陶制院落本身就是一座城堡,四面高墙,把院子里的房子严实地圈起来。墙上有供瞭望和射箭的孔洞,坞堡的四个墙角还设有高高的敌楼。在敌楼内,甚至还有执着兵器的武士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坞堡,又叫坞壁,是东汉时期一种民间的防卫性建筑,大约在王莽时期就有了。如同《三国演义》书中说的那样,东汉末年,北方大旱,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豪强与平民之间的阶级对立十分严重,各路的地主豪强们一方面要保护自己,一方面想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于是他们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再把自己的庄园改造成陶坞堡的样子。在坞堡里驻有大量的家兵,有农民和奴隶,还有女眷和家人。于是坞堡里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的自然经济体。有的豪强势力大,甚至建起了好几个,首尾相连,互相响应,完全可以控制并保护自己的地盘。

咱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坞堡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但董卓建造的郿坞,到底是小说虚构的,还是确有其是呢?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是:在距长安城250里,董卓修建了史上最大的三国第一坞堡--郿坞。为了完成这件大工程,征用了25万民夫。建成的郿坞城墙高度,厚度都和长安城一样。坞堡内盖有很多的宫室,仅服务人员就从民间选了少年、美女800人,而金玉彩帛等珍宝更是不计其数。

《后汉书.董卓传》里也有关于郿坞的记载: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并且说董卓自己对郿坞很满意,说:事成了,就能雄霸天下,即使不成,守在郿坞里,也足可以终老一生了。

郿坞在历史上,应该是真实的,可是郿坞的遗址在哪里,它总不能连个遗址都剩不下吧。

2008年,西安到宝鸡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征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一个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的烧制陶器的综合作坊。说白了,这里就是当时一个超大型的建筑材料制造厂。由此,考古学家认定,这周围一定有古城。2010年7月1日,附近的一位70多岁老人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村里麦地的高压线塔下面,应该有"东西"。至此,《三国演义》和史书上记载的,董卓的郿坞得以重见天日。经过探测,郿坞边长有160米,墙体厚度达7米的。城墙四角有角楼,只南面有一个城门,城外挖有宽8米,深3米的护城壕沟。在当年,这确实是座坚不可摧的城堡。

可笑的是,不管郿坞怎样坚固,却终没有成为董卓的最终庇护所。仅仅建成两年,董卓就被王允和吕布设计斩杀。然后,皇甫嵩率兵攻进郿坞,灭掉董卓三族,运走坞内的所有珍宝。据此算来,郿坞应该毁于北魏时期。到了元代,《类编长安志卷》对郿坞进行了最后一次描述:郿坞故基尚存。

不管郿坞的城墙,修得高到了天上,不管郿坞驻守的士兵再猛,不管郿坞的仓库里存的粮食再多……只要逆历史潮流而行,结局只能有一个----死路一条,连神仙都救不了。


历史解密坊
历史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改变我们生活。让历史的营养,滋润我们心灵;让历史的得失,匡正我们的脚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