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关系理论
文学与图像层面的研究集中于诗画关系研究上,相关论著可以左右采获。较重要的,如滕固的《诗歌与绘画》,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朱光潜的《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宗白华的《中国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启功的《中国古代诗与书、书与画、画与诗之关系例说》,徐复观的《中国画和诗的融合》,以及陈葆真对《洛神赋》文图关系的系列研究等等。近年来学界再次聚焦诗画关系研究,引入图像学、符号学等方法,开拓了文学与图像的研究视域。
在这一方面,南京大学赵宪章已经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在《“文学与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赵先生首先从文学的角度总结了文学理论自 19 世纪以来的大体发展路线,指出 21 世纪的文学理论“正在朝向‘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在这之后,文章从“命名理据”“范畴和方法”“可能与不可能”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文学与图像”作为 21 世纪的“‘新学’,作为跨学科之原创”所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实际上,赵宪章在“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的系列文章各有侧重地论述了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在《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中,赵宪章从名实关系、实指与虚指的角度入手,为文学与图像研究引入了符号学的方法。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的名实诸论点,指出图像作为一种符号,一方面被赋予了“和语言符号同样的权利”;另一方面“不能像语言符号那样精确地命名世界”,而这正好使得图像“可以表现‘不可能’的世界”。《语图符号的实指与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一文在梳理语图关系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图像作为虚指符号的生成机制,重提和论述了“语象”这一文学理论的学术概念,指出“文论史上的‘如画’‘入画’‘有画’以及‘意象’‘神思’‘形象’等”都是先贤对于作为语言和图像的中介的“语象”的思考和表述。《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一文从《拉奥孔》切入问题,分析了文学与图像在互仿中的不对称性态势,并对中国古代诗画关系作了简要论述。高建平的《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一文在梳理西方和中国古今“图”“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文学与图像关系,论述了数学、照相术、电脑技术等科技手段对绘画和图像发展的促进与限制的矛盾关系,进而探讨了文学的改编与影视艺术“这种新一个层次的语图之争”。杨向荣《“诗画”视域中的图文关系研究》一文将关注点集中于“诗画同源”与“以诗入画”的问题上来探讨文学与图像的内在张力,文章结尾处提出的“‘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命题’,都体现着文学与图像内在张力”的观点,隐约可以见出作者有意将“诗画同源”与“书画同源”混同,但却未见他就诗、画于何时、何处“同源”作出有力的分析论证。许巍《文学的图像接受及其意义之流转》一文围绕“文学的图像接受的原初形态”和“文学的图像接受生成”两点,论述了文学意义在图像接受中的解构与转向,表明了“图像接受只能无限接近文本的本真意义却无法将其彻底理解并表述出来,图像所进行的仅是建立在原始文本基础之上并无法超越文本的部分‘转述’”的观点。包兆会《“图文”体中图像的叙述与功用》一文在分析图像自身相对于文学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与图像关系理论和当下的摄影文学中的图像及其功能,分析探讨了“图文并茂”的问题。袁晓薇、王开春的《从视觉史料到文学图像——文学史的图像学研究刍议》一文从图文互释的角度论述了发掘图像的文学史意义的方法,即将图像学引入史学和文献学的研究中去,以“建构沟通图、文,连接视觉经验和文学创作、具体形象和审美形象的意义空间”。
学位论文方面,李彦锋的《中国绘画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以“原始岩画”为起点,序列梳理了中国历代语图形态的发展和转向,并从观念上、物质上、人脑科学等方面分析了语图关系嬗变的原因。黄思源的《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丰子恺的文图关系:一是发掘论述了丰子恺文图创作背后的启蒙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人道主义等艺术思潮;二是紧密结合中国古代文图关系理论论述丰子恺的文图创作;三是以丰子恺的题画诗词和封面插图作品为落脚点,找寻丰子恺的思想取向和思想特征的归宿。
综合看,学界目前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讨论虽各有侧重,但具备以下共性:第一,对中国和西方古代文图关系理论论点的梳理与辨析已经基本完备,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第二,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互释或互文现象达成了共识,但尚未深就文图何以互释的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第三,研究多以文学为中心去辐射图像,或以图像为中心去辐射文学的,其共同的关键词为“转化”“互释”“流转”“互仿”等,说到
底还是一种“向性”式研究,或者说是一种由此门类而介入彼门类的线性研究,尚缺乏综合研究层面上的融通性。
[1]李制. 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8.
[1].第一部植根于中国沃土的文图关系通史[J].编辑学刊,2021(01):3.
[2]黄一.比较诗学视野中的叶维廉文图关系理论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01):54-61.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20.01.006.
[3]张坤,颜克成.文图关系理论视角下的刘勰审美倾向新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02):162-167.
[4]张坤.目观与心识的审美融通——《文心雕龙》潜存的文图关系理论[J].学术探索,2016(04):76-81.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
转载、投稿、商业合作:
vx:study630631(添加请备注“学术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