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策丨农科丨农创丨农链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悠悠历史长河,古人便以耕作为笔,以田野为纸,书写过不少关于种菜的篇章。从最早的《诗经》到稚童都会念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田园牧歌式的图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人关于生活的浪漫想象。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我们与土地相依为命,也与自然紧密相连。观察星辰以辨时节,引河流以滋养万物,农业的发展,实乃一曲壮丽的自然抗争史,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在一次次与自然气候的交手中,换来当代人餐桌上的四季常青。▲农民春耕。水牛是中国南方从前最常见的帮作工具。图:陈逸航春种秋收,四季轮回,农业种植不仅是一种生计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延续。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人对土地和农业种植的那份浓情厚谊却从未改变,更是从田间地头延伸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让更多元的农业场景,更先进的种植方式,为农业的未来造梦。
过去方寸之间的土地,在当代青年的“奇思妙想”里,成为3D立体的植物工厂。在农业转型发展持续被重视的当下,一群年轻人再次来到上海崇明岛上,尝试在52立方米的集装箱空间里,改变农业曾经“看天吃饭”的命运。
2024年3月底,随着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再次起航,熊元科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大赛的报名单上。2023年凭着一腔热血,作为团队“插班生”参加比赛的他,在今年新的赛事征程里,身份和职责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到新团队的队长,只需要一场毕业典礼。经历了成员变换,赛事调整,熊元科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从组队到决赛入围,不断地在已有的大赛经验和全新的挑战任务中切换,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新成员口中,“靠谱”的师兄。
▲熊元科在集装箱内观察生菜长势。受访者供图今年大赛的种植对象,还是老朋友生菜。有了上一届的种植经验,尽管应对的是不同品种,一年前还在为“生菜到底喜欢什么”而苦恼的熊元科,在今年的 “命题作文”面前,就游刃有余了不少。光强、温度、湿度、营养液配比、二氧化碳浓度……这些生菜培育过程中必要的元素,都被熊元科的团队,精密地配置在一套自研算法里。全自动智能化运行的种植架系统,巧妙融合了硬件和软件,只需要一台控制器,就能实现无人运行和远程监控、监测。这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轻队伍,将跨学科团队的优势,以更亮眼的成绩,发挥了出来。▲室墨司源团队改造的集装箱内景。图:李傲“用目前的方案再种一遍去年的‘翠恬’生菜,理想状态的年均产能可提升2-3倍”,尽管决赛刚刚进入叶菜种植的阶段,但是“过来人”熊元科,对团队在今年的表现,很有信心。同样是工科背景的副队长,陈冠铮在比赛期间,一直和熊元科做着默契的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技术支持。像小陈这样得力的“帮手”,几乎都是熊元科在赛前,一个一个沟通出来的,基于对“植物工厂”共同的兴趣,连结在了一起,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做队长远比当队员要处理更多的事情。熊元科在朋友圈自勉,“负责的多,学的就多”。今年的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成员,既要统筹各项任务,又要负责自己的专项内容,挑战不是一星半点,通宵调试系统,处理细节是常有的事。回顾决赛前期阶段,熊元科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忽上忽下,“仿佛在打慢速排球”。在去年的基础上,这次比赛新增了集装箱硬件设计,农业生产技术的较量,从产中延伸到了产前,这也意味着,第二次上岛,熊元科终于可以像去年期待的那样,根据比赛方案的需要,从头到尾地定制一款适合自己团队的环境系统,调控一切,掌握一切。虽说比赛难度升级,却也正好戳中了以熊元科为代表的geek们的兴奋点,不过,很快,他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完全自主”带来的挑战与痛苦。▲熊元科及团队研发的司源中控平台。将一只52立方米的集装箱,改造成产量高、品质好、能耗少、成本低的植物工厂,最大的困难不是在技术“攻关”上,“学院派”有足够的信心啃下任何一块科研骨头。但是当竞技来到产前阶段,也就意味着,团队要跳出学生的沟通处事方式,学习和接受市场规则。赛程的第一阶段,团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应对供应链上的各种突发问题。从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到高效沟通,准确传达每一个专业化的需求,并落实到位,这个过程中,熊元科习得了一堂珍贵的社会实践课。2024年9月8日,历经几个月的波折,团队的第一只集装箱终于抵达崇明岛,从设计到落地的这条路径,总算是被这群年轻人走下来了。一座打破自然的束缚,代表现代农业科技先进成果的植物工厂,终于从设计图纸里走了出来。上一届农研大赛的新闻报道出来以后,熊元科身边的不少人,开始关注到被他挂在嘴边的“科技农业”,带着全新的团队第二次上岛,熊元科慢慢地,让更多人看到了这种农业的具体图景。起初,为团队起名时,熊元科脑海里浮想的,就是满室墨绿的生菜,在系统的灵活调度下,一茬长得比一茬好。于是就有了“室墨司源”这个略显拗口的名字,蕴含着一群理工科学生,笨拙而直白的浪漫。他们都相信,并且正在朝着这个愿景努力,让这座充满“黑科技”的植物工厂,生长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未来。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自2020年开办以来,就一直围绕设施农业攻坚克难。不同背景的团队,将对前沿农业的探索,聚焦在“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的靶点上,试图求解一个将成本高昂的“智慧菜”带向大众餐桌的可能。这也是作为设施农业“高阶版本”的植物工厂里,无法被忽视的一道难题。今年首次参赛就闯入决赛的叶菜侠队,作为“产业派”的典型代表,以过往一场场商业实战积累的经验,为其他队伍提供了一种独道的解题思路。“我们希望借助此次比赛展现我们对‘垂直农场’这个概念的商业化思考”,与“学院派”同台竞技,叶菜侠的队长解晓巍非常明白团队的优势在哪里。“Leafyman”这个带着超级英雄色彩的队名,来自于团队8名成员所在的叶菜侠(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队长解晓巍在潍坊国家农综区创立了这家专注绿叶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智能装备制造的公司,将种菜这件事推到Next Level。这支从“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所在地山东潍坊远道而来的黑马团队,在前期集装箱改造阶段,就展现出了极其硬核的实力。2021年花博会期间被用来作为志愿者休息场所的集装箱,只用了12天时间,便被他们改造成了“优雅”生菜的栖居地,速度在所有团队中位列第一。▲叶菜侠团队仅用 12天完成集装箱改造。受访者供图作为行业从业者,解晓巍一直在关注着这项大赛,经过几年经验积累,团队的名气和实力不断提升后,更是对这项与公司业务方向高度契合的比赛充满期待。报名参赛,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在解晓巍的人生轨迹里,从求学时的“古典音乐”专业,跨越到农业这条道路,反而存在一些“歪打正着”。对于众人都好奇的职业选择,解晓巍给出的理由,显得随性却浪漫。“非常坦诚地讲,我非常喜欢我从事的事情。看着一颗种子,生长成幼苗,让人心里非常舒服,就是打心眼喜欢,没有特别多的考虑。”正式创业以前,解晓巍曾在一家现代化的农业公司,工作过很多年,那些与传统种植农业完全不同的生产场景,让他意识到,农业可以发展的空间,太大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方法正确,农业的产出和回报,比其他产业更容易产生获得感,“作物每天都在展示和表达自己,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叶菜侠团队的slogan是“与碳基生物交个朋友”,这在一众口号中显得独树一帜。在叶菜侠的成员们看来,每一株作物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自有一套复杂的调节系统,也正因如此,他们是唯一一支给集装箱种植单元安装“门帘”的团队,用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还设计了光照线性调控策略,避免植物发生光应激反应。▲叶菜侠团队使用遮光幕帘提高光能利用率。“与碳基生物交个朋友”,另一层意思就是照顾好作物,理解作物本身的感受,它才会给你一个好的反馈。叶菜侠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对这条标准的身体力行。这群普遍出生在90后的成员,没有像其他参赛团队那样,在学术和研究领域取得亮眼的成绩,甚至大部分没有与农学直接相关的教育经历,作为一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队伍,要说与农业有什么渊源的话,大概就是他们真心热爱农业。过去,农业是不被资本所青睐的,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下到传统农业的田间地头,辛苦地劳作,收获一份不会有太高预期的回报。越来越多像叶菜侠这样的“小而美”的农业科技公司的出现,将原本落后的农业格局打破,让更多的,有才有志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在产业端,在基层,在第一线,托起这条产业链的未来。而未来的农业图景,一定是由跨学科的人交织在一起。不仅“学院派”需要“产业派”的应用经验,作为新的解题思路,进行思维和创意的碰撞;“产业派”其实也需要“学院派”前沿成果的启发,扩大产业的版图。这也是诸多评委认为,今年的比赛,又向前“进了一步”的原因所在。比赛还在继续,解晓巍一部分时间在公司处理日常事务,另一部分的时间,就是回到岛上,期待着生菜快长。他和其他团队的成员加了微信,成了熊元科调侃的,“行业发展的人脉”。在这场有限定日期的相聚里,这群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人,共同见证了崇明岛上每一次和农业有关的突破,也在一同创造中国现代农业的明天。▲叶菜侠口袋农场集装箱内景。图:李傲崇明岛上的植物工厂,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实验舞台。在这里,科研人员们不仅探索着如何在无土、无光的环境下高效种植出优质的作物,更在努力解决传统农业面临的种种挑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种植几茬生菜那么简单,更是在为人类的农业未来铺路搭桥。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实践,探索发展AI种植、智慧农业,借助人工智能为传统农业装上“数字大脑”。从2020年启动的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一直走在前列。回顾整个办赛历程,从云南的高原温室,到上海的植物工厂;从草莓、番茄到生菜;从传统种植到AI种植。每个改变,都意味着在探索未来农业的道路上又朝前迈进了一步。一路下来,不仅多支卓越科研团队走进了农研大赛,前沿的话题、思想的碰撞,也在不少青年学者心中,播撒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火种,激发了许多科研人员的探索热情,促使他们在赛后持续深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六支决赛队伍打造出不同风格的集装箱。图:李傲截至目前,已有多项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赛事成果被写成论文或进入专利实审受理阶段,涉及植物工厂环境优化技术和调控方法、营养液配方动态调整技术等。此外,还有团队在比赛过程中看到“技术产品化”的场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此开启了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田间地头的创业之路。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意味着“看天吃饭”的限制条件,将被无限突破,各种科技含量高的设施农业成果,在未来将丰富国人的饭桌,甚至影响国人的饮食习惯。叶菜侠的队长解晓巍在这次植物工厂改造的方案中,已经计划要丰富集装箱中蔬菜的种植品种,同时延长产业链,提供拇指胡萝卜、樱桃小番茄等一系列水果蔬菜,并开发简易沙拉碗早餐,让“垂直农场”真正融入社区生活中。▲集装箱建造期间,解晓巍(右)站在最新开发的全自动移栽机前。受访者供图这应该也是当代农业人共同的期许:为老百姓不限季节、不限地域供应蔬菜,保障餐桌供应稳定、样式丰富和新鲜。但是,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愿望,还有一步必须要跨越。植物工厂在国内至今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推广应用规模有限,其中一大重要原因便是“贵”。相比传统农业,植物工厂的前期投入与运营经费都是不小的开支,能耗叠加其他各种成本,通常植物工厂种植的蔬果价格往往是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十多倍乃至几十倍。大赛作为催化剂,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了农业技术的迭代升级,但最终指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惠农惠民。再高大上的技术成果,回到农业本身,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那也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于是,在今年,这项作为农业风向标的赛事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有更多的企业身影,出现在竞技的舞台,与科研团队一同谈讨“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能走多远,一起看农业的创新成果和市场之间的距离能有多近。只有技术真正落进老百姓的菜篮子,端上老板姓的饭桌,农业的科研成果,才算是到达了终点。这四年,拼多多不计成本地持续助力农研大赛,不断拓宽在农业领域的公益版图,实则也正是基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考量。而这条探索的道路,只要这群同行者坚持得越久,让农研的触手抵达得更远,那么,美好的生活便离老百姓的日常越走越近。国内首家农策、农科、农创、农链、农综服自媒体矩阵布局者——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深度研究平台!农业品牌联盟创始人李庆恩以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为理念,聚焦农策、农科、农创、农链,精准服务新农人、合作社、农场、农企,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 阅读原文 看往期优质文章
请别吹了,再吹中国农业只剩下鸡毛了!
长按二维码,看更多干货
戳下面的原文阅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