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官,2男下2女上

企业   2024-12-05 22:14   中国香港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杨润雄和林世雄双双离任,不少香港市民都被这波人事调动惊喜到了。

两位局长任期并不长,为何突然换人?
有人拍手称快,直言“民怨已久”,新官上任也许能带来新气象。

无论如何,这次人事更替的背后,既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也有市民对官员表现的高标准与严要求。

杨润雄,2017年接任教育局局长,2022年转战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作为第一任文体旅局局长,他在两年半的时间内,面临了不少“硬骨头”:
启德邮轮码头“空城计”、跨年烟花取消风波,以及“梅西风波”。
这些事件,每一个都让他成为舆论的焦点。
尤其是邮轮码头问题,一边是游客不满基础设施落后,另一边是市民批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让局长的政策思路频遭质疑。
林世雄的履历则更加扎实,从1983年加入政府,专注基础建设领域四十载,任职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再到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然而,任职期间,屯马线启用、三跑道系统通车等成就并未让市民完全满意。
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后出现的班次问题,货运物流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这些都是市民反映的痛点。
有网友直言:“运输局真是‘八仙过海’,个个使出浑身解数,但市民却感受不到利好。”
新任两位局长,一位是“资深技术派”陈美宝,一位是“房屋尖兵”罗淑佩。
陈美宝从政务职系一步步升迁,见证了中环湾仔绕道、屯马线等多个重大工程。

网友评价她是“靠谱的技术官僚”,相信她上任能为运输业注入更多专业视角。
而罗淑佩则在房屋及规划方面经验丰富,是否能为香港的文体旅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尚需观察。
也有市民担心,这种“技术型”的官员,是否会忽略文化与民生的细腻需求。
从政务官到问责官,身份的转变并非易事。
问责制下,局长不仅要执行政策,还要对社会舆论负责。
一项政策推行不畅,或某个事件应对不力,都会被无限放大。
例如杨润雄的跨年烟花事件,本是疫情下的无奈之举,却被舆论视作“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

而林世雄的东铁线班次问题,更是让市民觉得“局长眼中只有基建,没有乘客”。
回看两位局长的离任声明,言辞间皆显“尽心尽力”,但也不难看出些许无奈。
杨润雄在Facebook仅以18字回应:
“天空海阔,踏上人生另一阶段。”
而林世雄则表达了对公务员团队的感激,称“做局长是一生中最大的光荣”。
然而,这些言辞并未平息舆论风波,反而引发更多关于“局长责任”的讨论。
市民对官员的期待,始终是“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香港人”。
无论是杨润雄任内的文旅政策,还是林世雄的运输基建,最终都被市民用日常体验来检验。
如果说局长如同公司的CEO,那么市民就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满怀期待也免不了苛责。

当政策没有及时解决民生痛点时,“换人”便成了一种象征性的安抚手段。
但人事更替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
恐怕不仅仅取决于新官的个人能力,更在于整个政策体系的完善与执行。
新任的陈美宝和罗淑佩,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交通拥堵问题、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这些都需要超越技术的管理艺术。
网友笑言:“香港真是旺女人。”
这虽然是句调侃,但市民其实更希望新局长新人新气象。
从杨润雄到林世雄,再到新任局长,香港特区政府的人事变动,折射出的是城市治理中不断调整的步伐。
在一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时代,官员们既要具备专业素养,更需要有承担压力、回应舆论的能力。
只有对得起市民的信任,才算对得起这个岗位。
天空海阔,愿两位卸任的局长,踏上人生新阶段之际,也能回头看看曾经的努力是否真的留下了可见的足迹。
而对于新任的两位女将,更希望她们能用实际行动,回应市民的期待。
- END -

为了账号的可持续发展,
爱港漂还差一个好广告。
如果你是做中港跨境生意,
欢迎联系我们投放banner广告。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爱港漂
爱,让你在港不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