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脊梁”——影像中的泰山“挑山工”

时事   2024-11-04 16:31   北京  
泰山挑山工
这个与帝王泰山封禅和百姓朝山活动
相伴而生的群体
在泰山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他们仅凭一根扁担和一副肩膀
以肩挑背扛的方式
依靠体力来获取生存资源
尽管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沉重负担和艰辛
但他们依然以勤劳、坚韧和顽强的精神
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挑起生活的希望

不管风雪严寒,挑山工都会按时把货送到,缺斤短两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在泰山
无论是索道架设、气象观测仪器的搬运
还是游客吃住行等旅游商品的运送
都离不开挑山工的辛勤付出
他们是泰山建设的功臣
也是泰山旅游的支柱
泰山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挑山工的坚实臂膀。

挑山工老梁(左)用挑山挣的钱,支撑起了一个家。
他们的努力
成就了今日的泰山
也让“泰山挑山工”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正是这种精神
让挑山工们坚信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无论担子多重道路多难
他们都勇于承担敢于前行

常年在山里生活,消息闭塞,用手机和家人聊聊天、报报平安,对挑山工们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挑山工们大多来自泰山周边山区,他们以一根扁担、一副坚实的肩膀作为工作的全部装备。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泰山挑山工的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激励着齐鲁大地的干部群众勇于担当
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这是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每一位奋斗者的鼓舞
一起生活久了,挑山工们互帮互助,情同手足。
从中天门到山顶,要走八里多的陡峭山路、3400多级台阶,挑山工要挑着100多斤的货物,一口气走到山顶。
在创新与变革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
扮演着“挑山工”的角色
都是时代的追梦人
只有拥有“会当凌绝顶”的勇气和气魄
才能铸就“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襟
征服艰险的“十八盘”
最终到达“玉皇顶”
欣赏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绝妙景致
生长于泰山,行走于泰山,挑山工是泰山的儿子。
也许有一天
随着科技的进步
货运索道、单轨小火车等现代运输工具
会取代挑山工的工作
但泰山挑山工肩负重担
不懈登攀的精神
将永远屹立于大地之上

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杨威

摄影:姜东涛

文字编辑:陈蓉

新媒体编辑:薛亮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i自然全媒体
欢迎关注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