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腰穿“大佬”

文摘   科学   2023-10-25 08:15   北京  

腰穿(lumbar puncture)在诊断细菌、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感染方面非常有用,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脱髓鞘疾病和格林-巴雷综合征。

禁忌:虽然没有绝对禁忌症,但对于以下患者应谨慎:

  • 可能存在梗阻性脑积水、脑水肿或占位病变引起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增高,伴脑疝风险

  • 血小板减少、活动性出血、持续抗凝治疗或其他出血倾向

  • 疑似脊髓硬膜外脓肿


大体步骤:知情签字--准备物品--核对病人--摆放体位(左侧卧位、背部垂直床面、屈颈抱膝)--粗定位-->无菌手套--消毒(直径15cm)--铺巾--再次定位--麻醉(利多卡因)--再次定位--进针--测压--留取标本--拔针--敷料--去枕平卧6-8小时--收拾物品--送化验--记腰穿记录

整个穿刺过程,熟悉相关的解剖结构是“一针见液”的关键。

1. 体位:

通常采取侧左侧卧位(右手主操作)。也有个别无法躺下的患者可采取坐立位。可能会影响测压。

2. 定位:(1) 先找到中线;(2)定进针位置;(3)确定进针深度。

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穿刺点:
如果触到椎间隙->  L3-4椎间隙;
如果触到棘突->  L4,则向上找椎间隙。

3. 相关解剖结构和进针要点:

在你选择的椎间隙下方的棘突上方一点进行麻醉(例如选择L3-4椎间隙,在L4上方一点麻醉)。

进针采取垂直或从下向上稍微倾斜的方式,从棘突间空间的下部开始(见下图)。

4. 进针深度:4-5cm;遇到肥胖患者皮下组织较厚,可能需要针全部进入或更换更长的针。

可以在麻醉时,使用麻醉针头作为“探针”,是否会触及骨头(一般为棘突),辅助定位之后的进针位置。一般不需要担心麻醉的5ml针头会刺入蛛网膜下腔,除非是非常瘦的患者,否则大多数针不会穿过棘间韧带。

5. 其他进针方式:距棘突向下 1 cm、向外 1 cm,在正中旁位置进针,分别成 45 度和 45 度角。

Queckenstedt试验(奎肯试验):可证实脑室和脊髓蛛网膜腔间是否通畅。第一步是腰穿后测量CSF压力,然后用手压迫双侧颈静脉观察压力变化。

在作压颈试验前,一般应先作压腹试验,检查者以手掌压迫患者的腹部10-20s,这会导致脊静脉充血,从而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松手后20s内恢复初压水平。

在正常解剖学情况下,颅内压会在10-12秒内迅速升高。如果腰穿压力不增高或出现延迟的反应,即为阳性的Quincke施氏试验。提示脊髓蛛网膜腔有梗阻。

MRI和CT新兴技术易于识别大多数梗阻性脊髓或颅底病变,因此目前临床上少用该试验。

注:Hans Heinrich Georg Queckenstedt(海因里希·奎肯)是一名德国医生,目前公认是他第一个发明了腰穿。

问题1:进针很浅遇到骨头(进针1-2cm)

刚进针就触到骨头,一般是由于没有在椎间隙,而是触到了棘突(1或2的位置)。

这种情况,不要在皮下调整角度。

解决方法:需要将针完全撤出皮肤,向上或向下移动1cm再进针,或重新触摸,找好椎间隙再进针。

问题2:进针较深遇到骨头(进针2-4cm)

进针一段后遇到骨头(2-4cm左右),可能是由于进针不在中线,碰到了椎板(图中红色椭圆区)。

解决方法:退至皮下,微调方向,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到中线,或倾斜使针尖朝向头部,再进针。

问题3:进针很深遇到骨头(进针6-8cm)

如果进针太深,扔碰到了骨头,那么你可能已经穿透了蛛网膜下腔,触到前方的锥体,此时也不会有脑脊液流出。

解决方法:将针后撤1cm左右,看是否有脑脊液流出。或逐渐回撤一点拔针芯看一下,直到出现脑脊液流出,每次停顿时间需要够长让脑脊液有时间出来。可能出现血性脑脊液(提示碰到锥体/前硬膜外腔)。

问题4:进针非常深,什么也没有(没有碰到骨头也没有CSF流出)

进针位置不在中线,穿刺至锥旁左侧或右侧的间隙。

其他TIPS

  • 传说中的“突破感”并不一定会出现或是很明显,需要时间和经验来体会这种微妙的感觉。更靠谱的办法是拔出针芯看一眼。

  • 如果穿到了骨头,参考上述几个问题,先不要着急再穿,思考下你是碰到了哪里再进行调整。比如第一针你扎到了骨头,你决定向下一点穿结果还是骨头,这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穿的位置是在椎间隙下面的棘突处。重新定位下间隙,向上一点继续以这种方式进行直到穿出脑脊液。

  • 如果遇到穿刺困难,请先放下针安抚下病人,并考虑一些基础问题:

    • 患者的体位保持的怎么样?比如病人经常会往前趴,身体背面不再垂直床面;或者是患者屈曲不到位,这会使椎间隙变小,更容易扎到骨头(棘突)。考虑重新摆下体位后重新定位。

    • 穿刺点可能实际上已经偏离中线,需要从新找准穿刺点。

    • 穿刺角度正确吗?靠近皮肤的角度的微小调整将对针尖的着陆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整角度时需要一点一点改变。

    • 有些椎间隙因为韧带骨化、骨质增生等原因,可能会影响穿刺,考虑换一个椎间隙。





    坚信并默念 “我一定会穿出来” 有时候有奇效。


参考文献:

  1. Mini-Series on Lumbar Puncture. https://journals.lww.com/em-news/blog/theproceduralpause/pages/post.aspx?PostID=20

  2. Straus, S.E., Thorpe, K.E. & Holroyd-Leduc, J. How do I perform a lumbar punctur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to diagnose bacterial meningitis? JAMA 296, 2012-22 (2006).

  3. Ellenby, M.S., Tegtmeyer, K., Lai, S. & Braner, D.A.V. Lumbar Punctur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5, e12 (2006).

  4. Difficult Lumbar Puncture: Pitfalls and Tips from the Trenches. https://www.ajnr.org/content/38/7/1276

  5. https://proceduralist.org/lumbar-puncture/technique/

  6. https://theprocedureguide.com/lumbar-puncture-spinal-tap-technique-and-overview/


免责声明:此文仅作为参考,不提供医疗诊断、治疗或建议。读者不应依赖我们的信息来替代医生的建议。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取与您的健康状况相关的建议。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请勿复制,使用请注明出处。所有图片仅供参考和信息传达之用,如果您是某张图片的版权持有人,认为我们的使用构成侵权,请联系删除。

姜小白钓鱼
医学科普 医学插画 露营 吃 和杂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