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涂装特别好看,
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赛会氛围!”
近日
三亚街头
一抹抹亮丽的色彩
吸引了游客周先生的目光——
公交车、有轨电车的车身装点着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下简称运动会)元素
赛会吉祥物“吉贝”跟随公共车辆
在鹿城街头巷尾穿梭
十分醒目
近期,三亚依托运动会,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搭建了新平台。
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坚持“谋赛”也“谋城”,以举办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丰富群众文体生活,高标准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城市形象品质。同时,借助运动会开展城市宣传推介,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推进“赛会+旅游”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
日前,三亚市天涯海角景区入口设置了运动会拍照打卡背景板,吸引市民游客留影。通讯员 黄东光 摄
借助深厚的旅游资源底蕴,三亚不断扩大运动会在群众中的触达率、感知度。今年,三亚以“龙腾三亚,清凉一夏”为主题,推出系列省外城市宣传推广活动,邀请多个城市的市民游客前往三亚度假旅游,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暑假,三亚结合运动会元素统筹打造具有三亚特色的暑期旅游产品,为市民游客举办音乐会、艺术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
以独特的海洋风光和迷人的人文风情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的三亚,即将迈入旅游旺季。届时,将有更多八方来客借旅游的契机,共襄盛会,体验现代化热带滨海城市的魅力。
环岛旅游公路连接线太阳湾路段。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这次来到三亚,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服务更贴心了。”海南代表队陀螺项目运动员王韩文在经历一周的封闭式训练后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说。此前,多位到访鹿城的各省代表队负责人也纷纷对三亚的变化“点赞”。
为办好运动会,三亚做足精心准备:完成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考”的三亚市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不断提质升级,静候八方宾朋;6756名赛会志愿者培训稳步推进,志愿者们将在10余个竞赛场馆、20多家接待酒店及交通枢纽等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提供贴心服务。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测试赛上提供周到礼仪服务的志愿者们。通讯员 黄东光 摄
“针对不同的赛事内容、赛事群体,我们会推出不同旅游专属礼遇优惠活动,做好‘赛事+旅游’文章,让‘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参加一场赛、玩遍一座城’更加普及,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际增量,促进旅游消费增长。”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未来两个月内,三亚还将举办2024年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2024海南(三亚)马拉松等大型赛事。运动会和这些赛事的集中举办,让游客既能深入感受地方文化底蕴、人文习俗,也能了解到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共进的历程。
新闻多一点
11月2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下简称“运动会”)
进商场活动在三亚天悦城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推广、普及、宣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全市营造社会积极参与
喜迎民族体育盛会的火热氛围
体验毽球运动乐趣,与吉祥物人偶合影打卡,欣赏“吉贝”盲盒手办、徽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参加线上火炬接力……活动现场设置了运动会项目毽球体验打卡点、运动会展示区、运动会特许商品售卖区等多个互动区域,放置了运动会打卡装置、项目介绍等装饰物,丰富多彩的潮流互动和消费活动,引来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和参与。
“我们不止是进商圈,还有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多种多样的线下活动,通过宣传运动会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民族服饰以及沉浸式的游戏体验等形式,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将迎接运动会的热烈氛围带进城市的各个角落。”运动会新闻宣传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陈文慧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3日,时间为16:00—17:30;19:00—20:00。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
竞赛项目共有18项
(其中民族马术项目已于
今年7月在新疆完赛)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
“独竹漂”项目
一起来看看
👇
独竹漂
一苇渡江,说的是达摩祖师脚踩一根芦苇横渡长江的故事。今天,一项体育运动把传说带进了现实。运动员脚踩一棵楠竹,手持一根长竿,在水面上竞速穿梭,这就是独竹漂。
独竹漂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亮相,获得表演项目金奖;在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
独竹漂相传源自赤水河流域,但无确切文字记载。然而正如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大多源自古时先民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当我们漫步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放排,与独竹漂有着诸多相似和联系。
古时,优质的木竹多产于深山密林,却因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陆地运输极为不便。《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以“山林竹木”之丰饶号称“沃野”,然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此,古人将木竹推入水中,扎成排筏(古称为“桴”),顺江河而下,这一运输方式称为放排。以此为生者称为放排人,也称排夫。
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蜀志》载,“冰乃壅江作堋,……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李冰建成都江堰后,岷山盛产的梓柏、大竹,便可从山上推落江水中,随流漂至,省功省力,供应充足。
可见早在战国,就已出现了放排。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凡是大江大河,总能见到排筏川流不息。这一“放”,就是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