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规模 “转”出效益

文摘   2024-11-04 17:31   江苏  

毕庙村水木香生露营基地。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毕庙村地处卧龙镇西南部,汉十高铁、隆七路、207国道穿境而过。10月31日,蹲点乡村媒体采访行记者来到毕庙村,探访该村的发展之路。

与其他村庄不同,毕庙村村民居住在襄城卧龙新城居民小区,距离毕庙村约20公里。“2012年,我们依托襄城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整村搬迁,近2000名村民迁入卧龙新城居民小区。”采访中,毕庙村治保主任徐俊锋向记者介绍。

从卧龙新城居民小区驱车前往毕庙村需要20多分钟。当记者走进毕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果林,以及碧波荡漾的堰塘和浪漫的星空帐篷、乡村别墅。新修的骑行公路——隆七路宽阔整洁、蜿蜒向前,骑行爱好者们飞驰而过,偶尔会停下来在村里修建的骑行驿站进行补给、和乡亲们攀谈……在这里,发展脉搏跳动有力。

徐俊锋告诉记者,12年前整村搬迁时,毕庙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增强群众对村集体产业发展和新生活的信心,成为摆在毕庙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13年,经全体村民授权,毕庙村村委会对全村7000多亩农田进行集中流转,坚定信心走规模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与襄阳正大桑田专业种植合作社等开展合作,在毕庙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近年来,村里成规模地种上了红高粱、黑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以及桃子、梨、葡萄、石榴等各种特色林果;种植莲藕2000多亩,夏季荷花摇曳生姿,秋天可收获莲子、莲藕,稻虾、藕虾共作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徐俊锋说,毕庙村如今已形成千亩林果、千亩荷塘、千亩农业特色种植以及千亩花海发展格局,各种高品质农副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流”出规模,“转”出效益。毕庙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田园风光和文化旅游深度结合,在村里建设了骑行驿站、桃园茶叙、钓鱼台、观景台、荷花栈道、露营基地、吃瓜留子园、民宿等,积极引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仅2023年,村集体年纯收入就达到70多万元,集体资产总额达到224.09万元。

近年来,毕庙村陆续实施一系列惠民举措,对于在卧龙新城居民小区居住的村民,实行物业费、水费、停车费等全免;村委会每年给予每名村民新农合补贴190元;高龄老人可享受由村委会发放的1000元至2000元高龄补贴……

村民钱忠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搬迁前,一家人靠种地,每年的纯收入不到5000元,“搬进卧龙新城居民小区后,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务工费加起来,减去花销,家庭纯收入超过5万元。”

“今年,我们计划新上粮食烘干仓储设备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工作。这一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至少50万元的收入。”徐俊锋告诉记者,毕庙村将进一步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空间,优选项目,加强规划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走出一条具有毕庙特色的富民强村发展路子。

来源:襄阳日报

联系我们,微信:cnjlsy,电话:4008315151

宅基地管理与利用
政策文件、工作方案、典型案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