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淮海”,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淮海战役。由于这一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因此人们常把徐州视为最符合“淮海”地理定义的城市,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淮海经济区”则强化了这种认知。实际上,江苏很多地区都或多或少被赋予“淮海”地理概念,如镇江有淮海书院,泰州被叫做“淮海名区”。但经过对“淮海”定义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从古至今与“淮海”概念最紧密的当属淮安。
淮安市区淮海北路
广大江淮、江南地区的城市之所以都存在被称作“淮海”的情况,主要与《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这句话相关。淮河以南广大地区被叫做“扬州”或者“淮海”,淮安属于这一区域的北端,位于淮河南岸,自然也算“淮海”了,其旧称“淮阴”甚至直接在字面上说明了城市在淮河之南。而如今被当作淮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徐州其实在《禹贡》的“淮海”地理概念之外。
淮安城位于淮河南岸,魁星门的对联上有“古邑倚淮”内容
至少在唐代以前,这样的“淮海”概念是始终存在的。庾信的《哀江南赋》中称:“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淮海”范围囊括广大东南一带。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宋代至清代的“淮海”很多时候表示的是扬州。清代中期的扬州名人阮元编撰《淮海英灵集》,收录清初时当地已故诗人的作品。诗人们的籍贯或生活地全部属于旧扬州府(含通州直隶州)。“淮海”与扬州画上了等号。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扬州”的概念在唐代发生重大变更,“淮海”与“维扬”也跟着以扬州(广陵)为中心,从而导致“淮海”从表示整个东南地区内缩到以苏中地区为主。
十分有趣的是,当阮元把“淮海”的中心视为扬州时,另一个“淮海”却以淮安为中心。“淮海”的第二重含义便是淮安与海州的合称。扬州虽然与淮安接壤,但是这两处“淮海”的定义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取材于典籍《禹贡》,后者来源于合称。在明清时期,文献中的“淮海”可能是淮安,也可能是扬州,估计有时要通过对前后内容的分析才能辨别。
由于淮安历史上级别比海州更高,甚至当海州直隶州独立于淮安府之后,海州人仍需要到淮安参加科考。所以这一“淮海”的区域中心实为淮安。就地方行政制度史而言,明代设有淮海兵备道,清代有淮海道,民国还有学者建议设立“淮海省”,而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则下设有淮海区。
淮海地方银行纸币,此“淮海”为苏北抗日根据地淮海区
即使与行政区划无关,“淮海”同样可以表示淮安。如明末淮安地方文献《淮城纪事》的结尾中写道:“岂山东更重于淮海乎?”可见当时淮安“淮海”身份名副其实。
“淮海”的第三重含义即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其来源于“淮海战役”,这也是目前知名度最大的“淮海”,但是这一“淮海”与历史传统中的“淮海”偏差较大。目前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接壤处的地区已形成淮海经济区,淮安与盐城被视为广义的淮海经济区的一部分,但不属于淮海经济区核心区。
淮海经济区地图
淮海战役中“淮海”的字面含义其实也是淮安与海州的合称,只是淮海战役由最初的以淮安、海州为重点作战区转变成了以徐州一带为主战场,而“淮海战役”的名称却没有随之变更,由此“淮海”的概念与淮安、海州疏远而与徐州的关系得到增强。当然,淮安、淮阴也是淮海战役的重要作战区,两座城市都是在这一阶段解放的。和上海、扬州等地的淮海路一样,今天清江浦老城区的淮海西路、淮海东路、淮海北路、淮海南路也因纪念淮海战役而得名。
淮安市区淮海东路
“淮海”的概念非常丰富,在古籍中它有时候并不表示某一区域,而仅是淮河与大海的合称,这便是“淮海”的第四重含义。很多看似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经常有这样的使用方法,如“江海”“江淮”等也常表示两种水体的并称。
旧时淮安府拥淮靠海。地图来源于清末《江苏全省舆图》
就淮河与大海而言,这两处水域均与淮安有着重大关联。淮安是江苏境内与淮河关系最紧密的设区市,旧时的淮河干流以及现在的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均与淮安息息相关。而曾经的淮安地区也是长期靠海,拥有漫长海岸线,直至灌云县和灌南县分别于1983年和1996年划入连云港市,淮安的疆域才最终与大海无缘。总之,如果“淮海”表示自然水体,那与其关系最密切的行政区仍是淮安。
位于黄河故道上的古淮河大桥
“淮海”概念的四种义项均与淮安联系紧密,这在其他城市身上是无法充分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淮安视为最符合“淮海”定义的城市。
黄浪,江苏海门人,1984年生。曾在连云港、南京、南通、兴化、太仓、江宁禄口、苏州甪直等地生活,现居通州。历史、地理类作品散见于《江苏地方志》《青年文摘》《扬子晚报》《解放日报》《南通日报》《金陵晚报》《江海晚报》《海门日报》《中国剪报》《淮南日报》《三角洲》。
来源:方志淮安,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辑:朱振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