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是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七月所刻石刻,现藏于山东省曲阜孔庙。碑主孔宙为孔子第十九世孙、孔融之父。此碑刻纵241厘米,横132厘米。碑阳面15行,行28字,阳面上边二行有十字“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碑的阴面有三列,上面二列各21行,下面一列20行。
碑阳
碑阴
■《孔宙碑》的字体特点
1.字形与字势
字形取横势,字势扁平,仅有个别字字形方正,如“讳”字。
2.用笔特征
用笔圆转,富有篆书笔意。主笔横画取“蚕头燕尾”势,与其他汉碑类似,但运用时富有变化。
3.整体风格
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
■《孔宙碑》的历史评价
1.清代杨守敬:波磔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视《杨孟文颂》之开阖动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极其妙,未易轩轾也。
2.清代刘熙载:汉碑萧散如《韩勑》、《孔宙》。
3.清代康有为:至于隶法,体气益多:疏宕则有《西狭颂》、《孔宙》、《张寿》。《孔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孔宙》用笔旁出逶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冯君神道》、《沈君神道》亦此派也,布白疏,磔笔长。
4.清代万经:规矩整齐,一笔不苟,而姿态却自横溢。
5.清代郭尚先:结体宽博而绵密,是贞观诸大家所祖。近人每以《豫州从事碑》(《尹宙》)与此并称‘二宙’,实则《尹碑》不及远甚。其结体运笔已开《受禅》、《大飨》二石意矣。
6.清初朱彝尊:《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
7.明代郭宗昌:其书尚存分法,且结体古逸,殊不易造。汉碑阴字多潦倒,此独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
■拓本情况
如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拓本,装裱成轴(2轴),碑阳拓本轴纵183.4厘米,碑阴拓本轴纵178.4厘米,其横均为78厘米。其中第2行“训”字右川旁下边未损,第10行“其辞曰”的“辞”字尚存大半,第14行“没”字头尚可见。
【1】(碑额)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
【2】有汉泰山都尉孔君
【3】之铭。┘君讳宙,字
【4】季将,孔子十九世之
【5】孙也。天姿醇嘏,齐圣
【6】达道,少习家训,治严┘
【7】氏《春秋》,缉熙之业既
【8】就,而闺阈之行允恭,
【9】德音孔昭。遂举孝廉,
【10】除郎中,都┘昌长,祗傅
【11】五教,尊贤养老,躬忠
【12】恕以及人,兼禹汤之
【13】辠己。故能兴朴□,□┘
【14】雕币,济弘功于易简,
【15】三载考绩,迁元城令,
【16】是时东岳黔首,猾夏
【17】不□,□□┘祠兵,遗畔
【18】未宁,乃擢君典戎,以
【19】文脩之,旬月之间,莫
【20】不解甲服辠,□□□┘
【21】槈。田畯喜于荒圃,商
【22】旅交乎险路。会《鹿鸣》
【23】于乐崩,复长幼于酬
【24】酢,□□□┘稔。会遭笃
【25】病,告困致仕,得从所
【26】好,年六十一,延熹六
【27】年正月乙未,□□□┘
【28】疾。贵速朽之反真,慕
【29】宁俭之遗则,窀夕不
【30】华,明器不设,凡百卬
【31】高,□□□┘述。于是故
【33】吏门人乃共陟名山,
【34】采嘉石,勒铭示后,俾
【35】有彝式。其辞曰:┘
【36】于显我君,懿德惟光。
【37】绍圣作儒,身立名彰。
【38】贡登王室,阍(阁)是虔。
【39】夙夜□□,┘在公明明。
【40】乃绥二县,黎仪以康。
【41】于亓时廱,抚兹岱方。
【42】帅彼凶人,覆俾□□。┘
【43】南亩孔饁,山有夷行。
【44】丰年多𥞫,称彼𠒃觥。
【45】帝赖其勋,民斯是皇。
【46】疾□□□,┘乃委其荣,
【47】忠告殷勤,屡省乃听。
【48】恭俭自终,盙簋不敶。
【49】生播高誉,殁垂令名。┘
【50】永矢不刊,𥩶载扬声。
【51】延熹七年七月戊□
【52】造。
(说明:□,表示缺字;┃,表示一个字距的空白;┘,表示分行。)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
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关于它的起源,纵说纷繁,但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正如清朝汪汲在其《事物原会·墓志铭》书中就这样认为,比较可信。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随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和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内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东汉晚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志。北魏以后,方形墓志始成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所记内容真实,可作历史资料,也是确定墓葬年代的依据。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用韵语所作之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一般多刻于石上,也有写刻于砖上的,还有个别的是用铁铸或瓷土烧成的。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日本、朝鲜受中国的影响也有墓志,日本的最早出现于奈良时代前期。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所谓“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因而这些文字在书写或镌刻之初,皆有相对应的宗教造像。造像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该称号始自清代。 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