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奔赴万里建设边疆,倾情付出不计得失,从西子湖畔到大漠边陲,他们在浙江大学构建高远使命的引领下,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用初心践行着援疆使命,用行动诠释了医者担当,在援疆的时代画卷上增添了动人的一笔。他们就是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
填补技术空白,第一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受援医院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组织专家走基层,开展义诊巡诊、带教查房,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8年来,浙江大学共选派6批80人次对第一师医院开展援建帮扶,不断增进南疆群众就医获得感。
动静脉内瘘和腹膜透析导管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超声引导下复杂性动静脉内瘘PTA术,动静脉内瘘切开取栓加扩张术,腹腔镜下低位两孔法腹膜透析置管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是第一师医院肾内科援疆专家、副主任张晓辉要传授给团队的本领,他多次上台示教手术技巧。
援疆一年半的时间里,张晓辉为各族患者做各类手术200余例。然而,这些数字并不是张晓辉最看重的,带出一批优秀的本土医生才是他的骄傲。
张晓辉说:“一直‘输血’不是长久之计,有‘造血干细胞’的存在,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鲜‘血液’。”
同一台手术,援疆医生主刀,半小时完成,当地医生刚开始可能需要一小时,甚至更长。但是现在这些“快手”常常当起“旁观者”,让本地医生一步一步做。“无论是手术操作,还是患者管理,援疆专家愿意在我们身上花时间、花精力。”张晓辉的徒弟郭振茂说,“我的手术时间从以前3小时缩短为2小时。”
2023年5月,出生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二代阮文静到第一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任一病区主任,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结合床旁快速病理诊断等技术,在她的努力下,第一师医院肺部病变精准诊治能力较前明显提高,疑难危重症上转率下降了63.3%。
“做好援疆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将更多的“学术财富”留下。口腔科援疆专家、副主任鲍冰鹏将口腔种植机器人带到第一师医院,开启了南疆机器人种植牙手术的先河。”
从邀请浙大的团队来第一师医院做手术,到自己在本地团队的配合下做手术,再到培养第一师医院医生独立开展手术,张晓辉说:“通过‘三步走’,让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在这里扎根。”
医疗人才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从向受援地选派高水平人才,到受援医院医生去对应的支援医院进修培训,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8年来,第一师医院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373名中青年骨干赴浙大及六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后方医院专家737人次来第一师医院讲学、指导,极大提升了第一师医院学科人才素养和专业技能。
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开展以来,给第一师医院医疗服务带来了哪些变化?
2021年,浙江省第十批(第二期)“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领队,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大进来到新疆的第一个月,他就完成了第十批第一期、第二期援疆团队的压茬交接工作,根据第一师医院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完善了《第一师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十四五”期间规划》《第一师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三年规划》。经过充分的调研,在陈大进院长的建议下,第一师医院领导班子提出了“品牌医院、智慧医院、美丽医院、和谐医院”四大医院建设的总基调。
连续援疆两期的第一师医院眼科援疆专家、副主任唐旭园发现当地医生搞科研的兴趣不高,便决心带领团队开展临床方面的科研项目。
通过系统又专业的学习后,唐旭园给团队成员布置“作业”,要求科室医生根据自身兴趣合理选题,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科研项目,最终带领团队成功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篇,其中一篇为国际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为团队历史首次。另有6篇学术论文,被国家级学术会议录取进行大会发言或壁报交流。团队还获批科研项目3项,其中院级1项,省厅级2项。
“在唐旭园副主任带领下,医生开始查文献、写论文,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学科实力也不断增强。”眼科主任杨亚新说。
在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周旭晨看来,医疗援疆的成果也体现在医院科研进步上。她参加了由浙大医学院牵头、第一师医院参与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项目,获评第五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中的科技成果一等奖。
周旭晨表示,在援疆专家的指导、支持下,她现在申报、主持的课题越来越多,带领团队做科研和教学,让医院新生儿科卫生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均得到提升。
第一师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大进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医院实现了国家级科研项目上零的突破。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认证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陈大进院长指导药物临床试验备案各项推进工作。2023年11月27日,第一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认证,将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科研能力和诊疗水平。
今年9月5日,第一师医院首个呼吸专业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固本咳喘颗粒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启动,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方面注入新的动力。
8年来,浙江省“组团式”医疗援疆已经很好地与科技援疆相结合,在浙大后方的支持和一批批援疆导师指导下,第一师医院发表学术论文275篇,59人成功申报兵团、师市科技项目,第一师医院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第一次发现古丽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心疼。”陈大进说,患病两年来,孩子长期吐血、黑便,不得不辍学养病。为让她尽快恢复健康,团队积极与后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专家协调沟通。在两地专家携手合作下,2022年3月4日,历时208分钟的手术顺利完成,古丽逐渐康复。“我的孩子能重获新生,感谢援疆专家,感谢党中央的援疆政策。”古丽的妈妈古丽米热·玉苏普说。
如今小古丽已重返学校,第一师医院的援疆专家党支部结对帮扶小古丽。“我们计划一批批专家结对到小古丽成年。”陈大进说。
以专科联盟为依托,援疆团队开展各类健康宣教、巡回义诊500余次,受益人数5.8万余人;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学科带教、教学查房等活动80余次,受益各族职工群众达5000余人次;21个专科联盟累计开展共建共享活动275次,推广特色技术和适宜技术47项。
第一师医院作为专科联盟的牵头单位之一,在兵团医共(联)体建设综合考核中,连续3年位列第2名。
8年的时间里,从医院到科室,从楼里到楼外,从城市到乡村,每一处都能看到“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影子,他们把优质医疗的“种子”播撒在南疆这片土地上,让“求是”之花绽放南疆大地。
文/杨阳 江珊 图/杨阳 黄叶叶 胡珺
编辑:黄叶叶
一审:胡 珺
二审:杨 阳
终审:吴玲燕
院训:
严谨 创新 厚德 自强
宗旨:
生命至上,质量第一,
以人为本,创新进取。
预约挂号:
0997-2130315
0997-2131315
(预约时间:10:00-19:30)
发热门诊:
0997-2128485、2181175
急诊科:0997-2123120
点击下方定位,“健康”地址轻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