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公众号,需要Word的微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小题。
(节选自闻一多《伏羲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腾有两种,混合式图腾可以玄武神兽为例,化合式图腾可以中国龙为例。B.化合式图腾的形成,往往是实力较强的团族,兼并及同化其他团族的结果。C.认定图腾动物是祖先,装扮并摹仿其特性与动作,是少数民族的共同标志。D.图腾是部落子孙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如果是毒虫或猛兽,其护卫功能更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又说“画龙不成反类狗”,可见在龙的形象中糅合了马和狗的特征。
B.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这个仪式有它的实际作用,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
C.一旦断发文身,模拟成龙,就是模仿了神的外形,能拥有神的无边法力,这便是巫术的如意算盘。
D.龙是一种虚构的生物,但融合众家而成的龙图腾成了华夏文化的基石,中国人至今被称为龙的传人。
3.下列选项,最能支持“避害说”的一项是()(3分)
A.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注所当决者,因而治之。
B.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
C.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
D.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4.作者强调,无法也不必分清古代传说中的龙蛇,理由何在?(4分)
5.大禹是古史记载中的圣王,而《说文解字》中说“禹,虫也”,请依据本文观点对此加以解释。(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走,去山里看海
苏沧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和对我的不满。
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普遍情愫。
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疏离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心生亲近之感。
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过的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的传统文化韵味。
7.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内心的震撼。
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静,耐人品味。
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两位老人”则包含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
8.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三重意蕴。(4分)
9.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节选自刘向《说苑·奉使》,有删改)
【注】①长:读cháng。②斥带:大丝带,又称为“绅”。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君出[A]太子而封之[B]国[C]君名之[D]非[E]礼也[F]文侯怵[G]然为之[H]变容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伦,类,与《过秦论》中“···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的“伦”词义相同。
B.偶,匹敌,相提并论,和《与妻书》中“汝幸而偶我”的“偶”词义不同。
C.发,打开,与《庖丁解牛》中“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词义相同。
D.趣,通“促”,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趣舍万殊”的“殊”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仓唐认为,魏文侯和太子击父子之间三年未通音信,可谓不慈不孝,违背人伦,因此劝谏太子派人出使大都,并推荐自己。
B.赵仓唐出使前特意向太子询问魏文侯的嗜好,到达后上书求见并敬献晨凫、北犬,这是为了投其所好,动之以情,有助于进谏。
C.赵仓唐在回答魏文侯问话时,从容得体,引用礼制,既维护了太子击的身份,又劝谏了魏文侯应遵守礼仪、礼义,以理服人。
D.作者认为,赵仓唐出使达成了使三人获利的目标:魏文侯有慈父之名,太子击恢复地位且有孝子之称,小儿子挚分封中山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孰与是?”
(2)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
1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赵仓唐、魏文侯、太子提及《诗经》的不同意图。(3分)
赵仓唐 | ① |
魏文侯 | ② |
太子 | ③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曹东谷韵谢枋得①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不为苏武即龚胜②,万一因行拜杜鹃③。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的内容及酬和诗的特点,可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 , ”来表达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慨。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八个字精练、形象地将自己孤独无助的窘况表现了出来。
(3)《临安春雨初霁》中,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8.下列有关文中标点符号用法和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处冒号表解释说明,对前文“打交道”的对象进行具体的阐述。
B.②处省略号表列举的省略,表明社交的对象很多,突出了社交活动之多。C.③处引号表特殊含义,“读空气”指根据现场气氛和状况来采取合适言行。D.④处破折号表语意的转折,从中国充满活力的正面论述转向不利一面。
19.请在文中横线处按要求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分)A.补写一个成语: (1分)B.补写语句: (不超过10字)(2分)
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予以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生生不息”,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吴妇貌丑,居于盗乡,制衣数十套,日着其华衣炫耀村里。终为盗所杀,而夺其衣。东施见邻家西施捂胸皱眉,觉姿态甚美而效之,而貌更丑,遭村人耻笑。
以上两则故事中,炫美的吴妇和效颦的东施,哪一个更令人同情?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 案
1. C。C.“认定图腾动物是祖先……是少数民族的共同标志”错误,原文为“图腾有动物,有植物,也有无生物,但最习见的还是动物”“如果图腾是一种动物,他们就认定那动物为他们的祖先,于是他们自己全团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是那种动物了”,可见图腾不一定是动物。故选C。
2. B。B.“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这种风俗与现代世界各处的图腾团族举行舞会,装扮并摹仿其图腾的特性与动作,是同样性质的”,说“继承了这个传统”于文无据。故选B。
3. D。“避害说”指装扮得像图腾,提醒祖宗认同,既是避免祖宗本人误加伤害,也是给祖宗便于保护,以免被旁人伤害。A.是得到祖宗的帮助,不涉及避害。B.“以五彩丝系臂”没有装扮成图腾,不凭之避害,不属于避害说。C.是祈福,不属于避害说。D.装扮得像图腾,是避免被祖宗本人误加伤害。属于避害说。故选D。
4. ①无法分清,是因为龙图腾的主干和基本形态是蛇,其次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②不必分清,是因为龙蛇不可分,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一点2分)
5. ①禹本是虫名,古代的“禹步”舞本是效仿蛇跳,而蛇正是爬虫一类。
②虫往往是先民的部族图腾,有保佑民众,驱邪避害之用。
③禹为部族首领,护佑民众,治水有功,以虫名之(或以虫释其名),是对他的神化和尊崇。(第三点给3分,一、二点任答一点给3分)
6. A。A.“对我的不满”理解错误,原文“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只是我和小姑娘的正常交流,没有小姑娘对我的不满,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
7. D。D.“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错误,句子④中“如两位老人”的比喻是说画面温馨舒适,平易近人。选项属主观臆断。故选D。
8. ①品径山第一、二道茶时,作者感受到茶道的深广如海;②品第三道茶时,作者领悟到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所涵养的宽广沉静的心海;③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
(答中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前文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增强了文章的回归意味;②写家乡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引发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深化主题;③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每点2分)
10. CDF。句意:君侯已让太子出外并封给他中山国,您刚才还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这不符合礼制。文侯感到吃惊并因此变得严肃起来。“之国”作“封”的宾语,“封”带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太子”作“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宾语“之国”后断句,即C处断句;“君”作主语,“名”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也”句末语气词,所以F处断句。故选CDF。
11. C。A.正确。类。句意:拿人相比一定要是与他一类的人/……廉颇、赵奢这一类人统率军队。B.正确。匹敌,相提并论/嫁给。句意:诸侯不可有所匹敌/你有幸嫁给了我。
C.错误。打开/出。句意:打开箱子/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D.正确。通“促”,赶快/通“取”。句意:赶快趁早驾车,君侯要召见我了/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故选C。
12. D。D.“赵仓唐出使达成了使三人获利的目标:……小儿子挚分封中山国”错误,小儿子挚分封中山国并没有获利。故选D。
13. (1)文侯又回头指着左右的人问他:“你的君主的个头,和他们相比谁更高?”
(2)就置办酒宴并宣称说:“疏远贤臣而亲近所爱的人,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
(1)“顾”,回头;“左右”,左右的人;“孰与”,和……相比谁更……。(一处1分,句意1分)
(2)“远”,疏远;“非社稷之长策也”,判断句,“非……也”表判断;“长”,长治久安。(一处1分,句意1分)
14. ①想告诉魏文侯太子击思念他;
②想了解太子击是否怨恨他;
③解释上衣下裳都是颠倒的就是要召见他的意思。(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魏文侯封太子击到中山国,过了三年,没有派使臣前来,舍人赵仓唐进见太子说:“作为儿子,三年听不到父亲的信息,不能算是孝顺。作为父亲,三年不过问儿子,不能说是慈爱。您为何不派人出使大都呢?”太子说:“我有这个愿望很久了,还没有找到可以出使的人。”仓唐说:“我愿意奉命出使。不知魏文侯有什么嗜好?”太子说:“父亲嗜好野鸭和北方的猎犬。”于是就派赵仓唐拴上北方的猎犬,捧着野鸭,去进献给魏文侯。
赵仓唐到了魏都,上书求见说:“庶子击的使者,不配像大夫一样朝见,请求在君侯退朝休息时,让我捧上野鸭,敬献给君侯的厨房,牵来北方的猎犬,敬献给您的内侍。”魏文侯高兴地说:“击敬爱我,知道我爱吃什么,也知道我喜欢什么。”于是召见仓唐,问道:“击一向可好?”仓唐说:“是的,是的!”像这样回答了几次,仓唐才说:“君侯已让太子出外并封给他中山国,您刚才还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这不符合礼制。”文侯感到吃惊并因此变得严肃起来,问道:“你的君主身体健康吧?”赵仓唐说:“我来的时候,他还亲自到堂上行礼才送出这封书信。”文侯又回头指着左右的人问他:“你的君主的个头,和他们相比谁更高?”仓唐回答说:“按照《周礼》,拿人相比一定要是与他一类的人。诸侯不可有所匹敌,因此找不到比拟的对象。”魏文侯便说:“与我相比,他的个头怎样?”仓唐回答说:“您赏赐给他的外府的皮衣,他都能穿;赏赐的大丝带也不用再作修改。”文侯问:“你的君主学习什么?”仓唐说:“学习《诗经》。”文侯问:“在《诗经》中喜欢哪些篇章?”仓唐说:“喜欢《晨风》《泰离》。”魏文侯就自己通读《晨风》,文侯又问:“你的君主认为我忘了他吗?”仓唐说:“不敢。只不过时常思念您罢了。”魏文侯又诵读《黍离》。文侯问:“你的君主怨恨我吗?”仓唐说“不敢。只不过时常思念您罢了。”魏文侯就让赵仓唐带上自己赏赐给太子的一套衣服,并命令赵仓唐必须在鸡鸣时到达中山国。
太子迎接,跪拜接受赏赐,打开箱子,看看那衣服,上衣下裳都是颠倒的。太子说:“赶快趁早驾车,君侯要召见我了。”仓唐说:“我回来的时候可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太子说:“父王赏赐衣服给我,并不是认为我会受寒,他想要召见我,又没有谁能与他谋划,所以他吩咐你一定要在鸡鸣时赶到。”《诗经》中就说:“‘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于是便往西前去谒见魏文侯。魏文侯大喜,就置办酒宴并宣称说:“疏远贤臣而亲近所爱的人,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于是派出小儿子挚,封他到中山国,并恢复了太子击的地位。所以说:“想要了解儿子,就看他交的朋友;想要了解君王,就看他所派遣的使者。”赵仓唐做了一回使者,魏文侯就成了慈父,太子击就成了孝子。
(节选自刘向《说苑·奉使》,有删改)
15.D(“清新淡远”错误。)
16.①直抒胸臆,以肩担“纲常”和“脊梁铁硬”,直接表达对国家的忠贞不渝。②对比,以人生中的美好品德或丑恶言行可以千年留存,与万物盛衰枯败的短暂做对比,突出了他对忠义节气的追求。③用典,借苏武不变气节和龚胜绝食而死,表明作者为国死节的爱国情怀和不屈辱事敌的民族正气。(每点2分)
17. (1)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3)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每空1分)
18. D。D破折号此处表示解释说明。“工作中的压力和激烈的攀比竞争”具体解释破折号前面的词语“竞争性”。
19. A.独来独往/离群索居(1分) B.为了家庭牺牲自己(2分)
解析:①此处进一步概括“从大量社交生活中抽身”,指与社交圈拉开距离,可填“独来独往”“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离群索居:远离人群,自己一个人居住,泛指不合群,孤独的人。②此处和“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幸福”为对比关系,结合“拼命赚钱”可知他们重视家庭,应填“为了家庭牺牲自己”。
20.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意识的增强(提高),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变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或“人际”)亲密度下降。(每处2分)
解析:第一处:“独立意识”与“增加”搭配不当,可把“增加”改为“增强”或“提高”;第二处:“人与人之间的”与“人际”语意重复,可去掉一个。
21.①突出色彩。四字词“丹朱明黄”“耀人眼目”“一片光明”写出橘子色彩的鲜亮分明。“恰如一堆堆火焰”将橘子比作火焰,写出橘子的耀眼夺目。②突出数量。“缀系”“一片”“随处”“堆积”“一堆堆”等词语表现了橘子果实繁盛,饱满诱人。(每点2分)
22.①原句紧承上文“靠土地喂养”具体展开,强调了土地孕育了人和树,语意更丰厚。②原句以“衰老”与“新生”对举,通过“复入”“茁起”等动词,形象展现生命寄生于土地的过程,更富有画面感。③原句构成整句,工整凝练,精警有力,耐人寻味。(每点2分)
23.本题属于“权衡选择型”作文,思辨性强。
审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同情”的概念,一般指对他人苦难、不幸所产生的关怀、理解一类的情感反应。其次,考生需要对题目中“哪一个更令人同情”这一任务指令作出明确的回答,避免模棱两可。文章的重点在于紧扣材料,阐释之所以“更令人同情”的原因。在原因阐释中,如何合理地拟定比较标准是构思的关键。可以从当事者的认知水平来看,吴妇身居盗乡却执意炫富,其缺乏基本常识,咎由自取;而人常难自知,东施不觉己丑,情有可原。也可以从当事者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吴妇做出如此凶险举动,乡里不仅无人劝阻反有人施害,“善”的缺位让吴妇的命运更值得同情;当然,也可以指出“盗乡”无“善”乃自然之理,但是面对一个尚不识美之源而导致盲目模仿的少女,东施的邻里没有引导教育,只是一味地围观、群嘲,东施所处之境更令人心酸。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自圆其说即可。考生还应结合社会实际与青年现状,进一步谈“提升认知自我与外部世界能力”“谋而后动”“宽容无知致良知”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文章走向深刻。